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许科168高产攻关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9-03-02张鹏娜刘清瑞

种业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示范田单产悬浮剂

张鹏娜,刘清瑞

(1.河南省校博种业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00;2.新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新乡 453700)

许科168由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采用许科316与04中36杂交选育而成,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20。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24。许科168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30 d,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8.1 cm,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旗叶宽大、上冲,穗层厚,熟相中等。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穗数549万穗/hm2,穗粒数33.2粒,千粒质量47.2 g。抗病性鉴定,高感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抗条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6、803 g/L,蛋白质含量13.83%、13.84%,湿面筋含量29.3%、29.3%,稳定时间3.7、4.9 min。单产一般9 000 kg/hm2,高产地块可超12 000 kg/hm2。

1 许科168的高产攻关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攻关田安排在小麦产量水平较高的新乡县小冀镇杏庄村,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面积0.5 hm2。土壤有机质含量21.9 g/kg、全氮含量1.36 g/kg、有效磷含量21.5 mg/kg、速效钾含量196 mg/kg,属中等偏上土壤肥力。土壤质地为壤土偏黏。前茬作物为夏玉米,种植品种为长单510,单产11 850 kg/hm2。

1.2 田间管理与产量情况

1.2.1 种子包衣 选用1.8%腈菌·戊唑·百克威悬浮种衣剂1∶60进行包衣。

1.2.2 适时播种 秋季天气良好,玉米于9月26日收获,收获后及时进行2遍秸秆粉碎。且由于连续降雨,土壤湿度适宜,因此于2018年10月11日旋耕2遍进行整地后适时播种,播量135 kg/hm2。

1.2.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运用“以产定氮、测土定磷钾、因缺补微”的施肥技术,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底肥施小麦配方肥,用量900 kg/hm2。

1.2.4 合理运筹肥水 在2018年的12月24日进行越冬浇水的基础上,春季小麦管理重点推广肥水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期进行浇水并追施尿素375 kg/hm2,在小麦孕穗抽穗期进行浇水时追尿素75 kg/hm2。加上2018年冬季气温较高,早春气温回升较慢,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利,苗情长势较好(表1)。此外,小麦灌浆期无明显的干热天气,小麦高产攻关田的产量较高(表2)。

表1 小麦高产攻关田苗情动态调查表

表2 小麦高产攻关田成产三要素及产量调查表

1.2.5 开展以防治小麦病虫害为主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3月中旬以防治小麦纹枯病为主,兼治小麦红蜘蛛、麦蚜、白粉病等。4月29日,小麦齐穗期时可使用150 g/L苯醚甲环唑+100 g/L嘧菌酯乳油、100 g/L戊唑醇+30 g/L胺鲜酯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 g/hm2、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0.004%芸苔素内酯乳油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麦蚜、小麦白粉病等,并加强小麦植株营养,提高防御干热风的能力。

2 许科168的高产示范

根据许科168的适宜种植区域,选择土壤肥沃,小麦产量水平较高的县市进行高产示范。示范地块18块,示范面积均在0.5 hm2以上。通过科学管理,平均单产量超10 500 kg/hm2。其中,江苏省丰县赵庄镇曹庙村示范田单产达12 622.5 kg/hm2,江苏省丰县常店镇振兴村1组示范田单产达12 150 kg/hm2,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西街3组示范田单产达11 722.5 kg/hm2,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赤塘村示范田单产达11 677.5 kg/hm2,河南省孟州市城伯镇北董庄村示范田单产达11 475 kg/hm2,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八柳树村示范田单产达11 145 kg/hm2,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西马村示范田单产达11 076 kg/hm2。

3 许科168的栽培要点

3.1 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根据不同地块采取不同耕翻措施,一般3 a耕翻1次,其余年份进行旋耕,但无论何种地块均应深耕细耙,保证畦平土碎。豫南、安徽、江苏等靠近淮河地势低洼的区域应做好开沟做厢,排明水、降暗水,除渍害。许科168全生育期施有机肥15 000~30 0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磷酸二铵600~675 kg/hm2、氯化钾450~600 kg/hm2、硫酸锌15~30 kg/hm2。磷钾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的基追比为1∶1。

3.2 精选种子

种子纯度要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选用适宜的种衣剂包衣。

3.3 适期足墒播种

豫北地区播期为10月5—12日,豫南、安徽、江苏播期为10月12—25日,行距15~20 cm,播量要保证基本苗达到270万株/hm2,折合种子135~150 kg/hm2。底商不足时应先浇底商水,或播种后及时浇出苗水。

3.4 浇越冬水

当平均气温降至3 ℃时,需及时浇越冬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

3.5 杂草防治

在小麦三叶期至越冬前,即黄淮麦区一般是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需根据田间杂草优势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及早防治麦田杂草。

3.5.1 防除阔叶杂草 猪秧秧、泽漆等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可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900 mL/hm2或58 g/L双氟·唑嘧胺悬浮剂15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播娘蒿、荠菜、繁缕等发生的麦田,可使用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0 mL/hm2、40%唑草酮干悬浮剂30~45 g/hm2、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 g/hm2、70.5% 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600~675 g/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米瓦罐、婆婆纳、泽漆、刺儿菜等发生麦田,可使用56%二甲四氯钠盐粉剂750 g/hm2+40%唑草酮干悬浮剂30 g/hm2,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900 mL/hm2、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0 mL/hm2、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麦家公、宝盖草等发生麦田,可使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450~600 m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

3.5.2 防除禾本科杂草 节节麦等发生的麦田,可使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75 mL/hm2、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35.0~187.5 g/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等发生的麦田,可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90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茎叶喷雾。

3.5.3 防除阔叶与禾本科杂草混发 对于阔叶与禾本科杂草混发的麦田,应分次使用对应除草剂,不得随意混配。但可以使用炔草酯、唑啉·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与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进行混配防除。

3.6 浇拔节水,施拔节肥

3月中下旬,结合麦田实际情况浇拔节水,施拔节肥,一般施尿素375~450 kg/hm2。

3.7 浇灌浆水

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的在小麦孕穗末期至灌浆初期浇灌浆水。

3.8 叶面喷肥

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拔节中期、孕穗期)可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可喷施0.5%~0.8%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0~1 125 kg/hm2,并喷施芸薹素+11.25~l5.00 kg/hm2尿素。

3.9 综合防治病虫害

上一年麦蚜、麦蜘蛛、茎基腐病等病虫害发生比较重的地块,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一般在小麦拔节前,使用10.5%阿维·哒螨灵450 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 g/hm2、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 g/hm2、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2.25 kg/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0.75~1.05 kg/hm2等进行防治。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可使用阿维菌素、达螨灵+三唑酮、禾果利等药剂防治红蜘蛛、纹枯病、白粉病等。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可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3.0 L/hm2、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0~375 mL/hm2、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1 425 g/hm2,对水450~675 kg/hm2细雾喷施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小麦病虫害应根据天气情况、小麦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隔7 d左右进行第2次喷药,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此外,若小麦生长中后期出现赤霉病、麦蚜、黏虫混发,可加入40%毒死蜱450 mL/hm2、10%吡虫啉150 g/hm2+磷酸二氢钾2.25 kg/hm2、芸苔素、尿素等防效优异的药剂。对麦田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时,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和种类,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一并喷洒,搞好一喷三防。

3.10 及时收获

许科168适宜于机收,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收获标准:小麦茎秆全部呈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呈现该品种特有外观,牙咬籽粒发硬。达到标准后,应根据天气及时进行收获。

猜你喜欢

示范田单产悬浮剂
衡阳国家高新区:种好高新产业“示范田” 当好创新发展“排头兵”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南沙甘蔗成长记,一季丰收两家获益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水稻新品种“津原89”百亩示范田实收测产882.9公斤超过北方超级稻850公斤产量指标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