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19-01-26禹慧

速读·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禹慧

摘 要:阅读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学习认知具有不同层次,思维亦有不同层次。根据阅读能力的层次训练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注重的。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思维形成一个思维整体,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层次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强化阅读效果呢?下面我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后进生读,激发学习情绪,帮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三年级下册第3课《庐山的云雾》一文,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的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句,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间万变的美。范读意境优美的句子“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带着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系在上腰间的一条条玉带。”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庐山云雾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更好的朗读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二、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初读

体验性阅读是指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第一时间。学生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会用内心体会作家的心,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失败、自己的酸甜苦辣体味作家、课文人物的世界,产生初始阅读体验,产生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知。这个体验、感知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在初读课文中产生的体验和教师的不一致,或者教师不了解,则很难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层次――感悟课文。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是学生和课文进行心灵对话的结果,只有重视这个初读的体验,才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和谐、生动、有活力、有创造性。

体验性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师要了解的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第一感受,最有效的方法是预习和交流。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对课文进行预习,即初学课文自由读。预习的要求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工具书读通课文;第二,写出自己读了课文之后获得的感受(长短不限);第三,提出自己的疑问;第四,写出对作者、编者和文章的建议。对这四个方面的预习,除了读通课文这一内容作一定的程度要求外,其他内容全部强调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第一感受,不作任何程度的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写在作业本上,也提倡学生在课本相应的地方作批注。

三、让学生进行品读赏析

1.侧重词句的品味感悟训练。在学生初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品味句子,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的方法:根据课文描写结合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感悟语句,把心放进文章中读,感受文本内涵。接着交流阅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學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并深化阅读的方法指导。

2.侧重读与写,读与思的结合,读活文本。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他们这一优势,有效地用于导读,那么学生的感情朗读就可以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儿童展开合理想象,则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十分有益。

3.侧重教材的补充,读出内涵。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虽然学生会用自己的智慧做精彩补充,但起点较低,阅读量相对不足,知识面比较窄。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适时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教材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让学生写下读后感

1.重视积累内化训练。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内化不同于机械的积累,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一是诵读,诵读于口,领悟于心。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甚至默写自己最喜欢的语句,释放情感。在诵读中明意,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吸收。二是在学文的各个环节,把积累与读中领悟、读中品味、读中运用结合起来,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侧重迁移运用训练。精心选择听与说、读与写的结合点,抒发情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法、修辞手段等迁移运用于新语境中,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然,迁移运用不仅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时在精读阶段就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运用训练,使理解与运用互相促进,只是在巩固阶段,对迁移运用有所侧重而已。

五、小结

总之,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只有循序渐进,搭好台阶,架好梯子,善于引导,做到读有层次,读有指向,才能化有形为无形,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好习惯,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勤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最佳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沈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科学导报,2014,(14):10-10.

[2]袁晶亚.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徜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10):7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