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2-19

关键词:青光眼出院医护人员

金 香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苏 淮安 211700)

青光眼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是人类主要的致盲眼病,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和凹陷导致视野缺损或者视力下降等特征的眼部疾病,发病率为可达1%,超过45岁以后发病率会持续上升,早期症状表现为经常感觉眼睛疲劳、酸胀、视力模糊、干涩、近视或者远视突然增加等症状,休息后会有所缓解[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本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接受的7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30例,年龄26~90岁,平均年龄(58±32)岁。观察组中,男10例,女29例,年龄26~89岁,平均年龄(57.5±3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眼球按摩以及青光眼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讲等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处理采用相同的护理外,增加给予延续护理。

1.2.1 延续护理方式:(1)出院前对患者眼睛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眼球按摩、护理以及预防复发方案,登记患者的联系方和住址,以便医护人员定期随访;(2)由医护人员建立延续护理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定期指导患者在家自我护理和预防措施,同时患者也能随时通过微信群向医护人员咨询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连续干预12个月。

1.2.2 延续护理干预内容:(1)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辅导,使患者清楚掌握青光眼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预后效果;(2)每两天通过微信或者电话1对1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青光眼护理、眼球按摩、预防护理教育等;(3)鼓励患者每天坚持远景近景交替视物、眼球按摩护理等训练以及眼压进行自我监测记录;(4)加深患者对青光眼疾病持续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和致盲的危险性,让患者清楚认识青光眼是终身性的眼部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5)为患者制定眼部护理、作息、饮食和预防感染等自我护理计划,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加强患者出院后的用眼卫生的意识,并嘱咐家属督促、干预患者的不卫生用眼行为;(6)定期组织社区青光眼相关的知识讲座和随访,并邀请相应社区的患者和家属参加,给大家分享康复心得体会以及青光眼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由专业医师在现场回答患者、群众对青光眼的疑问和困惑;(7)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避免患者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导致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引起不良结局,或者长期使用眼药水对眼药水产生依赖性等情况的发生。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青光眼复发、致盲情况以及治疗后根据《生存质量量表》[2]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与分析本研究青光眼复发、致盲情况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采用x2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复发、致盲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发、致盲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

3 讨 论

延续护理是由医生针对患者在不同康复场所,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和协作性护理的不同制定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多用于出院回家、养老院的延续护理。

目前,青光眼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和手术治疗,青光眼护理的关键时是要控制眼压,患者的情绪、睡眠、饮食等情况均会对眼压产生影响,青光眼需要长期持续护理和治疗[3]。因此,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坚持长期护理,但是大多数患者对青光长期持续性护理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意识不够,使得青光眼复发率和致盲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基于此,我院为患者出院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方案,通过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培训和指导后,使患者与家属对自我护理技能和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待患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自我护理情况等进行远程干预和指导,有效提高了患出院后坚持持续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为预后效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促进了患者坚持长期持续性自我护理的依从度,有效预防了青光眼的复发和致盲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猜你喜欢

青光眼出院医护人员
青光眼问答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青光眼“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