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形式做好旅游新闻报道浅谈
——以《井冈山报》为例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吉安井冈山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井冈山报社)

近年来,江西吉安市在持续发力做大红色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一个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龙头,结合庐陵文化、绿色生态、赣江水域等旅游资源,“红、绿、古”交相辉映的大井冈旅游圈正在红土地上形成。目前,吉安市正由单一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观光转型。

旅游行业新闻报道的服务性更强,引领性更强,专业性更强,文化性更强。旅游新闻报道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抽象化、冷冰冰的文字中跳脱出来,才能让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兼具温度,从而获得读者、赢得人心、走进群众。井冈山报作为吉安市委机关报,近年来,在把握大局、维护和突出主流媒体权威性的同时,加大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力度,在旅游新闻报道当中,创新性地运用多种报道手段,让报道从平面到立体、内容可视可听可感,成为吉安百姓文旅生活的一道“大餐”,较好地达到了吸睛、吸粉、吸金的效果,深受各界好评。

一、办好《井冈山旅游报》,坚守吉安旅游新闻报道主阵地

2012年,为了适应吉安旅游形势的全面蓬勃发展,加大旅游新闻报道的分量和深度,井冈山报编委会审时度势,将原有《旅游周刊》改版扩大为《井冈山旅游报》,随井冈山报一起赠阅发行。《井冈山旅游报》每周一期,每期对开四个整版,周一发行。从创刊至今,截至9月2日,《井冈山旅游报》已经出版了399期,成为吉安全市传递权威动态消息、解读重大旅游政策、引导市民旅游消费的主流媒体平台。

众所周知,旅游面向的是人民大众,对于旅游新闻关注最多的,也是普通人民群众。因此,旅游行业新闻报道在采编过程中务必要走群众路线,以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牢牢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旅游新闻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人民大众关注的、具有较强视觉吸引力的、符合舆论导向要求的内容,让普通人看到新闻标题就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旅游新闻的传播广度。

《井冈山旅游报》吸收了全市旅游龙头的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另外吸收了旅游资源丰富的安福县政府、青原区政府作为理事单位。依托3家主办、理事单位,报社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掌握景区、景点内的重大旅游政策和动态旅游新闻,第一时间面向全市发布。内容包含旅游时政要闻、旅游线路推介、视点论坛、美文美图、行旅向导、文明旅游大家谈、旅游资讯、旅游客源拓展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旅游配套设施升级行动、旅游政策解读等多个子栏目,向国内外读者全方位、多视角介绍“红色摇篮,山水吉安”的旅游盛况,激发读者领略吉安山水、感受庐陵文化、传承井冈精神的强烈兴趣,服务和引导游客在吉安旅游的游住行娱玩。《井冈山旅游报》推出以后,深受全国各地读者和游客好评。

另一方面,旅游新闻在语言的组织过程中,切忌采用“高大上”的华丽辞藻,而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群众易于理解的、接地气的语言,让老百姓在阅读旅游新闻的过程中产生亲切感,进而提升人民大众对于旅游新闻的好感度、认可度。除此之外,旅游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于普通人民群众的新闻喜好应当有一个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掌握最新、最热的民生信息,以老百姓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采编,让旅游新闻报道贴近民生、走进民生。《井冈山旅游报》开设的《文明旅游大家谈》《视点论坛》等栏目,不设参与门槛,不预设话题,市民各抒己见,大大调动了读者和游客参与的积极性,让报道抓心入脑。

二、新媒体助力旅游报道,引发旅游信息传播裂变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完成旅游信息传播,而且由于每个游客都是目的地的发声者,加之新媒体的开放性与旅游的分享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新媒体的技术传播手段,不仅为旅游新闻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价值转化的可能性,甚至成为了旅游新闻传播的主阵地。近年来,井冈山报社加快了媒体融合力度,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旅游新闻报道,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文直播,让报道与旅游活动同时进行。2017年9月18日,“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吉安市万安县举行,该画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江西省文联主办,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万安县人民政府承办,是国家级画展。

该画展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1个参展单位共1340件作品,并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有300幅作品入选。同时,该画展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新华网等全国24家重点新闻媒体的共同关注。

鉴于画展级别高、档次高、规模大,井冈山报社对此极为重视,派出精兵强将,融媒体中心利用报社“吉安发布”这个传播平台,开展图文直播。

在当天的活动中,记者以时间为轴,移步换景,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刊发了29篇稿件,生动形象地报道了活动盛况。读者在阅读报道的同时,可以即时参与评论,即时点赞。一天报道下来,共吸引读者浏览量6万余次,吸粉2000余人,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读者在阅读图文直播报道的同时,通过分享和评论、点赞的过程,既是报道双向互动的过程,更让读者(潜在游客)成为旅游新闻传递的共谋者、发布者和分享者,丰富了旅游营销的传播渠道、聚合了精准受众、推动了交互体验转化,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价值转化平台,成为旅游宣传传播的主阵地。

在获得实战经验的基础上,《井冈山报》大量使用图文直播的形式报道重大旅游活动,效果超出预期。2018年9月29日,第四届万安湖生态鱼烹饪大赛中,图文直播阅读量超过9万。目前,图文直播已经成为《井冈山报》报道重大旅游活动的标配形式。

720°VR技术加持,让虚拟现实技术介入旅游报道,让读者身临其境。随着时代发展,吉安市中心城区一些古街巷、老店铺、古码头不复存在,传统生活习俗渐行渐远。记忆是城市的灵魂,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往昔,却深深地留在人们记忆中。古称庐陵的吉安城,经历670多年岁月,积淀深厚的文化。感受老城记忆,见证时代变迁,寄寓绵绵乡愁,吉安老城记忆展览馆建成开放。为了报道这一旅游盛事,“弘扬庐陵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存留城市记忆、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井冈山报融媒体利用720°VR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让读者(游客)身临其境,感受老城记忆。一件件曾经的往事,一样样废弃的用具用品,一份份过期的票证,一张张褪色的照片……读者在报道中拾起往昔的记忆,追忆过往的岁月,感受时过境迁城市面貌巨变,在传承文明中珍惜历史、爱护城市、共创未来,报道推出以后,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AR技术,让旅游新闻报道当中的图片动起来,使旅游报道从平面走向立体。

英国作家J.K.罗琳在她创作的小说《哈利·波特》中,描述了一份图片会动的报纸。虽然小说写的是魔法世界,但在现实中,井冈山报融媒体实现了这一场景。通过运用AR技术,给读者(游客)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和阅读拓展。

在2019年4月3日《井冈山报》B3版头条《吉水金滩:古村落保护新图景》中,一张配图为仁和店古村的图片,通过手机QQ扫一扫后,就能收获到不一样的视听效果:在舒缓的音乐中,随着一帧帧镜头的变幻,观者仿若乘着春风来到吉水县金滩镇的云端,欣赏传统古村落的全貌。

AR技术,是增强现实技术的简称。它是指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现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井冈山报》勇于自我革新,通过运用AR技术,不断拓展着纸媒旅游报道的深度与广度,真正让纸媒活起来,让纸媒与多媒体平台融合起来。

猜你喜欢

吉安井冈山新闻报道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江西高速公路吉安管理中心养护管理系统
妈妈,我回来了
井冈山上唱井冈
爱管闲事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