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模式对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知信行干预效果研究

2019-02-27刘莉刘汉涛王素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婴幼儿问卷互联网+

刘莉,刘汉涛,王素梅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A)等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1]。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EV71时常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2-3]。2017-01-01至2017-05-31,全国累计报告HFMD病例498 947例,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6~59个月,且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高发年龄略有差别[4-7]。在HFMD EV71疫苗刚刚进入上海市门诊接种阶段,笔者开展本项研究,旨在评价“互联网+”模式对≤3周岁的婴幼儿家长HFMD知信行(KAP)的影响,为社区HFMD健康宣教和EV71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0—12月,选取在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3周岁的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婴幼儿家长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92例,干预组97例。

1.2 研究方法 根据HFMD特点,经专家咨询后设计调查问卷,经预调查验证问卷信效度满足要求后通过问卷星、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干预前后HFMD相关知识得分,干预前后HFMD重点知识知晓、干预前后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HFMD相关知识部分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知识点重要性对其进行赋分,问卷得分满分100分;其他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社区课堂(1次/月)、发放宣传折页(1次/月)的传统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基于“互联网+”模式,采取微信专家课堂(1次/2个月)、推送短信(“100W3”传送模式,即100 d内每隔3 d推送不同内容的HFMD相关知识)、微信群交流、发放宣传折页(1次/月)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两组各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FMD相关知识得分和HFMD重点知识知晓、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问卷星后台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12 3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创新点: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微信专家课堂、定期推送短信、微信群交流等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对手足口病防治重点人群进行干预,探索新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有利于以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两组户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职业及婴幼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FMD相关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干预前两组各条目的HFMD相关知识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FMD的高发人群”“上海HFMD的高发季节”“下列行为是否可以预防HFMD”“认为HFMD是什么样疾病”条目的HFMD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听说过HFMD”“HFMD是什么引起的”“HFMD有没有在我国流行过”等13个条目的HFMD相关知识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干预前,两组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可以接触HFMD患者粪便”“家长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孩子”“感染HFMD后口服抗生素、消炎药”“HFMD是我国法定传染病”“接触动物可以感染HFMD”“成年人不会感染HFMD”“成年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患者手、足、口、臀部均会出现皮疹”的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分析 干预前,两组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对“愿意参加HFMD知识培训”“对HFMD的关注度”“HFMD是一种严重疾病”的态度和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HFMD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8-9]由于HFMD传染性较强,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日常密切接触均可传播,但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方法。因此,提高婴幼儿家长HFMD知识、防病意识尤为重要。

3.2 HFMD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互联网+”模式通过微信专家课堂、推送短信、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增加家长学习机会[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互联网+”模式干预后,干预组HFMD相关知识得分总分为(88.15±10.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0±11.67)分,且干预组多个项目的HFMD相关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互联网+”模式的干预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家长接受度更高、依从性更强、知识提高更快[12-13]。

3.3 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好于对照组,说明“互联网+”模式能帮助家长更准确、全面掌握HFMD重点知识,对人群HFMD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有专家指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群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健康教育模式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社会人口学特征制定相应健康教育方式,能实现更好的干预效果[14-16]。

表1 两组人口学特征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FMD相关知识得分比较(x±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HFMD knowled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3.4 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HFMD培训意愿和关注度均高于对照组。这与李晓南等[17]结果一致,“互联网+”模式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有利于增加HFMD健康教育覆盖面和转变研究对象行为。笔者认为,“互联网+”模式通过线上课程增加HFMD学习机会,同时提高研究对象参与线下宣传、培训的积极性,有利于婴幼儿家长对的HFMD的态度和行为转变。

综上所述,“互联网+”模式能明显改善干预对象对HFMD的认知水平、态度与行为,同时加强线下宣传力度,提高线上课程质量,增加课堂交流互动与治疗依从性,增强HFMD的KAP干预效果。但本研究未发现两组在“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方面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相对偏少、部分研究对象依从性较差等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贡献:刘莉对本文进行设计与构思,对论文整体负责;刘汉涛进行文章可行性分析、文献查询和整理,撰写论文;王素梅对本文的数据质量和录入负责。

本文无利益冲突。

表3 两组干预前后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wareness of key information about HFM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releva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garding HFM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猜你喜欢

婴幼儿问卷互联网+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