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做好会议报道
——从《伊犁日报》几则会议报道说起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伊宁市伊犁州伊犁

作为伊犁州党委机关报的《伊犁日报》,担负着上情下达,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鼓与呼的职责,会议报道自然不会少。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今时代,如何让会议报道出新出彩,如何在一般性会议报道中发现其特殊价值面,一直是党报记者面临的老问题。

那么,怎样把会议报道写得精短、明快、动人,真正树立党报的权威性,使其可信、可读、可亲、可闻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跳出会议写新闻,挖掘会议背后的重要线索

2019年3月中旬,笔者应邀参加了一个铁路部门的新闻通气会,会上给记者准备了新闻通稿,有些新闻同行拿上新闻通稿,喜不自胜,完全按照通气会提供的新闻通稿进行发布。笔者则转换视角,设想假如自己是一名旅客最想了解哪些信息,比如票价、车票购买方式、列车起止点、途经哪些站台、进站停站时间、出站后的通行条件等方面。后来,笔者在新闻通稿的基础上,又将这些信息充实到其中,将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进行了删减,采写了一篇消息《火车变成“公交车” 伊宁至霍尔果斯硬座票价仅为5元》,稿件见报后,成为当地旅客乘坐该趟列车的服务指南。

召开会议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单位、各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展开工作的基本形式。为此,跑时政新闻的记者几乎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会议,采写过多篇会议新闻。经常采、经常写,就容易模式化,受众也易疲劳。时间、地点、会议主题、谁主持会议、谁参加会议、谁作重要讲话……是我们常见的会议新闻报道程序,重大会议有约定俗成的报道程序,必须严格遵守;而一般性的会议,我们大可不墨守成规,要善于从会议中挖掘特殊价值的新闻线索,提炼出受众关注的信息,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以此提升会议新闻价值。

2016年笔者有幸到江苏南京《新华日报》学习,6月23日,笔者跟随《新华日报》城市生活部记者唐悦参加江苏省关于做好“救急难”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会议上,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先介绍了有关工作情况,之后是记者提问环节,会议一个小时左右结束。通常记者会拿着会议材料写一个简短的消息,可第二天见报的是一个1000多字的通讯——《把“救助箱”里的每一个“工具”都用起来 我省率先实现“救急难”全覆盖》,在民生版头题位置刊发,当然,稿件并不是说越长就越好,但此文读起来很厚实,记者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救急难”工作实施中可能面对的难点,增加了贴近性和新闻性。稿件中有些信息是新闻发布会上未曾传达的,是记者会前、会后下的功夫深,对会议所涉及的有关专业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学习和了解。

伊犁州直各个县市每年的经济观摩会对于记者而言,实在很枯燥,会议内容多,记者往往会觉得这也重要,那也有价值,只有吃透会议精神,才能从中选择最主要的、最受读者关心的信息来落笔。在伊宁市举办的一次观摩会上,一个数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介绍材料中显示:近3年来,伊宁市财政累计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近50亿元。而伊宁市每年的财政收入不到20亿。50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伊宁市城市建设投入的总和。这让笔者着实大吃一惊。

笔者便从会议材料中挖掘出这一有价值的信息点,但是以什么为切入点呢?刚好前不久一位朋友托笔者帮其上小学的女儿指导一篇作文,小朋友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生活的城市越长越高,越变越大。一座座公园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再也看不到了,一幢幢高楼建得就像插秧苗一样快,弄得去年去上海的爷爷今年回来就找不着家了。”孩子的表述或许略带夸张,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伊宁市容市貌变化巨大,百姓内心溢满幸福。

笔者便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伊宁市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写出了《满城美景入画来》这篇报道,并刊登在《伊犁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二、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为会议报道增光添彩

翻开报纸,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会议新闻:《自治州召开全域旅游规划评审会》(2019年8月19日《伊犁日报》要闻一版)、《州政府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暨州长办公会议》(2019年8月6日《伊犁日报》要闻一版)、《自治州召开江苏省红十字会援伊工作座谈会》(2017年6月15日《伊犁日报》要闻一版),通过阅读标题,读者一眼就看出某月某日州上又召开了什么会议,但仅此而已,想要获取更多具体的信息,必须阅读正文,可类似的会议新闻标题往往让读者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长期以来,我们的会议新闻的标题常常是千篇一律,虽然都陈述了新闻事实,但比较稳,缺乏个性,没有文采。因此,我们可以在准确表达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用创新思维来制作标题,让新闻标题亮起来,从而为整篇稿件增添光彩。

举个例子,每年4月,伊犁旅游业开始进入旺季。像往年一样,2018年4月底,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和伊犁州旅游部门,走进江苏,在南京的一家酒店内举办推介会,会议程序、会议内容与往年相似,会议的主旨和目的就是让更大范围的人们了解伊犁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了解伊犁州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正在加速,实现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具备条件让各地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由于这次会议的程序和内容与上一年相似,笔者便在会议新闻报道的标题上动脑筋。结合当时人人都喜欢晒微信朋友圈这一现象,将这次会议报道的标题拟为《伊犁旅游资源“晒”向更大“朋友圈”》。稿件见报后,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主办单位也表示非常满意。这个标题也被《伊犁日报》评报组评为当月好标题。

三、创新新闻报道形式,让会议报道跳出模式化的枷锁

以2019年3月笔者参加铁路部门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为例,笔者没有停止在将 “新疆铁路年内第五次调整列车运行图”一事报道后就交差完事,而是对首趟伊宁东至霍尔果斯公交化旅客列车进行了随车体验,采写了《首趟公交化旅客列车体验之旅》这篇体验式报道,将乘坐该趟列车的细节更全面、更细致地展现给广大读者。这种对会后的事件进展情况进行连续深入的后续报道,突破了会议报道的传统思维,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猜你喜欢

伊宁市伊犁州伊犁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
达达木图乡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记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成俊
丝绸之路与伊犁
“我爱我的祖国!”:记伊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兼宣讲团团长阿不都热西提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