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分区分割的探讨

2019-02-26李凌枫刘舒媛

福建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火间距三坊七巷消火栓

李凌枫 刘舒媛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4)

0 引言

福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历经沧桑变革,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1]。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仍保持四十多处被各级政府部门列为文物保护的单位和文物点[2]。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各地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不断升级改造,引进了新兴业态,加入了时尚的装饰元素。但这一系列的改造也给街区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快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专项规划进程,解决历史文化街区的火灾隐患,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现实要求。通过对福州“三坊七巷”的火灾风险评估,可以充分了解福州“三坊七巷”面临的消防安全状况,提高消防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重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3]。

1 划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分区

针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街道狭窄、建筑密集、耐火等级较低特点,把该街区划分为68个消防分区,每个消防分区由若干栋建筑组成。消防分区根据地形特点,采取既有的防火墙、道路、广场、绿地等措施划分。对于南后街两侧的商业地块,每个消防分区占地面积按照2500m2~3000m2确定;对于其他区域地块,每个消防分区占地面积根据周边分隔及布置情况,按照5000m2~6000m2确定,如图1所示。

该项目对福州“三坊七巷”内各消防分区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主要为明确各消防分区的相对火灾风险等级,查找薄弱环节,从而科学地认识整个历史街区的火灾风险分布情况。

图1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分区的划分示意图

2 评估方法的选择

采用综合专家赋分、层次分析[4]和模糊综合评估[5]等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值的计算等步骤。针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特点,该项目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并确定各评估指标的评分原则。

采用公式(1)进行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各消防分区火灾风险评估值的计算。

(1)

式中:W——火灾风险评估结果;

Ri——底层指标评价得分;

Ai——底层指标评价权重。

3 评估指标体系与权重的确立

3.1 评估指标体系

从建筑火灾危险性(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建筑防火性能(包括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距)和灭火救援能力(包括室外消火栓设置数量、消防车到达能力)3大方面构建各消防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具体参考5项评估指标:

(1)建筑火灾危险性(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

对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其火灾风险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损失严重,可能威胁所在区域的整体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2)耐火等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越高,其自身发生火灾危害和着火面积蔓延扩大的可能性越低,其火灾风险较低。

(3)防火间距

建筑间维持合理的防火间距,可以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向相邻建筑蔓延,也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4)室外消火栓设置数量

目前,消防扑救所用的灭火剂主要是水,因此合理布置室外消火栓和供给消防用水是实现各消防分区的防火安全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5)消防车可达性

消防通道的畅通和完备,能够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顺利到达火场,消防人员迅速展开灭火救援,及时扑救,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各消防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2 评估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参评指标的权重,即确定Ai值,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火灾风险评估指标权值

4 评估指标评分原则和具体分值

4.1 建筑火灾危险性(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

消防分区内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越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越高。根据各消防分区内现有建筑内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设置情况,规定评分原则如下:

消防分区内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所在建筑的数量占消防分区内建筑总数的比例超过80%,评5分;比例为60%~80%,评4分;比例为40%~60%,评3分;比例为20%~40%,评2分;比例低于20%,评1分。

由于福州“三坊七巷”消防分区数量较多,以宫巷的6个消防分区(GX1~GX6)为例,如表3所示。

表3 宫巷各消防分区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统计

4.2 耐火等级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及规划修建建筑的耐火等级主要有:二级(混凝土或钢结构)、三级砖混、四级木结构3种。根据各消防分区内建筑的耐火等级统计情况,耐火等级越高,得分越低;反之耐火等级越低,得分越高。规定评分原则如下:

当各消防分区内耐火等级为四级建筑比例超过80%,评5分;比例为60%~80%时,评4分;比例为40%~60%时,评3分;比例为20~40%,评2分;比例低于20%,评1分,如表4所示。

表4 宫巷各消防分区单元耐火等级情况统计

4.3 防火间距

对街区内各消防分区距其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进行了统计,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以下简称《建规》)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为判定依据,满足防火间距要求的,得分较低;反之得分较高。具体评分原则如下:

对于消防分区距四周防火间距均满足《建规》要求的评1分;均不满足的评5分;有一侧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评2分;有两侧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评3分;有三侧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评4分,如表5所示。

在此原则基础上,根据具体消防分区的情况,如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建筑物短边或长边长度的不同等条件,对具体评分还会进行适度调整。

表5 宫巷各消防分区防火间距情况统计

4.4 消防车可达性

对街区内各消防分区的消防通道进行统计。对于消防分区四周均有消防车道的情况,评1分;四周均没有可达的消防车道,评5分;消防分区四周有一侧有可达的消防车道,评4分;有两侧有可达的消防车道,评3分;有三侧有可达的消防车道,评2分。

在此原则基础上,根据具体消防分区情况,如与消防车道相邻侧为建筑物长边侧或短边侧,与相邻消防车道的具体贴临程度等,对各消防分区消防车道项的具体评分还会进行适度微调。

4.5 室外消火栓设置数量

各室外消火栓的覆盖半径按50m计算,对街区内各消防分区周围的室外消火栓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各消防分区四周设置的消火栓数量范围为1~4个。依据消防分区周围消火栓设置数量的不同,进行评分。

当消防分区周围消火栓数量分别为0、1、2、3、4个时,评分依次为5、4、3、2、1分。在此原则上,根据具体消防分区情况,如室外消火栓相对消防分区分布均匀度、覆盖消防分区单元能力等,对各消防分区室外消火栓项的具体评分还会进行适度微调,如表6所示。

表6 宫巷各消防分区室外消火栓数量和消防车通行情况

5 各消防分区火灾风险评估值的计算

根据前文分析,采用公式(1)对各消防分区的具体指标评价值和权重值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值的计算,得出各消防分区的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宫巷计算权重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得分如表7所示。最终评估结果得分均值为3.1分,通过FDS软件相佐证,并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得分在2.6以下为相对低风险区域;得分3.6以上为相对高风险区域;其余为中等风险区域。

表7 宫巷计算权重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得分

6 各消防分区火灾风险等级结论

经过以上方法的计算,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68个消防分区内相对高火灾风险的消防分区有9个,风险较低的消防分区有15个,中等风险的消防分区有44个。街区内各消防分区的火灾风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洋红色为高风险,黄色为中风险,青色为低风险。

从图2可见,福州“三坊七巷”街区内高火灾风险的消防分区主要位于宫巷两侧,在黄巷东北部、衣锦坊水榭戏台、光禄坊6家大院等位置也所有分布。这些区域的消防分区四周街巷普遍狭窄,防火间距小、消防车通道性差,且重点防火部位和区域的分布数量大,火灾隐患较大。

图2 各防火单元火灾风险等级评价示意图

7 建议及措施

为了改善位于宫巷两侧,在黄巷东北部、衣锦坊水榭戏台等位置高火灾风险的消防分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对三坊七巷张钰哲故居附近围墙等5处坊巷狭窄进行打通,扩大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的程度;对面积较大的消防分区进行分割,将街区内消防分区划分进行调整,使单个分区内重点防火区域或部位减少;将消防控制系统全面联网;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猜你喜欢

防火间距三坊七巷消火栓
防火间距分析及技术措施探析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浅论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
关于常压燃气锅炉房选址问题的探讨
智能消火栓
论消火栓、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在消防中的辩证关系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火栓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