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栋富名老中医治疗硬皮病经验总结

2019-02-26陈明芳陈良华蒋艺敏梁栋富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硬皮病督脉经络

陈明芳,陈良华,蒋艺敏,梁栋富*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3.福州市仓山区上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350007 )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疾病[1]。此病好发于儿童和女性,男女患病比率约为 1∶3,由于病因及防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其累及范围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内脏器官一般不受累及。由于其发病率低、诊断困难,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疗法。

梁栋富主任医师是福建省名中医,原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福建省针灸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从事针灸临床、教学60余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精于疑难病症的诊疗。笔者幸列门墙,得梁老师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兹将梁老师对针灸辨治硬皮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硬皮病的病因病机

根据临床表现,传统中医将硬皮病归属于“皮痹”“肌痹”等范畴。《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而生大病也。”《素问·痹论》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可见,硬皮病的发病与风、寒、湿三邪密不可分,外邪入侵,凝滞于肌腠之间,痹阻络脉,气血凝滞,营卫失和,荣养失职,并可随经脉入内舍于脏腑。《难经·二十四难》云:“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即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详细描述了皮肤病变的渐进过程,肺主皮毛,指出该病与肺脏密切相关。《诸病源候论》云:“风湿痹痛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此证由于素体气血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感六淫之邪…而成痹阻,致发热关节酸痛,皮肤受损,则肿厚苍白而为皮痹。”隋代名医巢元方认为其发病是由于素体正虚,气血不足,而复感外邪侵袭,阻于肌肤之间,以致寒凝经脉、脉道阻塞,肌肤失于荣养。

梁老师认为硬皮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标实主要为外感风寒湿邪,痹滞经络,病程迁延则累及诸脏。

2 治则治法

梁老师根据硬皮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主张治疗此病应标本同治,针药结合,以补肾健脾、温经散寒、活血行气为基本治则。补肾健脾主要是根据临床上常见的脾肾阳虚证型;温经散寒主要针对外邪凝滞于肌腠之间,痹阻络脉;活血行气则是针对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

2.1 补肾健脾

梁老师认为硬皮病之所以发病,病位虽在皮毛,但其根本在于脾肾阳虚,肾为先天之本,主命门真火;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先、后天相互资生,脾的运化有赖肾阳的温煦蒸化才能充养全身,而肾精的充盛又依靠后天脾气的不断补充。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因七情、饮食等因素导致脾肾受损,耗气伤阳,气血盈亏,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邪趁虚而入,侵袭肌肤,客于经脉,肌肤失养,病情进展快速,若不及时救治,可循经入里,迁延脏腑。

故临床治疗时以补肾健脾为主,中药予六味地黄丸加减,其中熟地黄为君药,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肾养肝涩精;山药益气固肾健脾;佐泽泻去滋腻;茯苓渗脾湿;丹皮清虚热;三补三泻,以补为主。气虚者,重用黄芪;阳虚者,可加桂枝助阳化气;寒邪偏胜者,加法附子;血瘀明显者,可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丹参等活血化瘀;病日久,皮肤干硬如革,可予穿山甲等增强活血化瘀力度。

针刺方面,梁老师也尤为重视督脉以调整阴阳,督脉为阳脉之海,《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入循膂络肾。”其向上入络脑,向下循脊入骶,总督一身之阳气,联系诸经,通过别支与肾相连,其循行与肾有密切关系。故针刺以督脉、足少阴肾经为主,取穴如下:百会、大椎、命门、肾俞、太溪、中脘、足三里;其中百会位于巅顶正中,为诸阳之会、督脉要穴,经督脉内入脑,与足厥阴、手足三阳经交会,可升举阳气、协调百脉;大椎穴为督脉与手三阳四经之会,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为阳中之阳,虚可补,实可泻,上治头面五官,下治四肢躯干,有调和营卫、振奋阳气之效。此二穴共奏升阳通督、调和诸经之功。命门居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既可培元补肾,又能调理督脉;肾俞为肾的背俞穴,为肾气在背部输注、聚集的部位,针刺肾俞穴可以益肾填精;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和输穴,重在培补先天;命门、肾俞、太溪三穴合用共奏升清阳、壮肾火之功。足三里为胃之大络,治诸虚百疾,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之功;中脘穴既是腑会穴,又是胃之募穴,禀人之中气,灸之有通调三焦、健脾和胃之效。此二穴能使阳气、气血充盈,健脾和胃,理气活血,调后天补先天。

2.2 温经散寒

梁老师认为“寒”是硬皮病的重要病因,寒可从外感,可由内生,最终都导致寒邪凝滞经络,肌表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皮失所养,患者多伴面白、畏寒,故治疗应温经散寒,临床常于皮损部采取围刺法,予 1寸或 1.5寸毫针,在皮损区外围以与皮肤成 30°角斜向中心刺入,每针间隔约 1 cm,进针深度 0.8~1寸,得气即可,平补平泻;其后将艾条置于针刺位置上方行回旋灸法,以皮肤潮红为度。梁老师认为皮损局部采取围刺法可增强其局部刺激,防毒邪外散,达到疏通经络、振奋全身气机的目的,同时,艾灸的温热作用,能直达病灶根部,改善微循环,起到祛寒除邪、温阳散寒的效果。

2.3 活血行气

梁老师十分重视十二皮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位于人体最外层,与经络气血相通,是机体卫外的屏障[2]。《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络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可见,当外邪侵袭时,皮部最先受邪,梁老师认为通过刺激十二皮部,可以给皮肤一个信号,通过经络的传导感应,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以治疗疾病。故临床上常常采用梅花针、浅针治疗硬皮病,具体操作:起针后,用梅花针于皮损周围叩刺,起落有力,手腕灵活,由内到外共 3遍,再叩刺督脉经及两侧膀胱经各 3遍,以皮肤潮红为度。浅针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将其按压于皮损区外围,以右手拇指指腹轻顶针柄顶端,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上刮下推针柄,每个部位行 81下,产生连续不断、柔和而均匀有节奏的震颤感,皮损区在头面部者多用,肌肉丰厚处一半予梅花针扣刺为主,二者均能起到疏通经气、活血行气、振奋气机的治疗作用[3]。

3 医案举例

案一:林某某,女,9岁,学生,澳籍华裔,初诊时间:2017年3月24日。主诉:发现左下肢皮肤变硬 3年余。病史:2014年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右下肢皮肤变硬,失去弹性,色呈淡褐色,偶伴皮肤瘙痒,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硬皮病”,予“甲氨蝶呤 10 mg qw,叶酸 5 mg qw”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减轻反而逐渐加重,遂就诊于我院针灸科,刻下:右下肢皮肤变硬,光滑,紧贴腿骨,不易捏起,毛孔消失,无汗,局部皮肤可见色素沉着,舌红苔白,怕冷,脉细,纳寐可,二便调。查体:神清,形体偏瘦,右下肢皮肤变硬,变硬范围前自血海至太冲,面积约 33 cm×5 cm;后起委中至涌泉,范围约 25 cm×4 cm,色呈暗褐色,边界清楚,硬皮处汗毛脱落,无汗,表面干燥蜡样光滑,紧贴骨头,触及皮革样硬度,弹性消失,不易捏起,左足掌外侧翻,足掌无法踩平贴地,行走不畅,双下肢无浮肿,肌张力大致正常,病理征(-)。西医诊断: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皮痹(脾肾阳虚)。治则:补肾健脾,温经通阳,活血行气通络。中药:熟地黄10 g、山药12 g、山茱萸10 g、泽泻10 g、茯苓10 g、法附子 6 g、淫羊藿10 g、丹参15 g、川芎9 g、地龙6 g、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0 g、赤芍10 g、枸杞子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1剂/d,水煎服,早晚服用。

针刺处方:以督脉和足少阴肾经和十二皮部为主,在皮损周围施针围刺,从病变部位血海穴起,沿硬皮部外缘,朝太冲方向依次进针,针尖朝向病灶中心,加大椎、至阳、肾俞、命门、中脘、足三里,行补法。配合艾灸:艾灸针刺部位至潮红为度,时间 30 min。梅花针:于皮损周围叩刺,由内到外3遍,再叩刺督脉经及两侧膀胱经各3遍,皮肤潮红为度。

治疗经过:经上法针灸治疗 10次后,兼服中药,右下肢皮肤由硬转为松软,肌肉渐厚,用手可捏起少许皮肤,履步正常,唯口干、便秘,继续予针灸加天枢、外关、支沟治疗。经治疗20余次后,皮损区色素沉着处逐渐褪到接近正常,颜色润泽,肌肤丰满且有弹性,病情趋向好转。家属大赞中医针灸之神奇疗效。

按:患者年幼,身处异国,素体阳虚,后天失养,病程日久,更伤其阳,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外邪趁虚而入,阻于皮肤肌肉之间,侵袭肌肤,客于经脉,肌肤失养,发为“皮痹”,本虚属“脾肾阳虚”,标实为“久病入络,络气阻遏,气滞血瘀”,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无法润泽肌肤,故肌肉萎缩,紧贴骨头,触及皮革样硬块,脾虚日久及肾,损伤肾阳,则怕冷,脉细,故治疗上中药予原方加温经通络之法附子、淫羊藿与活血化瘀之川芎、地龙相配伍,针刺则在围刺基础上行灸法以通督助阳,结合梅花针扣刺疏通经气、振奋气机。病证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佳效。

案二:王某某,女 ,33岁,无职业,初诊时间:2016年8月12日。主诉:右脸颊皮肤变硬4年余。病史:患者 2012年春起发现右侧脸颊有一处大拇指大小的皮肤颜色异常,呈青色,其后皮肤颜色加深,肿胀高出正常皮肤表面,受热或光照肤温升高。于是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硬皮病”,长期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多方治疗未愈,病情逐渐加重。遂前来我科求诊,查体:形体消瘦,右颧部有一3 cm×4 cm硬结,硬皮处汗毛脱落,色呈苍白色,无汗,锐物刺激,如隔靴搔痒状无感觉,右下颌处散在多处皮肤小硬结,大小0.2 cm×0.4 cm不等,未高出皮肤,均呈苍白色。刻下:畏寒肢冷,乏力,汗多,纳可,寐差,二便调,舌质淡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皮痹(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温经通络。中药:熟地黄10 g、山药12 g、山茱萸10 g、泽泻10 g、茯苓10 g、附子9 g、丹参15 g、仙灵脾10 g、党参15 g、黄芪15 g、防风10 g、白术10 g、赤芍10 g、枸杞子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1剂/d,水煎服,早晚服用。

针刺处方:取督脉、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和十二皮部为主。沿面部皮损区外缘予1~1.5寸针灸针进行局部围刺,针灸针与皮肤呈15°平刺,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每针间距为 1寸左右,进针后略施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 20 min,每 1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 1次,辅以皮损区周围行雀啄灸,使之直达病灶深部。加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复溜,留针20 min,起针后,于大椎、至阳、命门、肾俞处行针刺补法,不留针。

治疗过程:针刺 10次后,患者右颧部皮肤转为淡红色,舌淡,苔白,脉细,嘱忌生冷,避风寒。针刺 20次后,患者右颧部皮肤渐松弛,色淡红,无肿胀,硬皮部范围面积缩小至 2.8 cm×3.4 cm,予针刺后行梅花针皮损区周围扣刺。针刺20次后,患者神清,患部皮肤硬皮面积明显缩小至2 cm×3 cm,由蜡样转为嫩红趋近正常肤色,皮肤松弛可捻起,右下颌部皮肤硬结松软,色转淡红,病情稳定,予继续针刺,治疗至今。

按:此患者病证由素体脾肾阳虚,感受外邪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衰则畏寒肢冷,故在原方基础上加附子、仙灵脾加强补肾祛邪之力;患者病程日久,正气耗伤,瘀血阻滞,故见乏力、汗多,舌质淡红有瘀斑,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患者皮肤萎缩塌陷,色苍白,寒邪凝滞经络为因,肌表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皮痹”,故应于皮损区周围行围刺法,并结合雀啄灸,以增强祛寒除邪之功,配合大椎、至阳、命门、肾俞处行闪刺补法,意在补肾温阳,针药并举,标本同治。

4 结语

梁老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数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硬皮病多为正气不足、脾肾阳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其病程日久且缠绵难愈,治疗当针药结合,主张以补肾健脾、温经散寒、活血行气为主。临证治疗中,中药常以六味地黄丸为主,随证加减,血瘀征象明显者,可加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通络除痹;针刺则以督脉和足少阴肾经为主,结合皮损区行围刺,防毒邪外散,并与梅花针、灸法有机结合,使经络运行通畅,筋脉得以濡养,营卫调和,则皮肤得以温养软化,坚结得散。总之,针刺在硬皮病的治疗中优势突出,只有内外治并举,双管齐下,临床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硬皮病督脉经络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经络考证
药物诱导硬皮病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