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劳动教育助力立德树人的路径与效果

2019-02-14霍江华韦元秀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霍江华 韦元秀

摘 要 基于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不足的现实,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劳动教育赋予的深刻内涵和蕴藏的独特方法,结合学生特点,总结提炼出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构建合理劳动教育模式、提升劳动技能三大实施路径。以角色扮演、情境体验为主要模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75-03

一、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联系

“劳动”在百科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尤其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在《德育过程论》一书中,“劳动教育”指的是一种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劳动模式,通过“模仿—熟悉—巩固—创新—再巩固—再创新”的循环方式,去了解劳动方式、热爱劳动、感受劳动者的感受、掌握劳动知识、提高自身劳动能力。本文中的“劳动教育”指的是通过开展系列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见习、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劳动具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教育价值追求,其中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立德和树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高职院校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开展立德树人的现实追求。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强化学生劳动理念、劳动技能,夯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状况

笔者对区内几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超过80%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抵触参与劳动活动,认为自己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参与劳动对自己的成长成才没有作用,甚至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劳动是加重学生负担,反对高职院校在校期间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调研发现,有40%以上的学生在参加实习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逃避现象,总认为工作就是到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所长,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一旦面临挫折就难以应对,而采取逃避式行为。从中可发现,劳动教育的缺失,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还会影响到学生初入职场时的工作表现。

三、基于立德树人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路径

笔者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从入校至毕业期间所开展的系列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跟踪研究,对所开展的系列劳动教育活动进行实地观察,同时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个别访谈及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该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得到了有效锻炼,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教育,多方宣传,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建设,以参与式校园建设为抓手,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一是注重宣传。如向学生广泛征集劳动教育宣传标语,让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中,并将这些宣传标语张贴在校园大道、田径场、篮球场、教室、实训室、宿舍区、图书馆等学生常出入的地方。二是划分劳动责任区。如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常规性的环境卫生劳动,将校园的环境卫生区域按照系部学生人数进行划分,学生从入校到离校,每个班级都承担相应的校园卫生打扫任务。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是大家的,校园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所有人,将只有通过切实劳动才能将校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劳动价值观念固化到脑海中。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如积极研究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的习惯,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多方位的宣传。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易班网站等多媒体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前期、后期进行宣传报道,以音频、图片、视频的方式多渠道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一年下来,学校在本校官网发布了200多条劳动教育方面的新闻,有40多条新闻在广西卫视法治最前线、河池新闻、河池电视台社会扫描、河池手机TV等电视节目中进行播报。同时,有60多条新闻在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自治区教育厅官网、八桂职教网、新河池、河池日报等网页上刊登,有20多条新闻上了全国易班网页头条。通过不断宣传,让学生通过媒体能随时看到自己参与劳动的过程,获得学校领导、社会的认可,从而认可劳动教育,樹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适应需求,多管齐下,构建合理劳动教育模式

学校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喜爱的劳动教育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式,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是将劳动教育观念植入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并形成常态化。二是组建民族文化传承社团。通过社团建立传承基地,以模仿、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素养。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已组建龙狮艺术团、蚂拐歌舞艺术团、勤泽格拉艺术团、民族文化研究协会等专业社团,并建成自治区级壮族蚂拐歌传承基地和展厅各1个,自治区级山歌传承基地1个,市级龙狮文化传承基地1个。这些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有了更多提升劳动技能的实践场所。三是以体验式活动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学校每年开展两次“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戏曲故事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利用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每年开展“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运动会”“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特色文化村落去观摩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兴趣和特长,将艺术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每年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与广大市民进行民俗文化活动互动,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学校以多种多样的体验式的活动鼓励、吸引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积极走进社区、农村,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感悟,将劳动教育的意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中。如“暑期三下乡”“清明扫墓”“青年示范岗”“学雷锋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模仿劳动者的行为,感受劳动者的情感。五是将劳动教育与创客教育相结合。学校坚持每年输送30多人次学生外出学习创客经验,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区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此类创客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动手潜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六是将劳动教育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学校每年设置3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开设“助学双选会”,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岗位老师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在生活上对可能学生给予一定的帮扶。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岗位,更能对劳动有更深的体悟,从劳动中习得相应的岗位技能,更助于将来走进社会。

(三)深入挖掘,双轨并进,实现劳动技能大提升

在实现学生技能提升方面,学校坚持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适应社会的时间与融入社会的机会,切切实实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将实训室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如建设规范的实训室,将实训室文化与劳动教育以及与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将实训室的软件与硬件设施与现在的社会岗位需求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规范操作实现任务目标。二是将企业文化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强力推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理念,推动“学徒制”教育,经常邀请各级劳动模范、技术能人到校讲学或培训实操,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社会发展输送适用人才。三是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将学生培养模式从原来的“2.5+0.5”转变成目前的“2+1”模式,增加学生半年在外实习的时间,以使学生通过实践实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保障其毕业时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注重学与用共长进、知与行相统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劳动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劳动教育赋予的深刻内涵和蕴藏的独特方法,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总结提炼出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富有成效的方法,切实提高了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劳动教育在学校全面育人中的功能。

参 考 文 献

[1]曲霞,劉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7.

[2]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3):100-104.

[3]刘中华,隋桂凤.“新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人民教育,2019(10):22-25.

[4]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8-81.

[5]王生雨,吴玉剑.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策略论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8(10):18-22.

[6]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