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业新媒体的转型升级路径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春城报业融合

(作者单位: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刘光平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昆明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钱红兵为昆明掌上春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随着新兴传媒的加速发展和创新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潮头已经在高位上演进。如何迅速转身,掌握先机,赢得未来,是报业新媒体需要面对的新一轮竞争和挑战。作为昆明日报社的新媒体,“掌上春城”新闻客户端顺势而为,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平台建设,构架传播格局,拓展盈利模式,重构传媒生态,为报业新媒体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确立创新领先的发展理念

媒体融合没有固定标准和模板,但一定要尊重规律,头脑融合才是真正的融合,要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布局和制度建设。许多商业新闻网站和自媒体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营模式,报业新媒体也要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

起步之时,“掌上春城”就为自己定下了打造云南领先、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主流报业新媒体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强化在全省融媒体发展排头兵的定位,致力于成为本土手机门户并承担着传播主流声音的报业客户端,成为移动端矩阵核心和融合发展市场主体,打造以掌上春城品牌为核心的融媒体生态。

“掌上春城”坚持强化报业新媒体的身份认同,坚守主流、权威,坚守舆论高度,坚持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定位,平台建设和内容生产逻辑逐渐清晰。当很多人对传统媒体失去耐心的时候,我们始终强调自己是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坚持一切发展都要紧紧围绕内容生产,紧紧抓住平台活跃度这个根本,保持温度,不盲目跟风,不追求虚假的数据和成绩。果断抛弃传统的教条,舍弃与新闻客户端关联度低、消耗不必要资源的形态,坚决舍弃复杂的噱头,砍掉数据不好的栏目,不推发对平台有隐性损害的内容,花大成本培育做大独家的、有黏性的内容,不断分析数据、创新形态,实现了本土不断领先。

建设区域性平台级新媒体

报业新媒体要强化平台建设,致力于媒体融合的生态重构。为此,“掌上春城”研发后台体系,打造“掌上云”系统,构建垂直化应用环境,全面推动服务体系、融媒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全力打造以后台管理系统为核心,移动发布终端为体系,系列多媒体产品为矩阵,评价系统为抓手的新媒体产业。规划打造区域性移动端政务发布、服务平台矩阵,构建区域新闻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以融媒体发展为契机,围绕中心工作,研究相关智库建设,形成线上线下成果,实现信息通达,让党的声音向更广、更深的空间延伸。

以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为抓手,实现媒体融合统一发布平台、统一数据后台。以数据系统为重要抓手,统一后台和终端,打造全新的媒体融合生态平台。以用户系统、订阅号系统为抓手,逐渐运用智媒体思维,全面完成从内容运营到平台运营的媒体转型。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为抓手,通过技术和机制创新,重构新时代报业运营新链条,实现终端+后台、终端+产品的矩阵体系,实现内容+管理、内容+数据、内容+用户、内容+政务、内容+服务的新业态。从内容提升到产业扩张,依托融媒体中心和终端打造,实现核心业务团队多媒体生产、运维的专业化升级,实现内容+技术、内容+形态、内容+产能、内容+渠道的全面爆发,形成以核心产品为引领,以融媒后台产能为支撑的大融合格局,以专业带动产能,以核心带动融合,以技术推动运算,实现融媒体体系从量到质的跨越提升。

以“掌上春城”新闻客户端为核心,以手机网、微信以及各类第三方平台为辅助,已经成为本土内容、形态、渠道最全面,用户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主流新媒体集群,初步实现了打造“云南最强掌上生活”的目标。

构建传播服务新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数报业新媒体基本架构较全面,但也存在发布内容、发布体系和服务机制单一、形态简单、圈层不足的问题,与成熟的第三方发布平台以及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垂直类新媒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完善内容构成和提升原创质量,打造本土内容类型较完整的新媒体,实现内容型新媒体的建设。

“掌上春城”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完善和夯实基本新闻传播形态,以新闻客户端建设为核心,集图文、视频、直播和交互为一体,形成全网、全渠道传播,全媒体、全融合、全覆盖的业态。围绕中心工作,在时政深度、重点会议、城市推广、大健康体系、阶段性工作等方面精细策划,打造区域新媒体报道标杆。加大民生服务,在便民、财经、医疗、教育、就业、美食等功能上实现较大发展,培育新增长点。在多媒体业态上持续创新,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了新闻+政务。通过直播、视频、互动新闻等形式,不断优化提升新闻可视化水平。通过《问吧》等互动性积分栏目,开启交互新模式,实现了可视化、互动化、体验式内容的新突破。

在用户体系、交互体系上重点突破,在内容供给侧、内容原创、内容形态上重点发力,通过技术建立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不断提升内容生产数量,采编质量再上新台阶。在此基础上,优化栏目设置,《市长热线》成为云南首个时政视频直播、信息收集服务栏目;《春融观察》聚集本土最高层面的时政内容,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融合中最有锐度的一个阅读点;《动新闻》实现深度新闻可视化;《小掌图制》成为图说新闻最受欢迎栏目,阅读量高居数据前列;新闻H5定期推出专题,互动性、参与性强;还有《新闻早七点》《小掌说天气》《味道云南》《云南观察》等生活服务类栏目,都对用户产生了黏性。视听多媒体将新闻细分为读、听、可视,读报、听新闻和微视栏目支撑了新媒体形态,延伸了纸媒,转化了体验,丰富了阅读,充实了平台。

打造全新盈利模式

报业新媒体盈利模式的探索,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尽管有多年来的各种尝试,但还是普遍局限于传统媒体思维、人力密集型思维,停留在媒体运营思路上,支撑性项目不够,现象级活动不多,互联网特质不强。

“掌上春城”在抓好内容和平台建设的同时,一直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建立了一套围绕平台、围绕媒体核心属性的新媒体盈利模式,在平台销售、服务输出、互动产品、活动策划等方面大有斩获。在强大平台支撑下,通过搭建活动平台不断提升在业内的知名度,先后策划执行了云南报业新媒体年会、云南网络文化节、中国融媒体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得到了较好的经营收益。同时,强化互联网思维,依托融媒体生态体系建设,聚集资讯、用户等数据洼地,着力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建立技术支撑的新媒体体系,实现运营+服务、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提升了产品设计、软件输出能力,占据平台入口,打开了服务销售新大门。

报业新媒体的发展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转型才能发展,升级才能突破。当媒体融合已经走到赋能融合,当融合共赢已经变为共赢新媒体的时候,报业新媒体必须居安思危,致力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致力于融媒生态的重构,致力于内容、平台和技术层面的革新,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猜你喜欢

春城报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China marca hitos ante el cambio climático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春城之约 昆明加紧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融合》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