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抗感染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1-25柳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适应症不合理口服

柳旎

(南阳市中心医院儿二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M)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较红霉素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目前已成为儿科抗感染治疗中的常见药物[1]。现阶段,AZM的剂型主要分为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国外学者已对不同制剂AZM引起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49例应用AZM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AZM不同用药途径在儿科抗感染治疗中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初步筛选2013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使用AZM的住院或门诊患儿共549例;发生ADR病例133例。剔除临床资料不全者,最后纳入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研究患儿共200例,设未发生ADR患儿108例为对照组,发生ADR患儿92例为ADR组。

1.2 统计指标

①患儿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病程、体温等。②用药情况:包括剂量、药物滴速、药物浓度、用药频率、是否联合用药等。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AZM不同给药途径ADR发生率;②进行影响AZM引发ADR的单因素分析;③Logistic回归分析产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AZM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比较

189例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患儿发生ADR 18例,发生率为9.52%;360例通过静脉给药的患儿发生ADR 74例,发生率为20.56%。通过口服途径给药ADR发生率显著低于静脉途径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2,P=0.000)

2.2 影响AZM引发ADR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体质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给药浓度是否合理、是否为联合用药、用药频率是否合理、治疗疗程、是否有过敏史、适应症选择是否合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产生AD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ADR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年龄、体质量、AST、用药剂量是否合理(1:不合理;0:合理)、给药浓度是否合理(1:不合理;0:合理)、是否为联合用药(1:联合用药;0:非联合用药)、用药频率是否合理(1:不合理;0:合理)、治疗疗程、是否有过敏史(1:有;0:无)、适应症选择是否合理(1:不合理;0:合理)作为自变量,纳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R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浓度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频率不合理及适应症选择不合理(P<0.05)。见表2。

表1 影响AZM ADR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影响AZM ADR产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AZM是红霉素结构经过修饰得到的1种15环含氮大环内酯类抗菌药[4]。其可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50 s亚基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抗菌效果[5]。目前AZM已经成为儿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线用药[6]。尽管AZM治疗效果确切,但使用中仍有不良反应发生。据报道,AZM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心率紊乱等[7-8]。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AZM引起的ADR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应用AZM患儿的临床资料,寻找AZM相关ADR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显著低于静脉途径给药,与赵雁雄等[9]的研究报道一致。分析原因: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受药物溶液性质、药物浓度、给药速度等众多因素影响,而口服给药途径,药物需先经过“首关消除”,血药浓度为逐渐上升,相对较安全[10]。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如情况允许,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本研究发现,患儿年龄、体质量、AST指标、治疗疗程及是否有过敏史是AZM发生ADR的相关因素,但并不构成独立危险因素。剂量是否合理、浓度是否合理、是否联合用药、用药频率是否合理及适应症选择是否合理是AZM发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林郁等[11]研究指出,目前临床儿童应用AZM不合理、超剂量、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较慢,使药物在体内的时间延长,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不合理的用药剂量和不合理的用药浓度,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更大[12]。当AZM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物化反应,药物成分也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新的物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3]。不合理的用药频率增加了体内药物浓度及产生ADR的风险[14]。提示在临床应用AZM时,应严格把握适应症,严格按照AZM说明书选择剂量和浓度,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降低AZM相关ADR的发生。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口服给药ADR发生率相对更低;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浓度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频率不合理及适应症选择不合理是使用AZM发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AZM时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并且严格把握用药适应症,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控制给药剂量、浓度、频率,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降低AZM相关ADR的发生。

猜你喜欢

适应症不合理口服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差评不合理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