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减轻剖宫产术中安列克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019-01-21高国峰王海涛孙舒辉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列克恶心咪定

高国峰,王海涛,孙舒辉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剖宫产手术数量越来越多,强效收缩子宫的药物安列克(又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广泛使用降低了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术中出现恶心、呕吐、胸腹痛等不良反应,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安全舒适无痛的理念已成为医疗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践行舒适无痛的医疗理念,笔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不仅降低了药物安列克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舒适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ASA分级Ⅰ~Ⅱ级、常规行剖宫产手术,且术中应用安列克的孕产妇共计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90例,年龄30~40岁,身高、体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局麻药过敏史及凝血功能障碍,无高血压、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进针部位皮肤无感染与破损。所有孕妇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且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消化系统疾。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迈瑞T5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心电图、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输液通道,常规鼻导管吸氧。选择L3~4椎间隙行硬腰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注入0.9%生理盐水1.2 ml+0.75%丁哌卡因 1.3 ml,共 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两组患者麻醉成功后均常规静脉注射甲氧明2 mg,直至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胎儿娩出后即刻(产妇宫体肌肉注射安列克前):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随即改为0.5 μg/kg·h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缝皮时停止给药;B组以相同的方法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胎儿娩出后均常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预防治疗。

1.3 监测项目 记录入室后(T1)、术中应用安列克前(T2)、术中应用安列克 5 min 后(T3)、术中应用安列克 10 min 后(T4)、手术结束时(T5)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恶心呕吐分级标准:0级,无胃部不适及恶心;1级,轻微胃部不适,略有恶心感,但无呕吐;2级,明显恶心感,胃部不适,无呕吐;3级,恶心伴有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A组患者组内其他时间点MAP与T1分别比较,稳定无明显波动 (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 与 B 组比较,B 组较 A 组 T3、T4、T5时间点MAP明显升高,且在T3、T4时间点HR明显增快(P<0.05)有统计学意义,虽然B组较A组T3时间点SPO2有所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经实际观察无临床意义;B 组内 T3、T4、T5较 T1时间点 MAP明显升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T3较 T1时间点HR明显增快(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与B组比较,A组患者0级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增多,2级、3级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减少,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PO2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PO2的变化(±s)

注:与 B 组对比,*P<0.05,与 T1对比,#P<0.05。

项目 T1 T2 T3 T4 T5 MAP(mmHg)A 组 78.9±3.1 81.3±2.8 82.1±3.1 79.5±3.3 80.3±3.1 B 组 79.2±2.7 81.2±3.2 102.3±8.8*# 96.7±6.6*# 86.3±5.1*#HR(次/min)A 组 78.1±7.1 73.1±6.6 72.2±5.7 72.8±6.6 74.9±7.1 B 组 77.9±7.8 73.6±7.0 96.2±9.1*# 81.3±6.5* 76.1±6.0 SPO2(%)A 组 97.9±1.1 99.4±0.7 99.0±0.8 99.1±0.8 99.2±0.8 B 组 97.9±0.7 99.3±0.7 97.9±0.9* 99.1±0.7 99.2±0.9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高危、瘢痕子宫的产妇越来越多,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安列克(又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出血有效率达到94.9%~99%,降低了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证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安列克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F2a,是目前临床预防或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最有效的药物,它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a的(15S)-15甲基衍生物氨丁三醇盐溶液,有类似前列腺素成分的作用,对胃液的分泌,胃酸的调节产生抑制作用,在收缩子宫平滑肌的同时也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大量使用还致血管平滑肌收缩而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头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1],大大降低了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增加了不愉快感,严重时延长患者手术进程,因此为了减轻安列克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增加舒适度,在产妇宫体肌肉注射安列克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有较强的镇静、镇痛、抗焦虑、抑制交感活性等药理作用,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临床常用右美托咪定作为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辅助药物,对于增强麻醉效果,预防和缓解麻醉不良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及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α2肾上腺能受体,使交感活性下降从而间接促进子宫收缩[2,3],所以在产科麻醉和镇痛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Neumann等[4]研究也证实右美托咪定虽然存在胎盘转运,但并未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该文作者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减轻安列克所致不良反,通过对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表现的对比观察发现A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MAP、HR、SPO2均无明显波动(P>0.05)无统计学意义,B 组较 A 组患者 T3、T4、T5时间点 MAP明显升高,且在 T3、T4时间点 HR明显增快(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A 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即刻应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预治疗,由于其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肾上腺素的释放而起抗交感作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3],从而稳定血流动力学,维持血压和心率平稳,而B组在应用安列克后由于其不良反应及手术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作用抵消了安列克的不良反应,不仅使A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平稳、无剧烈波动,而且舒适无痛。

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由于孕期消化系统的生理改变,严重影响了胃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多数行择期手术的产妇即使术前常规禁食,也应按饱胃处理,安列克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因此增加了发生误吸的概率。有研究证实,因呕吐中枢处于延髓外侧部的网状结构,能够收到从内脏和胃肠道传出的神经冲动,并对恶心、呕吐行为进行支配;而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对延髓交感信号的外向传导产生一定的阻断作用,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加上其中枢性镇痛及独特的可唤醒镇静,不影响呼吸,能够减少呼吸道的应激反应,从而使支气管得到舒张,并改善安列克导致的短暂支气管痉挛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及胸闷,更增加了其应用的安全性。经临床验证A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较 B 组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胎儿娩出后,在产妇宫体肌肉注射安列克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安列克引起的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提高产妇术中舒适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产妇术中生命安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列克恶心咪定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向往北方的森林
题出的太恶心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