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骨折患者潜在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9-02-11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471000王洋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血量补液创伤性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471000)王洋洋

对于创伤性骨折潜在休克患者,要早确诊、治疗,并给予细致护理,确保抢救成功。为了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潜在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此次选择在我院医治的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是31例,女性是21例;其年龄在16~66岁之间,平均为(42.12±3.58)岁;2例患者是撕脱伤、2例患者是挤压伤、35例患者是交通事故、6例患者是打击伤、7例患者是坠落伤。患者受伤部位主要是臀部、腰背部、四肢、胸背部以及头部。骨折部位主要是颅底、脊椎、四肢以及骨盆。1例患者并发症肠管损伤、1例患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

1.2 观察

1.2.1 观察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主要是反映机体有小房、胸腔静脉的压力变化情况,能监测是否休克,也可为补液速度、补液量设定提供参考。正常时5~10cmH2O,超过15cmH2O则心功能不全、肺循环阻力增加、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超过20cmH2O则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低于5cmH2O则血容量不足。在本次研究中,入院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都不足5cmH2O,给予过多补液量,有2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是15~20cmH2O,停止输液10min,对补液量、速度进行控制,并给予强心剂,这2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水平变成11~12cmH2O。

1.2.2 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机体肾血液灌注情况,每小时尿量超过30ml则无休克,低于30ml/h就要高度重视。

1.2.3 观察生命体征 先观察脉率,之后观察血压,机体脉率变化常先于血压的变化,对脉率、节律、强弱等异常与否进行观察。此次研究中,患者脉率是(130±10)次/min,由于处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初期,机体代偿性调节,且交感-肾上腺轴兴奋而引发茶酚胺大量释放,提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量,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确保循环血容量较为稳定。因此脉率加快属于潜在休克警示信号。

1.2.4 观察皮肤色泽温度与面部表情 可经皮肤的色泽、温度体现体表灌流情况,如患者面色发绀或苍白、四肢皮肤发凉,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如四肢温暖则表示循环血量充足,没有演化成休克。

1.2.5 观察精神状况与意识 精神状况与意识可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流以及全身循环状况,潜在休克患者的意识大都清醒,一部分紧张以及烦躁不安,表明患者潜在性的循环血量不足,可能发生休克。

2 结果

本次经有效观察和护理后,有1例患者发生休克,概率是1.92%,给予抢救后,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 因患者受创伤刺激,有效循环血容下降,组织灌注不充分。应尽早恢复组织灌注,控制病情发展,选择等渗盐水或者平衡盐溶液进行补液,注意按患者的失血量以及中心静脉压来计算补液量。(1500±500)ml的液体要在45min内完成注射完成,观察患者病况,如病情好转,就要控制输液量;如病情转向休克,要输全血或者浓缩红细胞。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以及速度[1]。

3.2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发事件致使出现损伤,在没有何思想准备下,患者看到身体部位流血或者不能自主活动,其心理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应敏捷有序、沉着冷静的处理伤口,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消除或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配合治疗和护理[2]。

3.3 处理原发病 对于外伤明显的患者,要立即给予止血包扎,对骨折进行适当的固定,及时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减少出血,尽量不要移动患者或者少移动患者,避免病程发生演变。此次研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包括:清创缝合、修补、血管吻合术以及骨折复位内固定等。

3.4 吸氧 经面罩、鼻导管、鼻塞等方式来输送氧气,因多发性骨折患者会有进行性失血状况出现,组织缺氧,所以,要早期给予吸氧,对组织的缺氧状况进行调节,使血氧饱和度提高,确保呼吸道顺畅。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潜在休克患者精心护理,可避免发生创伤性休克。

猜你喜欢

血量补液创伤性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