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2019-01-25万林战

社会科学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花费旅游农村

韩 永,张 迪,万林战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以田园风光、乡土民情、农业生产等乡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游客,目标人群主要为城市人口。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鼓励低碳经济的推广和使用,降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和碳排放。低碳经济是指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三低”发展模式,我们要充分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的应用范围。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低碳旅游对乡村振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于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可以吸纳大量农村人口到景区就业,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广大农民收入。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能够加快我国乡村振兴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二)低碳旅游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护

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1.乡村旅游对环境影响极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的产生,不利于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2.乡村旅游的过度开发,大量可耕地被占用,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除了引起能源短缺外,也会对农村环境造成一定影响。3.乡村旅游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加剧我国水资源的短缺状况[2]。4.乡村旅游的不合理开发,会造成乡村许多原生态遭到破坏,打破自然界的生物平衡,使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面临极大的考验[3]。

(三)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但实际运营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二氧化碳排放较多、环境污染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等,用低碳经济思维发展旅游业,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乡村旅游主要依靠田园风光吸引顾客,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到农村旅游的意愿就会降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思维,坚持用“三低”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争取保护好农村环境,使我国广大乡村越来越美[4]。

二、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

2000年以后,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2000年城镇化率为36.22%,2017年达到58.52%[5]。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乡村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农村田园风光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工作之余选择拥抱自然、体验农村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图1是我国城镇化率趋势图(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图1

2000年以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较快,国内游客数量和国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2011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率分别为:26.67%、25.58%,增长速度很快。2004年、2011年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36.85%、53.46%。表1是2000年至2017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及增长率、国内旅游总花费及增长率汇总表:

表1

图2是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及增长率、国内旅游总花费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除2003年非典疫情对国内旅游影响巨大之外,其余年份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图2

(二)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增长较快

我国城镇居民在国内游客数量、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旅游人均花费等方面均超过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对旅游业的贡献大于农村。2000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分别为3.29亿人次、36.76亿人次,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5.85%、15.05%;2000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分别为2235.3亿元、37673亿元,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7.86%、16.85%;2000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678.6元、914.5元,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38%、4.18%。表2是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相关数据统计:

表2

图3是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率、国内旅游总花费增长率、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增长率变化趋势图,2000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率15.98%,国内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率19.485%,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年均增长率3.05%。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增长速度较慢,提高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是今后乡村旅游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较慢

我国农村居民在国内游客数量、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旅游人均花费等方面增长速度较慢,农村居民对旅游业的贡献不如城镇居民[6]。2000年、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分别为4.15亿人次、13.24亿人次,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6%、6.77%;2000年、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分别为940.3亿元、7987.7亿元,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23%、11.75%;2000年、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226.6元、603.3元,其对应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18%、4.67%。表3是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相关数据统计:

表3

图4是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率、国内旅游总花费增长率、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增长率变化趋势图,2000年至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率6.72%,国内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率12.44%,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年均增长率5.76%。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导致农村人口下降很快,农村居民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

图4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府监管缺失等诸多原因,造成我国乡村旅游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由于科学论证的力度不够,规划缺乏长远眼光,开发过程中,原始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过分商业化,丧失了乡村旅游的初衷,景区内设施建设过程中,不注意对原有生态的保护。饭店餐馆的建设炸山毁林,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很多自然资源遭到人为破坏[7]。2014年至2017年,我国水质状况改善不明显,表4是近四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表4

(二)乡村旅游运营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旅游在运营过程中,低碳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超标。一次性餐具大量使用,食材没有选用绿色产品,对景区环境造成不小的压力。乡村旅游景点的很多土特产、农产品包装豪华,包装材料严重浪费,与低碳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8]。乡村旅游中没有大力推广步行、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而是采用汽车追求经济效益,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对低碳经济的践行力度不够。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环境改善不明显,表5是近三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统计:

表5

(三)顾客的环保意识不强

很多顾客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过程中,垃圾随处可见,每天景区需要派大量人员清理顾客留下的垃圾袋、饮料瓶、食物残渣等,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9]。在旅游的交通和食宿方面,不能自觉贯彻环保理念,不愿选择绿色生态的出行方式,食宿中追求安逸享受。节能减排的意识不强,导致行为不符合环保要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空气污染问题很严重,表6统计了近三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表6

(四)政府监管不力

除了企业、顾客的原因之外,政府监管的缺失也是乡村旅游低碳经济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低碳经济的认知不足,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破坏力度较大,缺乏有效的监管。政府主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从前期规划设计、开发施工、乡村旅游的运营等各个阶段,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乡村旅游市场处于散乱状态[10]。对于低碳经济做得较好的乡村旅游项目,没有激励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乡村旅游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不高。道路交通噪音始终困扰着旅游业的发展,表7是我国2014年至2017年道路交通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及各级城市数量所占比例统计:

表7

(五)管理不到位

乡村旅游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1.各种政策措施严重缺失,比如鼓励乡村旅游税收政策、信贷扶持政策、发展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基本没有,乡村旅游政策的滞后影响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2.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在设计上没有下大力气,很多同质化的农产品采摘项目大量开发,造成乡村旅游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没有真正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突出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的个性化没有凸显。3.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匮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低碳意识、绿色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11]。整个管理过程简单,没能真正在管理中贯彻低碳经济意识。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主导

我国旅游业虽然也引入社会资金的参与,但主要经营模式仍然是政府主导,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撑:1.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从旅游规划审批、排污许可、环境评估等方面加强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行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要紧紧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对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2.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围绕低碳经济制定措施,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评选一批节能减排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表彰和奖励[12]。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作为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乡村旅游实行脱碳补贴、差别电价等鼓励措施,降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政府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进行严格考核。3.国家要建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乡村旅游的科技研发力度,逐步摆脱乡村旅游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充分利用阳光、风等能源进行发电,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国家能源的使用[13]。电器、供热、供暖、用电、用水等方面积极利用新能源,使低碳经济深入人心,在日常行为中践行低碳经济的良好习惯。4.对于从事低碳乡村旅游的项目,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倾斜,加大对发展低碳乡村旅游项目的贷款扶持力度。5.国外很多国家在乡村旅游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要充分的借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以便快速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低碳发展目标[14]。6.在道路交通、水电水利、卫生、通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保障乡村旅游低碳经济计划的顺利实施。7.政府要合理规划,依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合理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采用绿色标语引领顾客的消费,用生态标志提高顾客的低碳环保意识。让旅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低碳环保的感染和熏陶,自觉增强环保意识[15]。我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共203个,各个省份示范点个数如表8:

表8

(二)企业自律

政府监管固然重要,但乡村旅游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还是从事乡村旅游企业的自觉行为。在乡村旅游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严格遵守国家的要求,规范企业自身的行为。1.传统的乡村旅游中,住宿餐饮娱乐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企业自身要转变餐饮娱乐经营方式。景区的饭店建设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用低碳的标准进行建设[16]。酒店的装修采用低碳环保材料,选择节能型空调、灯具、电器,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2.乡村旅游交通尽量使用电瓶车替代汽油车,乡村旅游要增加共享单车,鼓励人们低碳出游。实现景区所有的交通工具碳排放最低,在景区各个地方悬挂低碳宣传标语,增强人们低碳环保的理念。3.着重打造乡村田园风光、返璞归真旅游、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等节能环保旅游项目的开发。引导人们参加现场采摘、手工制作等旅游项目,重点开发涉农旅游资源,让人们体验恬静的乡村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放松身心,保护农村的环境,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以长征文化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基地[17]。息烽县小寨坝镇、息烽集中营、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红色旅游景点70余处,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客数量和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贵州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精品示范点带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龙坑八里、枫香花茂、三岔杨舟湾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生态、绿色、休闲等理念贯彻始终,成为贵州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示范。

(三)游客参与

乡村旅游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游客的参与,游客在衣、食、住、行、购、游、娱各个方面的低碳经济思想直接决定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提高游客的低碳经济思维,让游客认识到徒步旅行对身心的好处,让他们自觉加入徒步旅游的行列。徜徉在乡村的道路上,感受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夜宿温馨舒适的农家乐酒店。让游客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身体得到锻炼。2.乡村旅游要时刻宣传低碳经济,用步行、共享自行车实现低碳出行,使用节能减排的电器实现低碳住宿,多吃绿色食品实现低碳饮食[18]。时时处处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乡村旅游的低碳经济目标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经济之路才能越走越远。3.顾客在旅游购物的时候,要自觉抵制奢侈包装的纪念品,尽量购买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积极参加民俗活动,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农牧渔业的生产加工体验、植树种花等低碳环保的行动。

昆山市大唐生态园是千灯镇在2005年建设的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在整个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农业观光、绿色产品生产、休闲娱乐等综合生态农业示范区[19]。整个园区分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现代渔业高效养殖体验区、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三大主题功能区,漫步整个园区,绿色标志、生态农业等各种环保标语异常醒目,时刻提醒游客把低碳环保作为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共同维护园区的美好环境。昆山市大唐生态园投资3亿元,占地17100余亩,园区建成之后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四)社会宣传

乡村旅游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人参与低碳生活,我国的节能减排、环境污染问题才能根本扭转。公众环保意识是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广大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低,环保意识不强,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低碳生活人人参与,在农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尽量减少经济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河北保定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该园在运营过程中把低碳思维放在首位,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了当地休闲娱乐的首选[20]。

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但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1]。我们在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旅游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发展目标,使我国广大农村的环境更绿,生态保护更好,对城市人口的吸引力更强。我们要不断转变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在乡村旅游的食、住、行、娱、购等各个环节大力贯彻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花费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春开拍小礼物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旅游
2014年世界杯会花费多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