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9-02-19李艳红

关键词:压缩性骨质骨折

李艳红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骨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及社会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我国老年人重要的健康问题,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迅速提高,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痛苦。由于老年患者难以耐受卧床,同时卧床容易导致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以及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采用积极的微创手术。其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已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治疗的首选方法。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的外科领域广泛接受并开展。FTS最早由丹麦外科医生HenrikKehlt于2001年提出,它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各种已近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最终顺利出院。有学者研究发现[1],约70%的外科手术患者适合采用FTS,对儿童和婴儿亦适用。FTS 要求多方面相互协作,包括内外科、麻醉科、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甚至社会人士的协助,因此护理是FTS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和护理方法,对在我院对行PVP、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中应用了快速康复理念,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FTS理念行PVP、PKP治疗的患者70例,男27例,女43例;年龄53~84岁,平均(64.8±6.1)岁;胸椎压缩性骨折1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7例,胸腰椎混合压缩性骨折41例。选择2016年7月至9月行传统护理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年龄50-81(64.8±6.1)岁,其中男19例,女3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9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1 例,胸腰椎混合压缩性骨折30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方式PVP、PKP治疗。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完全相同。根据术前麻醉分险评估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采用C型臂X线机定位,双侧椎弓根穿刺,透视下分别在伤椎椎弓根的1点和11点处穿刺予以球囊扩张,球囊扩张过程中密切观察球囊及复位情况,扩张完成后,取出球囊,将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内,当骨水泥已弥散至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固化后结束手术。采用C型臂X线机监控整个过程,注意穿刺就已经骨水泥分布情况,防止骨水泥渗漏。

1.3 护理方法:

在护理模式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VP、PKP围术期护理方式,2组治疗及护理均为有科学依据的已在我院临床实施的方法,不涉及伦理问题。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①入院宣教。入院后护士为患者安置好床位,介绍病区环境、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科室主任,护士长;完善术前常规检查, 指导如何在床上使用便器等。②术前准备。a.心理护理。护士术前1d向家属及患者介绍麻醉的方式、过程、效果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等,告知疾病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手术的必要性及效果,使其明白手术的重要性。B.禁食水。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4h。C.手术区皮肤准备;指导体位训练;完善术前准备等。(2)术后护理。①术后镇痛。术后根据患者需要临时使用止痛药。②术后饮食。术后4-6h进食流清淡易消化食物。③术后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在床上活动,术后24h~48h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术前护理。①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FT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TS 护理理念认为,恰当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可起到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有利于病人的恢复[2]。老年患者由于突发病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知识缺乏,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前2d对患者即开始进行术前健康宣教,通过术前医护谈话,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快速康复计划流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并且安排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讲述自己亲身体会。与患者积极的交流,交流时间不少于10min,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尽可能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②术前胃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6h禁食固体饮食、禁饮2h。利于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负氮平衡,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减少术后应激反应。(2)术后护理。①术后镇痛。超前多模式镇痛 采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复合阿片类联合镇痛。护士采用患者面部表情、语言描述及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评分分值采取相应措施。②饮食指导。术后2h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食少量温开水50ml左右,术后3~5h每小时进食常温流质食物,6h后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高维生素、蛋白及热量的易消化饮食。给患者尽早进食,可防止糖代谢紊乱,从而加速恢复机体的内在生理功能的稳定状态,使用患者尽早康复。③功能锻练。指导与鼓励患者在防止腰部过伸位的前提下,进行功能锻炼:如深呼吸练习;进行踝关节屈伸、旋转运动;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和抗阻力伸膝运动,以增强脊柱活动适应能力及锻炼股四头肌力量。FTS 护理理念主张的功能锻炼和活动开始时间均早于传统护理理念,且康复指导贯穿始终。④尽早开始活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FTS术后护理重点之一。活动量循序渐进,以感觉不疲劳为宜,做好保护,防止跌倒。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会使肌肉强度降低,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加重静脉淤滞及血栓形成[3]。有研究[4-5]表明,术后尽早活动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感染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士应及时制定护理计划,保证患者术后运动的有效落实。

1.4 观察指标:

设定指标包括:①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②并发症发生例数、③平均住院日;④住院医疗费用;⑤患者满意度。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数据资料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指标比较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价[例(%)]比较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实施FTS综合护理模式,既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加速了患者康复,又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同时,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各个阶段,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指导都更加细致,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同,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快速康复理念近年来开始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逐渐应用[5],我院将其运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 可以达到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与绝经后女性出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关。针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避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也是十分必要的[6]。

FTS护理主张的功能锻炼和活动开始时间均早于传统护理理念,且康复指导贯穿始终,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FTS护理模式根据围手术期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坚持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等多项措施,就可以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降低疾病及手术给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缩短了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压缩性骨质骨折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