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囊角化病1例

2019-01-21吉彬

关键词:鳞屑角化丘疹

吉彬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4岁,主因双乳下丘疹伴痒4年余,播散至头皮、腋下及腹股沟2个月,于2015年8月26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述,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乳下出现米粒大小散在丘疹,质硬略痒,未予诊治,后皮疹渐扩展到右侧腋下及前胸,浅褐色,轻微瘙痒。皮疹夏重冬轻,出汗及受热后易加重,皮疹不能完全自行消退。2个月前皮疹发展至头皮、颈部、双腋下及腹股发沟处,密集分布的针尖至绿豆大小丘疹,紫红色至褐色,上附淡黄色油腻鳞屑,部分皮疹有渗出,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给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有暂效,停药后病情反复,遂就诊于我院门诊。家族中无类似发病者。

体格检查:患者女,64岁,一般情况良好,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乳下、头皮、颈部、双腋下及腹股沟可见针尖至绿豆大小毛囊性丘疹,紫红色至褐色,质地坚硬,上附淡黄色油腻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与毛囊口相一致的漏斗样凹陷,头皮、前胸部分皮疹融合成疣状斑块,见图1、2。口腔、外阴、肛周、掌趾及指趾甲均未见皮损。

图1 双乳下粟粒至绿豆大小毛囊性丘疹,紫红色至红褐色,质地坚硬,上附油腻性鳞屑,部分丘疹融合成疣状斑块。

图2 左腋下散在针尖至米粒大小毛囊性丘疹,部分丘疹顶端可见漏斗样小凹。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免疫全项未见异常。左侧乳房下皮疹行组织病理活检: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细胞松解形成裂隙,可见角化不良细胞“谷粒”和“圆体”,真皮乳头部基底细胞形成“绒毛”,真皮层慢性炎症性浸润,见图3、4。诊断:毛囊角化病。

图3 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可见裂隙。(HE染色×40)

图4 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形成裂隙,可见圆体和谷粒,真皮乳头部基层细胞形成“绒毛”,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HE染色×400)

治疗:口服阿维A 30 mg/d,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联合维A酸乳膏,用于皮疹处后局部封包治疗,用药1个月后乳房下、腋下、腹股沟处皮疹基本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颈部及头皮皮损较前明显变平。目前阿维A减量至20 mg/d,外用药物继续使用,后期随访观察。

2 讨论

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为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又称Darier病。人群患病率约为数万分之一,多于20岁前发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头皮、前额、耳后、鼻唇沟、前胸、腋下等部位出现细小、坚实的丘疹,正常肤色、浅褐色或红褐色,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拨开痂皮可见丘疹顶端漏斗形小凹,部分丘疹可渐融合成疣状斑块。间擦部位皮疹增殖性损害尤为明显,并伴有渗出及恶臭。掌跖、口腔黏膜及指趾甲可受累及。本病还可累及肛门直肠、食管、喉黏膜,患者易合并Kaposi水痘样疹,日晒、受热、出汗可加重病情。目前研究发现,毛囊角化病由位于12q 23-24的ATP2A2基因突变所致[1-2]。在毛囊角化病患者中,SERCA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钙离子在跨膜转运过程中出现障碍,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成熟、连接,产生角化不良及细胞间裂隙,临床上出现角化性丘疹、痂屑等症状[3]。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ATP2A2基因突变约150余种,这些突变位点分散在整个ATP2A2基因中,尚未发现所谓的突变热区[4-5]。本病棘层松解是桥粒和张力微丝断裂的结果,圆体是大而致密的透明角蛋白团块、大量的膜被颗粒和张力丝团块[6]。

本病诊断应根据家族史、褐色油腻性结痂性丘疹、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结合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综合考虑。本病具有冬轻夏重,日晒后加重的特点,故应避免日光暴晒,保持凉爽干燥,目前多采用口服维A酸类药物治疗,局部用药主要以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维A酸乳膏,也可外用水杨酸软膏、尿素霜、维生素E软膏等角质剥脱剂和滋润软化制剂,对具有水疱、大疱性损害的患者,可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间擦部位糜烂感染患者,应及时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

猜你喜欢

鳞屑角化丘疹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