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9-02-21马俊峰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椰糠排水沟导流

马俊峰

以椰糠作为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在民乐县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照搬原来土壤种植番茄的管理经验,现将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栽培为长季节栽培,应选择无限生长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例如佳粉15、毛粉802、中杂9号、瑞德纽曼等。

2 种子处理

将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55~60℃的温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水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静置6~8小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但对种子内部病菌杀灭不彻底;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及种子内部的病菌。种子经过药剂处理后用清水洗净黏液,沥干水分,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底部通风的盆钵内,置于25℃条件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温水淋洗种子1次,待80%露白时即可播种。

3 育苗

番茄种子比较小,应该选择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育苗前,将穴盘放入装有高锰酸钾1 000倍液的盆中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选择保温保水性好的基质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后待用,基质装盘时要均匀,掌握疏松度,以基质攥在手里成团、落在地上即散为宜。将基质装入穴盘后用刮板刮平,装盘后保证穴盘每个格室要清晰可见,穴盘装好后,4~5个叠放在一起,上放1个空穴盘,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将已催芽的番茄种子点播在穴盘中,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1.2 cm;播后覆盖珍珠岩或者蛭石,防止幼苗带帽出土;播种后浇透水,温度保持在25~28℃。浇透水后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并放置温度计,随时观测温度,冬天50%幼苗、夏天30%幼苗出土后即可揭膜,以防烧苗。

4 栽培系统构建

4.1 调整土壤水分 将温室地面按照南北方向2‰的倾斜度整平,南低北高。土壤过干则要浇水,水渗透到地面20 cm以下,土壤过湿则要晾晒,以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4.2 挖定植沟 从温室入口侧墙蓄水池留1 m宽的过道后挖第1条定植沟。定植沟南北方向按1%深度确定坡度,南低北高,以能自流排水为准。北端距离后墙留过道60 cm,定植沟宽20 cm、深15 cm,行距150 cm,保证每条沟的长度一致且与后墙垂直,南端要在下风口处预留40 cm挖排水沟。

4.3 挖排水沟 距温室最南端10 cm开1条宽 20 cm、东西倾斜度为2‰的排水沟,深度要低于栽培槽,确保栽培槽多余水肥回液顺利排出。为防止排水沟坍塌,应将排水沟做成倒梯形。在排水沟的最低点挖容积不小于500 L的回收池,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4.4 铺地布和隔离膜 开挖定植沟和排水沟多余土壤铺在操作通道,整平压实后铺设地布。压实定植沟、排水沟沟底和沟壁,铺设隔离膜,隔离膜应黑面朝上,白面朝下。铺隔离膜应先从排水沟铺起,从排水沟的南端边沿开始铺膜,使隔离膜紧贴地面,用U形卡或长钉固定在南端10 cm边沿上,与种植沟交汇处用剪刀裁开,使每条定植沟多余水肥回液都能流向排水沟。定植沟隔离膜紧贴沟面、两侧等距离地铺好,避免一侧多、一侧少。定植沟内的隔离膜要比定植沟宽60 cm,宽度多出部分均匀分在沟两边,定植沟和排水沟要全部盖严。隔离膜和地面要紧贴无褶皱。

4.5 铺导流板和隔离网 根据定植沟的长度计算出每条定植沟需要的导流板数量,导流板与导流板之间用卡扣连接,增加导流板的抗压能力。把隔离网铺在导流板上,隔离网要略宽于定植沟,两侧均匀即可。

4.6 安装布设滴灌系统 对于大棚温室来说,一般分主管、支管和滴灌毛管三级输水管网,首先计算主管道、弯头、旁通、堵头、滴灌带的用量。根据棚的长度选择主管道的数目。把管道拉直,用U形卡固定。安装时滴灌孔朝上,把滴灌带直接插入支管接头中,滴灌带一定要与定植行平行布设,最后封闭滴灌带末端,滴灌带末端封堵采用打三角结或将末端对折或者三折,然后用剪刀从末端剪下1~1.5 cm软管套住即可。滴灌带的孔距≤20 cm。滴灌带长比椰糠槽长30 cm。最好将滴灌的主管道安装在棚的南侧,在铺设前要充分考虑每根主管的控水面积,避免压力不足浇水不透或压力过大涨破滴管毛管的现象发生。

4.7 椰糠基质处理 市场上的椰糠一般都被压缩成块砖状,使用前用水浸泡椰糠,使其恢复原来的疏松状态。椰糠可置于喷淋池内浸泡,没有喷淋池可以在温室外挖1个池子,铺上塑料棚膜防止漏水,然后把椰糠砖均匀摆在池内,堆码不超过2层,加水浸泡使其充分膨胀。椰糠有粗、细两种,可以同时浸泡。椰糠浸泡完成后,将粗、细椰糠混合均匀,松散铺平到定植沟,避免按压。填充椰糠最好在定植前5~6天进行。用滴灌系统将缓冲液(硝酸钙和硫酸镁按2∶1的质量比配制,EC值 2 mS·cm-1)灌入椰糠,浸泡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采用间歇冲洗法,每小时冲洗2次,每次10分钟,当进水的EC值与流出液的EC值相差不到0.05 mS·cm-1时即可定植。最后用A+B溶液专用肥进行养护(EC值为 1.5 mS·cm-1),A 肥料的养分含量为 N、P、K(20∶20∶20平衡肥),B肥料为微量元素肥料。

5 定植

5.1 定植前处理 定植前用10%异丙威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对棚内进行消毒;管道和滴箭用1%~3%硝酸消毒;定植前番茄穴盘基质尽量干些,促进根系生长。

5.2 定植 待番茄幼苗长至4叶1心时,选择长势一致、无病害的壮苗于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定植前用30%甲霜·恶霉灵悬浮剂1 200倍液浸根,浸完后放置10分钟左右,待幼苗晾干再定植。定植后7天每天检查幼苗2~3次,发现病苗、弱苗及时替换。

6 定植后管理

6.1 定植后前期管理 定植后5~6天密闭保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17~20℃,缓苗结束后,逐步增加光照。缓苗后白天温度25~28℃,夜间15~18℃。加温和降温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温度变化太快不利于植株生长。

6.2 定植后中期管理

1)授粉。开花后在晴天上午 9:00—11:00 授粉。根据品种授粉,小果番茄每天授粉,大果番茄隔天授粉。

2)吊蔓整枝。番茄植株主干可以留成单干,也可留成双干。至番茄植株生长到30~35 cm时,用夹子牵引吊绳开始吊蔓,以后随着蔓的伸长进行“S”形缠绕,一开始可以适当多绕几圈,以便很好地固定植株。当侧枝长到8 cm左右时及时去除,防止过多的养分消耗。

3)病虫防治。早疫病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隔7天喷雾防治。晚疫病选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和棉铃虫,可选用5%氯氰菊酯、70%吡虫啉水分散剂7 500倍液和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7 营养液灌溉管理

7.1 灌溉量管理 单次灌溉量根据作物大小、生长阶段而定,定植初期,每次每株40~50 mL,之后随着植株不断长大,供应量要随之增加,当第1穗番茄成熟时,每次每株100~120 mL,之后灌溉量基本稳定。夏季流出液占灌溉量的15%~20%;冬季流出液占灌溉液的10%~15%。

7.2 灌溉时间管理 营养液为山崎番茄营养液配方。原则上早晨多浇,中午少浇,下午适量浇,傍晚补水。早上7:00开始第1次灌溉,灌溉后2~3小时开始出现流出液,夏季每隔1小时滴灌1次,每次3分钟;冬季每隔2小时浇灌1次,每次2分钟。最后一次灌溉时间一般在日落前1~2小时。灌溉时间的间隔要根据作物吸收量确定,如果灌溉结束后3小时内基质含水量显著降低,要延迟最后一次灌溉时间,反之则要提前,基质含水量降低的理想区间为2%~4%。

7.3 营养液EC值和pH值设定 综合光照强度、温度和番茄不同生育阶段的参数变化情况,刚定植时的营养液EC值为1.6~1.8 mS·cm-1;每10小时左右,EC值上调0.2左右,最后稳定在 2.6~2.8 mS·cm-1;EC 值变化范围在 1.6~3mS·cm-1。根据从椰糠中排出的营养液残液pH值,将营养液pH值调整在5.5~6.5。

8 椰糠基质二次利用

消毒前清除椰糠中作物的根系。借助滴灌系统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灌入椰糠中,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10次。加入10%的粗细混匀的新椰糠即可。通常使用2~3年后更换椰糠重新栽培。

9 采收

番茄成熟必须尽早采收,保持其商品性。正常情况下,第6~7穗果始花时,第1穗果开始采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采收,一般冬季八九成熟时采收,夏季六七成熟时采收。大果番茄每周采收2~3次,小果番茄隔天采收1次,具体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和作物长势而定。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椰糠排水沟导流
专利名称: 导流筒钼质固定装置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风电叶片成型所用导流网导流速率研究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椰糠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浸泡时长对椰糠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温室礼品西瓜椰糠无土栽培试验总结
皇家库府遇盗
动词“Get”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