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味里的“乡愁”
——乡村传统年俗文化浅见

2019-01-28田潇迪

浙江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年俗乡愁传统

□田潇迪

今年春节,因为有了宝宝的加入变得更加特殊而有意义,对于“年”的关注点较往年也有所不同。除夕前,收拾宝宝回乡过年衣物,记起小时候过年除夕夜祭祖前都要打水洗脚换新鞋,于是兴致勃勃地问今年宝宝是不是也要。没想到妈妈漫不经心地答了句“随你”,倒让我有点不知所措。细细想来,洗脚换新鞋的年俗印象就停留在了孩提时期,现在很难再听到看到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记忆、是归期、是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直接的承载方式就是年俗。记忆里,扫尘、沐浴、理发、祭祖、守岁、贴年画、赶年集、放爆竹、收红包、舞龙灯、串亲戚,农村年俗多,年味也是最浓的。我们这一代人,一些春节特有的烙印,也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如今,年的情结还在,但年味儿似乎淡了。趁着回夫妻两地老家(萧山、余杭)过年的机会,对乡村传统年俗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两地传统年俗文化现状

核心年俗深入人心。两地吃年夜饭、包压岁钱、拜年这些符合春节团圆、喜庆主题的年俗历久弥新,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化。年夜饭菜色越来越讲究,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有取代传统现金红包的趋势。

传统年俗日渐淡化。特别是集体年俗,两地都有的村集体舞龙队,或已经实质解散,尚能表演的也就是年长的村民。通过对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所熟知的传统年俗文化询问发现,三代人对乡村年俗文化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在不断下降,同时对继续传承大都持悲观态度。

乡村传统年俗文化淡化原因

乡村城镇化不断加快。按照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安排,萧山、余杭两区近5年征地拆迁力度不断加大。以余杭区2017年度为例,全区住宅征迁11804户、非住宅征迁635户,完成多高层公寓安置8250户。征地拆迁后,原本生活跟土地紧密结合的“乡土社会”逐渐趋同于“城市社会”。一方面,原先家家户户比邻而居的庭院式格局逐渐被小区高楼单元房式空间格局所取代,一家一户自成一体,“人气”弱了,“人情”远了,年俗也就淡了;另一方面,部分传统年俗特定的基础条件不再具备,如舞龙舞狮跳花灯这种集体式年俗,由于原先的村集体被打散了,场地被征用了,想要继续传承变得困难了。

新兴文化的冲击。新兴文化的出现减弱了人们对传统年俗的认同,附带造成了年俗文化的式微。看春晚不如看抖音,放鞭炮不如打游戏,好像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普遍趋势。猪年春节,最火的莫过于贺岁片热映,春节七天假期电影总票房58.3亿元,观影人数高达1.3亿次。而陪伴我们36周年的央视春晚收视率又创了新低。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过去春播秋收、夏长冬藏的农耕式生产生活方式被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取代。人们的观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一切从简”成了新追求,春节旅行、逛综合体、窝电影院成了新时尚。特别是对于村民后辈而言,对传统年俗的了解、认知、关注越来越少,传统年俗活动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危机。

传承乡村优秀传统年俗文化的必要性

践行“八八战略”的需要。“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乡村优秀传统年俗文化作为基层文化的代表,是建设文化大省不可或缺的肌体细胞,见微知著,涓涓溪流最终汇成浙江文化大河。传承乡村优秀传统年俗文化,是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表现诉求,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保护文化本身的需要。2006年,春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诚如作家冯骥才对年文化所言“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年俗文化,不能因时代发展而褪色、消亡,反而应当因其绵延久远而成为其独具的文化魅力。有些年俗活动本身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余杭滚灯、大陆花灯、鸬鸟鳌鱼灯、五常拳灯、亭趾高跷等,亟需保护和传承。

巩固春节精神内核的需要。农耕时代人们庆贺丰年,是期盼春播秋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吉祥,表达应时而作、张弛有节的岁时节律、生活规律和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追求。虽然现代人脱离了农耕时序,春节更多地已不再是对祖先以及上天赐予的感谢,而是休息休闲时间。但团圆、祝福、祥和、感恩、憧憬的春节精神,在岁月打磨下已经凝结为年的厚重内核。传承乡村优秀年俗文化,凸显专属于春节的“仪式感”,创造独一无二的春节“集体记忆”,一定程度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年的情怀,有利于春节精神内核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

传承乡村优秀传统年俗文化建议

注重挖掘与抢救年俗文化资源。重新梳理春节原生态意义上的核心元素,净化文化土壤,弘扬年俗文化里的正能量;系统研究收集乡村优秀年俗文化、摒弃不适宜生存的年俗文化;抓好优秀年俗文化的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对濒临消亡的优秀年俗文化,改变老一辈口口相传、以身试教的方式,优先以文字、图片、影音等现代化记录、复制手段将其物质形态化。

注重保护与培养年俗文化传人。年俗文化是依附于个体、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活态”文化。一方面要积极践行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指示精神,加强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保护,让村民守住根脉、留住乡愁。另一方面应当重视青年人才梯队培养,做好“引导”“选拔”“培养”“表彰”等文章,为优秀年俗文化传承注入新血液。

注重创新与发展传统年俗文化。一方面要融入现代元素让老树开新花。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年俗文化”行动计划,巧用新科技、新媒介丰富传统年俗表现载体。另一方面要利用传统舞台唱新戏。用好用足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办一场“村晚”,把十里八乡的年俗文化搬上农村人自己的舞台;办一次特色年俗文化节,通过旅游与观光催生年俗文化再发展等。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传统年俗文化精髓接受度,增强传统年俗文化魅力。

注重传播与展示年俗文化活动。优秀年俗文化是地方的“金名片”,是地方文化不可复制的“DNA”,要在传播、展示上下苦工。如将年俗文化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财政引导,定期组织开展年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将与年节相关的风物、传说、故事、符号、历史渊源、审美价值、思想内涵等知识纳入优秀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抓好优秀传统年文化教育普及;综合运用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载体,做好全方位宣传等。多措并举发挥年俗文化活动“二维码”功能,促进年俗文化保护的社会共识与民众自觉。

猜你喜欢

年俗乡愁传统
苏南年俗亦动人
永远的乡愁
乡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九月的乡愁
依托年俗学数学 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包头传统年俗与现代年俗对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