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2019-02-22王邦海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指令探究教学模式

从近几年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任务指令型作文频频出现,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思考和写作。作文是考察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项目,从高考作文改革中可以看出,现阶段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具体包含思考能力、表述能力等,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批判思维的综合体现。无论是对于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学习而言,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辨能力水平。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应积极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效果。

一、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包含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围绕任务主题的情景创设和语境剖析、小组讨论及组间辩论等环节。其核心理念是以任务指令作为课堂驱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指令和任务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从学生角度来看,任务指令型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學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获取不再来源于教师和课本,而是来源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构建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也可以更好的落实生本教学和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清晰的界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通过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从上述几个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重点环节来看,每个环节都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且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敢想、敢表达,而且是有逻辑的想、有条理的表达。

二、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

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构建即通过设置任务指令驱动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其中,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通常设置在课前或课后环节,让学生在任务指令下,开展口语表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作文写作也是一种书面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为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目标设置任务。比如高一年级上学期的三分钟口语表达内容可以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一段生活经历为主,重点是让学生敢于开口,有条理地介绍事物。高一下学期可以以介绍一本书、讲一个成语故事、语言故事等为主,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高二年级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个现象、某个社会热点时事发表看法,并逐渐掌握辩证的分析方法。高三年级则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自己设计一段三分钟的演讲,并表达出经过辩证思考后的结论。

(二)情景创设与语境剖析

在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下,情景创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在恰当的情景环节中进行任务探究,才能深化探究效果,达到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比如《雨霖铃》中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虞美人》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永遇乐》中有“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三句诗词中的“那堪”“不堪”“可堪”分别是“哪里能够”“不能够”“可以能够”的意思,只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进而得出“那堪”和“不堪”是同义的,与“可堪”是反义的。

(三)小组讨论及组间辩论

在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下,小组讨论和组间辩论是学生完成探究任务的主要形式,即合作探究过程。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较高,许多任务指令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思考,同时提升探究效率,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分歧,思辨能力培养不怕出现分歧,而且鼓励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此时采取组间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

三、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对话引导,启发思维

在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为了切实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任务探究的效果,首先应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机制。学者钟启泉提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对于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而言,对话也是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指令时,也需要对课堂实施效果进行预估,并合理设计对话环节,从而保证学生探究过程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第5段中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教师可以实时提问:“如果把此句中的泄字改为淌字好不好,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展开思考,可总结出原文中的“泄”字更有立体感,而且是一种不依附任何事物的倾斜下来的感觉,描写“月光如流水”更合适,而换用“淌”字则少了几分气势和韵味。《荷塘月色》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通过设计这种对话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朱自清先生用字用词之准,体会那种“新而不失自然”的秀丽朴素之感,对学生自己的写作也很有帮助。

(二)鼓励质疑,乐于思辨

思辨能力本身蕴含质疑、批判的思想,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缺少对获取知识的质疑和反思。在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质疑所学的知识内容,及时提出疑问、解答疑问,避免对知识获取过程产生影响。要实现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同时消除教师“权威意识”和学生的“思维惰性”。如朱熹所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不进。”特别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时,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涉猎,存在疑问很正常,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没有机会提出疑问,或不敢产生质疑。

在此方面,也需要教师主动抛出问题,比如《蜀道难》中多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会不会显得重复?“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张女性要恪守妇道、三从四德,那为什么先秦时期的作品《氓》会赞颂女子叛逆的行为?”通过设置这样的探究任务,可以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入进行反思。此外,对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对待,分析学生存在错误认知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合理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因此,除了提前设计的探究任务,还要结合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临时设计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养成勇于质疑、乐于反思的好习惯。

(三)勇于创新,探索方法

吴格明教授曾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思辨和有质量的思维运动。这是由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理性,缺乏新意。余党绪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理性的观念,并提出课堂教学的理性不仅是指情感要接受理性引导和控制,也是指课堂教学秩序和流程要处于理性干预之下。传统的教师单向知识传授过程显然与这一要求不符。所謂理性干预即充满思辨理性思维的教学干预措施,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而且实现过程,则决定于学生的课堂探究过程。在此方面,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探究时间,并合理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某个任务驱动指令下,展开充分的思考,最终收获新的知识及思维方法。

比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善良、果敢、乐观、幽默,从不向生活与命运屈服。海明威为了表现老人的精神品质,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内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教师可以抓住一个方向设计探究内容,让学生讨论海明威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并提出“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样描写?”经过讨论后,让学生进行语段写作练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更好地体会原文作者海明威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更深刻的体会“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主题思想。

(四)记录过程,评价任务

在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任务探究过程就是其知识获取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辨能力的锻炼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认识问题、产生质疑、证实想法、纠正观点等几个过程,在反思和求索过程中建立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正确认知。可以将其看做一个思维过程,也可以将其看做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方法。只有在正确认识思维规律的基础上,自主掌握这种分析思考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提高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帮助其掌握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有效改进,逐步提高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指令,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达到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通过对任务指令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和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促进高中语文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成效的提升。

王邦海,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指令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LED照明产品欧盟ErP指令要求解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