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人文教育*
——地方高校《大学语文》重构设想

2019-01-20庄兰兰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人工智能

庄兰兰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面向普通高校低段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定位一直混淆不清,以至于把一种培养整全人性的教育变成“大杂烩”。首要原因是语文本体内涵的多维度。一般而言,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文学)性这三种功能属性。何者为第一属性决定了课程的基本功能和总体方向。这几种属性的不同组合、不同侧重将产生参差不一的功能定位。大致说来,大学语文有如下几种功能定位: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的语言功能;以培养整全人性为主的人文功能;以提升文艺审美能力为主的文学功能。《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必须基于大学自身精确的定位之下。地方高校是立足于地方的应用型、教学型大学。普通人的教育是地方高校的立身之本。地方高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学子们六年中学紧密围绕高考。到了地方高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又一统天下。地方高校以人为宗旨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地方高校师资有限,研究性大学具有的以培育整全的人为宗旨的丰富多彩的系统性通识教育,在地方高校难以一见。由此观之,地方高校《大学语文》应把人文功能调整为第一属性。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旨在构建有效、有范的人文教育,以为现代普通青年提供有趣、有料、有用的常识为基本任务。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正经历巨大变化,人的问题重新成为世界性主题。人文教育如何应对现代科技高歌猛进形成的时代震荡是摆在人文工作者日程表上的课题。《大学语文》只有深入观察时代语境,才能建构面向未来的人文教育。

一、智能时代新语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获得了爆炸式发展。信息传播没有时空界限,沟通交流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流一直在线,以开放、共享、方便、快捷为特点。“‘媒介即是信息’,……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1]互联网改变人类信息载体,重构社会沟通渠道,重新界定人类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互联网不仅改变外部社会环境,也在塑造人类。“互联网把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连接起来,我们人类也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全球有机体。”[2]

互联网诞生20年后,它的迅猛发展和普遍接入,使得大量数据的获取、分析变得越来越便捷。“如果我们把资本和机械动能作为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近代化的推动力,那么数据将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3]35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算法等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成了继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改变世界的强大工具。维基百科“人工智能”词条认为:“人工智能(AI)是由机器显示的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的研究与设计’的学问,而‘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做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①详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人工智能.2016年5月,人工智能阿法尔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有学者认为:“这件事不仅是人类在机器智能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而且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时代的开始。”[3]前言和工业时代全程由人控制的“被动”机器不同,“智能”机器可以自动凭借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推演规则,缜密决策。“智能”机器学习路径、学习结果不受编程员限制,人类瞬间失去了“造物者”的自信。

人工智能的演进趋势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机器越来越像高效的扁平的人。“一个‘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人和人的产品之界限正在消逝,就像人文主义初兴时,神和神的造物之界限消逝那样。”[4]人工智能这一革命性的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自我的迷失。海德格尔曾说:“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关于人有这么多的并且如此杂乱的知识……也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对于‘人是什么’知道得更少。没有任何时代像当代那样使人如此地成了问题。”[5]智能时代,人类必将重新思考人是什么、机器是什么等根本问题。如果把人类狭隘地理解为数据的组合物、数据操作系统的承载者,那他最终会被更高版本的智能机器所代替。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将导致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社会格局、经济结构将面临艰难调整。当机器趋向人类,人类如果止于简单、重复、机械的工具属性,则被机器替代的概率非常高。在传统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库存储业等领域,机器人领衔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已开始取代一线工人。随后,在教育、法律、金融、医学等相关领域,人工智能也将长驱直入。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浪潮、阶层分化在给人类带来危机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当人工智能将工具属性推演到极致,智能、精确、个性化,人类必将重新审视自身存在、自身能力。人类的工具属性在工业时代给人类带来巨大回报,却在智能时代成了人类的枷锁。人类必将打破自己制造的枷锁,不断开拓人类独有的特质,譬如更无用的价值追求、更高级的审美需求。此外,智能时代,人机伦理将成为一种不容小觑的新型关系。人类如何和智能机器协同合作、多元互补将是摆在人类眼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总之,智能时代人类将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审视自身能力、重新建构新型关系。这一切将使当下教育面临空前挑战。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急功近利的名利场,它必须立足当下,为未来提供切实、深远的知识。如果高等教育还停留在大工业时代标准化、工具化模式中,显然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当重复、简单、可量化的工作都交付给智能机器之后,什么才是人类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面向未来教育的关键问题。“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6]当此之时,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等热浪或将悄悄隐退,关注人自身的人文教育这一古老的教育则将焕发新的光彩、承担新的使命。

二、人文教育重聚焦

人文教育是一种基本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普泛性、常识性教育。“人文”二字数千年前就出现于中国古老典籍《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以“文”化天下之人,即人文。拉丁文humanitas,源于古罗马作家西塞罗的著作。他以此表达一种教育追求,即通过教育使人获得整全的人性。这也是人文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东西方上古哲人都把人文教育视为一种根本教育,它是自然本能之人蜕变为文明智慧之人的必经之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个体人性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重关系中臻于完善。

人文教育只有直面时代语境,重聚焦点,才能实现自身功能,和专业教育齐头并进,为智能时代培养高能的生存者、智慧的生活者。本文拟从深度阅读力、跨界融合力、直觉与想象力、人格垂范等四个方面重新聚焦智能时代人文教育。

深度阅读力是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智能时代将有大量人群成为“屏幕之民”,“屏读”①“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他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他们会被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iphone屏幕,虚拟现实眼镜屏幕、平板电脑屏幕、以及在不远的将来嵌在所有平面上的大量数字屏幕所吸引。”“屏读”即阅读屏幕上的文字、图片、符号等信息的行为。详见凯文·凯利的《必然》,周峰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4页。将成为主要阅读方式。从互联网时代开始的海量信息在智能时代继续扩张,人们将越来越难以承受信息的重负。在多媒体、交互式、高浓度的信息喧嚣中,在跳来跳去的“浅浏览”屏读模式中,人们将越来越难以专注、深入地学习。如何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构成了人文学习的新内容。为了不被纷繁的信息负荷压垮,必须学会把信息系统化、必须学会聚焦中心。围绕一个中心,把信息整合成系统的知识,需要通过深度阅读获得专注的习惯和批判性、整合性思维。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在不眠不休地迭代升级,如果人类思维模式还是单一、片面、固化,则被机器淘汰的风险大大增加。深度阅读是塑造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路径。此外,只有通过对经典的深度阅读,个人才能从当下的刺激性的封闭信息系统中突破,将个人主体经验和不同时空中先人、智者的经验相联接,建构个人的行动智慧,从而获得一种身心蜕变。短暂的了解性信息通过读屏获取,恒久的深沉的智识通过读书获取。智能时代原住民应当能在读屏和读书之间平衡切换。深度阅读将成为智能时代终身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方式。

跨界融合力是人文教育新目标。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壁垒森严。大学教育内部严格而琐细的专业分工,使得大部分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易陷入偏狭、片面的视界。文科生无视科技,理科生无视人文。然而在智能时代,当智能机器甚至能在某一领域超越人类时,跨界融合力必将成为未来人类一项重要的生存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刻板关注某一局部领域的细碎知识,反而加剧被淘汰的概率。其次,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综合的,很多现实的真实问题需要多元知识背景跨界合作才能有所突破、创造性地解决。“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已经无法在单独的某个学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相反,只有跨学科的对话,才有可能获得解答。”[8]不同学科思维模式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跨学科对话将带来更丰富地碰撞、将呈现更完整的图景。当更加多元的认知方式武装学子头脑时,他才能更容易在未来复杂世界中洞察世界、明确自我。智能时代人文教育必须打破专业藩篱,不仅能在人文学科内部建构跨专业的多元视角,也能在人文学科外部实现和社科、工科、理科等其他类型学科的某种跨学科交叉互补。

直觉与想象力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智能时代,对创造性劳动者的需求必将日益加剧。创造性劳动者将有望代替工具性劳动者成为各个产业的中坚力量。单纯依靠重复记忆和固定程序训练出来的技能将日渐无用武之地。直觉、想象力这些机械时代“无用”的思维品质反倒是未来社会人类独有、智能机器却鞭长莫及的宝贵品质。创造不可教,但直觉、想象力是创造的推进剂。人文教育中的诗性教育、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对人类直觉、想象力的开拓有卓越成效,它们将是未来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只有长期接受诗的熏染、艺术的熏陶,才能让感受力敏锐、想象力驰骋,才能创造新的美学范式、产生新的审美趣味。这些日积月累的丰富积淀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经典文艺作品汇聚人类几千年的情感体验、审美经验、想象边界。情感世界的深邃复杂,审美领域的丰富多彩,想象世界的浩渺广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异超拔之处。通过对经典文艺作品的体悟、解读,人类智能所获得的文化、历史、艺术、情感、心智等方面的无意识积淀,将会酝酿出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又直指本质的强大直觉。这种直觉通常是创造性活动的源头,机器智能尚无力掌控。

人格垂范是人文教育的永恒目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大的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9]未来人类必将重新审视人类的本质属性,重新建构个人的人格系统。人格是个人特征的综合体现。此处人格内涵迥异于心理学的定义,偏重于道德、品质、情感等精神性范畴。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人文艺术领域。微软小冰可以作诗。它写下诗并非出于真挚的情感并期待读者能与之共鸣,它只知道这几个句子组合在一起,被认为是好诗的概率比较高。人工智能作品是算法的结果、功利的结果,它不需要情感感召、心灵震颤。作为绝对理性的算法产物,人工智能只为胜算概率而工作。机器智能世界没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也没有高远的信仰坚守,而这些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所在。人文经典是人类高贵人格的永恒载体。学子通过对人文经典的接触、修习,不仅能遭遇各种人格的典范,也看到了一个由典范人格所践行的应然世界。从经典中开始“悟道”,在人间世“证道”,这条传统的人格养成之路在当下尚未过时。人格修身之道,将和智能机器一起不断升级,最终“止于至善”。

上述人文教育的目标愿景并没有一套现成的现实路径可以倚赖。本文拟以地方高校《大学语文》为中心,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设计,企图实现对上述目标的某种达成。

三、《大学语文》重构设想

地方高校大学语文作为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在智能时代必然要做出自己的调整,必然要回应时代和学子的需求,在时代和学子之间搭建结实、有序的课程以回应智能新语境下人文教育的新焦点。首先,有效课程构建必须基于对课程实施对象——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地方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既有当下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90后、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是手机控,是“二次元”动漫游戏世界的主力军。他们生活在信息快速流动的世界,他们喜欢将坚固的东西解构为表情包。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根基较肤浅、知识结构较单薄。基于此,地方高校《大学语文》重构设想以智能时代“人”的建构为旨归,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的新探索,努力承担人文教育在智能时代新的使命。

“人”的母题跨学科主题阅读教学是《大学语文》课程主体。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构建必须摒弃中小学一整套为应试教育服务的语文“套装知识”。①“什么是‘套装知识’?把人所认识的世界的整体形态,经大幅筛选,抽掉个人的特殊经验,留下那些较被公认的基础材料,再经分门化、客观化、抽象化、系统化,甚至标准化的细密处理,编制而成的知识体系,便是所谓的套装知识。”详见黄武雄的《学校在窗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不太合乎当下的过时的课程内容必须被质疑、被拆解、被重组。“人”的培育需要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超越现实的实用性智识,而不是了解性知识。通过对这类全局性智识的阅读和思考,提升阅读力、融合力、共情力等。本课程围绕“人”的母题,下设四类大主题:确切地知、正当地行、高贵地说、深广的情。这四大主题构成一个立体交互的“人”的建构空间。每个大主题之下设置四至六个子主题。主题涉及的文本包括人文、社科、科学等。文本兼顾经典性、时代性、趣味性。文本和文本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文本链。确切地知指涉认知领域,旨在提升学生面对复杂情境的思考力,包含如下子主题:自我、自由、学习、金钱、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兼顾教育学、经济学、哲学、科学等领域。正当地行指涉实践层面,旨在帮助学生找到智能时代的行动方向,包含如下子主题:仁慈、正义、记忆、责任、审美、合作等,兼顾伦理学、政治学、历史、美学、管理学等领域。高贵地说指涉人际交流层面,旨在提升人际交流的文化品味和人际互动的优雅态度,包含如下子主题:母语、认字、修辞、说理,兼顾书法、演讲、法律等领域。深广的情指涉情感领域,旨在提升共情力、凝聚普世情感,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故土等子主题,涉及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阅读是贯穿主题的核心方法。和中学为应试服务的碎片式阅读不同,《大学语文》以主题阅读为纲,针对不同文本辅以不同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方式。精读经典文本,略读时尚文本。朗读文学类文本,默读社科类文本。说理性文本以批判性阅读为主,虚构类文本以感性阅读为主。科普类文本使用思维导图阅读、整理型阅读。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本以社群阅读为主,通过公共讨论、日常打卡,完成阅读任务。信息类文本个人利用碎片时间独立完成。总之,“人”的母题跨学科主题阅读教学旨在以契合时代语境的主题为纲,以阅读为线,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此外,为了提升审美力、想象力,不妨承接绵延数千年的诗教传统。每个子主题下搭配一首诗歌。诗歌取材于古今中外诗歌宝库。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最后五分钟,和学生吟咏诗歌,以滋养身心、提高审美感知。课堂之外,可以组织“三行情诗”、“重走唐诗之路”、“朗读者”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实体教室之外,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等方式,实现多媒体视听和纸质文本互动融合。人格垂范目标的达成除了在每个小主题下增设人物栏,提供典范人物小传之外,也可以通过对相关经典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来实现。另外,通过圆桌会议讨论、戏剧角色扮演、手机拍摄人物纪录片等新手段,让经典人格、教师人格、学生人格相互照见。总之,诗教传统和人格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古老分支,在智能时代结合新创意、新技术,以新形式向学子渗透,定然产生新魅力。

“人”的母题跨学科主题阅读教学范式必然也要回应时代需求,开拓新的疆域。对话教学将成为大学语文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各个主题是教学空间的中心,师生作为向学共同体围绕它展开对话。对话并不是线性师生单向交流,而是网状结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题之间相互交流。对话必须是结构性对话,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教师必须充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10]。人与人的心灵震荡、思想交锋、情感交融将使课堂成为一个富有人性的开放的学习中心。

此外,为了直面时代语境,本课程独立编撰电子教材。电子教材首先要考虑的是受众的接受,尽量挖掘能够激活学生阅读兴趣的文本。视觉文本链接、音乐链接等,进一步开拓教材的疆域。大学语文课时有限,电子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元的文本、推荐的书单等能为学生后续独立学习提供方向。为了适应智能时代的需求,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大学语文课堂可以有机结合这些新型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通过智能手机学习软件,师生可以定期讨论、反馈作业、个性化指导等。各种小众读书会也可以在线上组织。利用新型设备,调整课堂师生关系,丰富教学范式,将使地方高校《大学语文》释放新的活力。

结 语

最后,必须要强调智能时代地方高校大学语文人文功能的良性课堂实践,只有得到地方高校相应制度支持,才不致成为空中楼阁,才能改善由于课程自身定位含混和弱势生存空间所带来的低效迟滞的教学现状。地方高校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激发、改变课堂内部的教学质量。由此,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学校文化理性、健康发展,才不致落空。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人文人工智能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人文绍兴
数读人工智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