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2019-02-15迟琳琳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透析机透析器抗凝剂

迟琳琳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肾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造成透析器凝血的原因以及必要的解决举措。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并对其进行有效地干预。结果:经过干预之后,患者的凝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根据血液透析器凝血产生的实际原因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此达到降低患者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现象的发生,保障血液透析效果。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极其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出现凝血现象,严重影响着血液透析效果。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析造成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干预方法,最终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3~72岁,平均(46.32±1.87)岁;包括:a.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b.高血压肾病(5例);c.糖尿病肾病(8例);d.多囊肾(4例);e.梗阻性肾病(5例)。患者基本资料满足此项研究需要。

1.2 方法

利用空心纤维透析器对所选取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选择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将温度控制在36.5~37°C,血液流量为200~250mL/min,每个星期透析2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5h[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透析器中未出现管路凝血以及纤维丝凝血,则为凝血0度;透析器中出现纤维丝凝血且数量在0.1以下,则为凝血一度;透析器中纤维丝凝血在0.1~0.5的区间范围内,则为凝血二度;透析器中纤维丝凝血大于0.5,且静脉压以及跨膜压出现显著提升,则视为凝血三度。

2.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干预后,凝血0度情况出现明显提升,同时,凝血一度、凝血二度以及凝血三度出现明显降低,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凝血情况的比较(n=36,n/%)

3.讨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透析器极易出现凝血的现象,在对产生凝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肝素量较为欠缺。医护人员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针对于患者个体不同所产生的凝血情况缺乏深入性了解,因此将血液透析的基础剂量控制在20mg,并每小时增加4mg,根据患者的实际出血情况进行肝素的控制,因此导致透析器出现凝血;②透析中血流量较低,200mL/min,同时血液在透析器中出现倒吸的现象,造成血泵停止转动,动脉管中因此进入空气。由于留置在深静脉中的导管出现扭曲以此形成阻塞,穿刺针紧贴血管壁,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极易出现倒吸以及制造空气,因此导致血凝现象的发生[2];③由于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血液和白蛋白以及脂肪乳的输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血液极易粘黏在透析膜上,因此造成膜孔的堵塞,进而引发出凝血的现象;④产生高凝症状。对患者进行常规透析方法的治疗,为有效增加红细胞数量,需要利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数量显著提升的同时,患者血液黏稠度也因此增加,因此极易造成凝血现象的发生。由于部分患者自身存在高血脂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肾脏功能相对欠缺,血液黏稠度因此获得显著提升,凝血功能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之下凝血效率提升,凝血达到高凝的状态,因此极易导致血液透析机出现凝血的现象;⑤缺少有效的预冲。血液透析机在进行管路的预冲中,操作手法不够规范,血泵速度以及预冲中的实际液量难以达到既定的要求,导致透析器内存有空气难以有效排出;⑥透析机参数值存在差异[3]。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展开透析治疗前,需要对透析机的各项参数值进行设定,要求各项参数值的精准,参数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血流量;b.抗凝剂;c.透析液流量;d.电导度;e.超滤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患者的实际血流速度较慢,同时透析液的温度在36°C以下,则会导致超滤率过高,使得血液出现浓缩的现象,因此造成凝血情况的发生[4]。

针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透析器产生凝血的原因,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干预,以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干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合理进行抗凝剂的使用。在对患者的凝血项目以及血常规的相关检查中,可以针对指标情况对患者的实际凝血状态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决定抗凝剂的具体使用情况。在完成透析的各项工作之后,对透析器内的凝血情况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以此更好的把握抗凝剂的用量[5];②合理控制血流量,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之后再对动脉进行穿刺,一切操作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合理进行性穿刺位置的调整,以此保障患者的血液正常流动。将导管留置在患者的深静脉当中,将封管肝素拿出然后再上机,保障导管顺畅,防止血栓的产生。一旦在导管中发现有血栓的存在,可以将尿激酶以及生理盐水注入进导管中,以此达到导管的顺畅;③对特殊药品加强使用监管力度,在患者注射血液和白蛋白以及脂肪乳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抗凝剂的使用,观测跨膜压以及静脉压,可以每隔一个小时使用100mL的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时疏通输血管路;④控制高凝,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提升抗凝剂的使用数量,监测透析器中弘的凝血情况,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如果患者血红蛋较高,则应当减少促红细胞生长素的使用[6];⑤对透析器以及管路展开预冲,排出透析器中的空气,连接透析器管路,泵速为200~300mL/min,预冲液量组要控制在800mL以上;⑥对透析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合理的制定,在对超滤率设置完成30min之后,才可以进行上机操作,以此有效避免凝血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需要根据透析器凝血产生的实际原因进行相关干预措施的开展,以此有效控制凝血现象的发生,提升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透析机透析器抗凝剂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改良式冲洗法与不停泵回血法对血液透析管路冲洗效果及透析器使用状况的影响*
柏拉图分析在血液透析机管理中的应用
1例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聚酰胺合成膜透析器反应病人的护理
贝尔克Formula2000血液透析机维修实例剖析
系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血液透析机的使用与维护
血液透析机密闭式排除血液管路及透析器内液体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