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9-01-25张晓飐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脂蛋白阿托类药物

张晓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主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是较全面的调脂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增加血清胆固醇的清除,常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1-2]。临床发现,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3]。本研究以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三种不同剂量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均未超过24小时。排除合并糖尿病者,以往接受过6个月以上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依据使用药物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0.28f8.36)岁;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0.59f8.14)岁;C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0.25f8.33)岁。三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三组入院后均应用尿激酶溶栓实施非介入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05)300 mg,po以及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规格:10 mg*7)40 mg,po,完成溶栓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po。之后分别给予三组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20 mg,B组40 mg,C组80 mg,均每天早餐后口服,qd。三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后2,3,4,5,6,7 d、1个月分别测定三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三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CRP水平

三组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7 d,A、B、C三组同期组间比较,B、C两组显著低于A组,C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三组组间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K-MB、LDL水平

治疗前三组CK-MB、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三组CK-MB、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三组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LDL水平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RP水平变化比较

表2 两组CK-MB、LDL水平变化比较

3 讨论

炎性反应会增加梗死面积,提高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等的风险[4-5]。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机体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综合征、猝死、心室肌功能紊乱等的出现存在紧密联系[6]。他汀类药物能够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性变化,发挥良好抗凝、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7 d,A、B、C三组同期组间比较,B、C两组显著低于A组,C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的增加,患者体内CRP水平逐渐下降,证实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7]。

临床一般将LDL水平视作判断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性的重要指标,LDL水平升高,表明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高[8]。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抑制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浆脂蛋白水平,并通过增加肝脏细胞表面的LDL受体数以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三组CK-MB、L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C两组LDL水平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DL水平,降低再次复发的风险。相关有研究显示,LDL水平并非越低越好[9]。今后需开展深入研究,明确将LDL作为判断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指标的确切范围。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高剂量(80 mg/d)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更优,可明显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脂蛋白阿托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