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兴策诗文集》读后感

2019-02-17王先霈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诗文集老年学刘老师

王先霈

《刘兴策诗文集》新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诗文集,朴素而真实地反映了刘老师生命历程的许多方面。我和刘老师接触半个多世纪,书中所述,有我了解和熟悉的,也有我前所鲜知的,披读书稿,一位善良、友爱、勤奋、有恒的老学人、老园丁的形象活跃在眼前。

刘兴策老师留校任教时被安排在语言专业,很幸运地随即得到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进修的机会,亲聆李荣、丁声树等多位学界巨擘讲课。本书中《李荣先生学术思想简论》一文,以深挚的情感回顾了李先生几十年中对他的教诲、指导。刘老师在汉语研究的几个方向上取得了坚实的成果,其《宜昌方言研究》等著作的学术价值,被同行老中青学人充分肯定,在推广普通话的理论和实践中,也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刘老师的这些学术成果来之不易!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教师,从来都是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不仅仅给学生授业、解惑,并且给他所教的每一届学生传递爱心,毕业多年的学生遇到各种困难,也都在他这里得到热心的帮助。从青年时代开始,他还承担教师职责之外的行政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刚进入八十年代,在拨乱反正的大环境下,教师们情绪亢奋地努力“夺回被耽误的时间”,许多人重新调整、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焚膏继晷地撰写论著、强化外语,恰当此时,刘老师却被委任为中文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是一个系的“大管家”,事务冗杂,权力有限而责任不小。当时是教学和科研秩序由乱到治的恢复重建阶段,系里人力物力很是欠缺,刘老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几年,勤勤恳恳,既要任劳,还要任怨。我当时也有一点行政兼职,开头心里很排斥,后来在领导的规劝下勉强履任,刘老师的正面影响也是一个因素。刘老师从六十年代之初兼任系教学秘书,后来担任汉语方言教研室主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秘书长,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又曾担任《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退休后担任湖北省高等学校老年协会常务理事、《湖北高校老年通讯》主编……他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投入巨大的精力,都留下深深的脚印。这些,在本书中都有详略不同的反映,仅举语委工作为例,他在1986年被评为全国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1992年又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至于在教学的主业,从他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3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也可见一斑。刘老师退休之后加入老年学的研究,采访过许多老人,到很多个相关单位做过调研,发表了多篇论文和报道,与人合著《新编老年学词典》,也是硕果累累。

刘老师在业务和行政的各种事务中的合作者,既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教授,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詹伯慧教授等学界名流,也有年龄和资历在他之后的以前的学生,无论情况怎样变化,刘老师总是以学术为重,以事业为重,淡泊名利。这对于现在的中青年同志,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刘老师的父亲,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从五十年代初期起,这就成为罩在他头上的阴影,对他的命运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直是按照自己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认识来行事,很理性地对待。近年,确认他父亲作为国民政府远征军的一名高级军官,在中缅边境抗击日寇立下战功,他十分兴奋,写下《往事历历记心头》,把父亲生命中光荣的一页公之于世,同时,仍然冷静地表达全面认识这种问题的意向。本书把此事前前后后的情况和他在不同时期的想法真实呈现,对许多遭遇坎坷的人,是一种有益的参照。

刘老师五十多岁丧偶,以后再婚,与黄赛琴女士结合。两人当时都有上辈,还各有几个子女,要融为一个新的家庭,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二十多年过去,这个重新组建的家庭和谐美满,早已成为桂子山上的佳话。我平常听他们俩说起子女,每每不知道所指为何方,原来他们没有了彼此的界线,每一个人对每一个子女以及再往下的一辈、两辈,心里真是没有分别,一律视同己出。而且,他们不仅满怀爱心,还主动地营造家庭的亲密关系、亲切气氛。刘老师写了一篇《老年人再婚与心理健康》,被评为第八届亚洲、大洋洲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优秀论文,他的论说是从亲力亲为中结出的思想果实。

刘老师的同届同学都喊他“小刘”,带动中文系的若干同事们也跟着这样叫,几十年中长期如此。他本人也习惯了,如果喊“老刘”他有时反而以为是在喊别人。如今,八十多岁的“小刘”依然青春焕发,摆在这本书最前面的是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用什么能抑制我内心的激荡”;事实上,饱满的激情贯穿着刘老师几十年的人生,贯穿在這本诗文集里,我阅读时深受感染。

猜你喜欢

诗文集老年学刘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特别声明
幽默的刘老师
邵懿辰诗文集版本考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沪籍桐城派作家及其诗文集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