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罂粟碱肌注后硬结发生率

2019-02-19陈海玲侯雪琴

关键词:罂粟碱肌注圈员

陈海玲,许 彦,侯雪琴

(江苏靖江人民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罂栗碱(PapaVerine)是一种异喹啉型生物碱,具有缓解动脉痉挛大脑、外周血管疾病,松弛平滑肌,扩张冠脉、外周阻力,降低脑血管阻力等作用,肌肉注射期间由于本品对臀部皮肤具有较强刺激性,在长期、反复用药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不良表现[1]。品管圈活动(QCC)自提出以来,广泛受到临床认可与普及,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9日——2017年7月9日我院接受罂栗碱肌注患者62例临床资料,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罂栗碱肌注后硬结发生率的影响,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9日——2017年7月9日我院接受罂栗碱肌注患者62例临床资料,将改善前(2017.1.9—2017.2.19)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发生硬结24例(78.13%);将改善后(2017.5.29—2017.7.9)30例作为分析组完成对比分析。

1.2 方 法

1.2.1 成立QCC小组

由科室内成员组成QCC小组,圈长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担任副圈长,其他为圈员,圈名设定为“手护圈”。

1.2.2 选定主题

以全体圈员“头脑风暴法”列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方面对“降低罂栗碱肌注后硬结发生率”本期活动主题评估,每项依据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的标准完成[2]。选题理由:肌肉注射罂粟碱期间,长期用药后局部常出现红肿、疼痛及硬结,对患者治疗、护理依丛性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血管危象的发生,造成患指或皮瓣的成活异常。

1.2.3 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

深入了解罂栗碱肌注后局部硬结发生现状,由圈员依据科室内相关质量考核标准、实施细则对2017.1.9—2017.2.19间25例发生硬结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具体见表1,以此可见注射部位红肿、未交替更换注射部位、未及时进行干预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表1 发生硬结25例患者资料(n,%)

1.2.4 原因分析

圈员利用系统图方式,由人、材料、环节、方法四要素予以原因分析,总结出硬结发生的原因:①人:护士方面主要体现在注射深度不足、推药速度过快、拔针后按压时间过短等;患者方面主要在于体位不正确、紧张致肌肉紧绷、相关知识缺乏;②材料:以注射器选择不合理(即未选择粗长针头注射器)与药物刺激性强;③环节:主要体现在护士干预意识淡薄,在注射后未予以局部湿敷,未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同时重视力度不足,未展开有效主动评估;④方法:在注射期间方法不合理,拔针后药液易通过垂直通道渗入皮下与脂肪层;此外未合理计划注射部位,未使用两侧臀部交替更换注射,定位方法单一。进一步的真因验证明确出拔针后药液易通过垂直通道渗入皮下及脂肪层、未两侧臀部交替更换注射、未掌握外敷土豆片方法、拔针后按压时间太短、未选择粗长针头的注射器、注射深度不够等因素为主。

1.2.5 对策拟定

依据真因验证后,进一步拟定相应的干预对策:①拔针后药液易通过垂直通道渗入皮下及脂肪层:制定Z-路径肌肉注射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采用“Z”-路径肌肉注射方法、制定肌肉注射罂粟碱流程、选择5ml注射器、根据标准及流程进行培训及考核等内容干预;②未两侧臀部交替更换注射:建立“注射罂粟碱患者信息卡”挂于床头、制定“Z”型注射部位定位图、制定《注射罂粟碱宣教单》、交接班时进行交接、护士长加强督查;③未掌握外敷土豆片方法:制定外敷土豆片操作方法、根据操作方法进行培训确保人人掌握、指导患者正确操作;④其他:加强护士临床技能与理论知识培训,严格掌握拔针后按压时间、选择粗长针头的注射器、注射深度等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完成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率”采用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采用独立检验。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分析组硬结发生率3 0.00%(9)明显低于对照组78.13(25),x2=44.720;P<0.05。

2.2 无形成果

改善后护士QCC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评分明显高于改善前,表2;

3 讨 论

由本次研究我们可见,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护士对于罂栗碱肌注后硬结情况重视力度不足,出现操作不规范、风险评估意识不够、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宣教流于形式等情况,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肌注后硬结发生情况多缺乏普遍认知,自我预防措施欠佳,治疗与护理方面依从性明显降低。通过品管圈开展后,护士对于罂栗碱肌注后硬结发生情况重视力度提升,并以此分析、总结硬结发生原因、了解药物有关知识、制定《注射罂粟碱宣教单》等内容,细化、完善了罂栗碱肌注操作流程,形成标准化肌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等评分,由此预示护士对于罂栗碱肌注后硬结认知、操作能力均获得提升[3]。

表2 改善前后护士各项评分差异(分)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罂栗碱肌注有助于降低硬结的发生,同时可提升护士护理能力,形成标准化肌肉注射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罂粟碱肌注圈员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局部注射罂粟碱后创面有形物质形成原因的探讨及预防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罂粟碱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餐饮行业中吗啡类违禁成分的危害及其鉴定方法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罂粟碱用于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产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