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开始撕掉身上金融标签的科技公司

2019-01-19

新金融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京东金融机构标签

日前,京东金融在新浪微博、头条、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的官方账号更名为“京东数科”。京东方面回应称:“我们认为数字科技更能体现公司的定位,所以在新媒体端,尝试用‘京东数科’这个名字跟行业和用户进行交流。”据悉,京东数科全称为京东数字科技,未来将作为集团整体品牌对外呈现。

事实上,京东此举并不算突兀。早在2017年,京东金融就已经从做自营金融的1.0阶段转型到服务金融机构的2.0阶段。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当时就已经提出:“京东金融先用数据和技术去解决金融的问题,然后带着场景和客户,把这些创新金融业务再还给金融机构。让金融回归金融,让科技回归科技。”今年4月,陈生强在员工大会上也曾再度强调:“当大家在讲金融科技会颠覆传统金融的时候,我们选择服务金融机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优势互补。”

可以说,京东撕掉金融标签的行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展露了苗头。时至今日,京东方面声称京东金融未来的定位是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调整营收结构,将服务收入作为未来的新盈利点,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科技公司集体回归技术

回顾一下近期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京东已经不是第一个主动给自己撕掉金融标签的科技公司了。

2017年初,蚂蚁金服井贤栋就曾对外宣称,蚂蚁金服的定位是TechFin,专注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金服目前申领牌照所从事的金融业务,目的并不在金融本身。我们是想通过这些试验田,去沉淀底层的技术,这些技术也会开放地去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百度高级副总裁兼百度金融负责人朱光向媒体表示,“未来分拆后,百度金融并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

2018年4月18日,乐信集团CEO肖文杰在自己的第二届合作伙伴大会上明确表示,乐信将进一步开放现有的技术、场景和用户,“不做金融业务、不参与金融业务竞争,做各大金融机构最好的合作伙伴”。

2018年4月28日,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百度金融)正式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新公司将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度小满金融表示将充分发挥百度的AI优势和技术实力,携手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用科技为更多人提供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以金融机构“合作者”身份重新赋能。

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是科技金融,这一场源自2013年的跑马圈地,终于在近两年渐渐走向了尾声。在这个行业里,科技公司曾经疯狂圈地,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大旗入局金融市场。现如今,经历了5年的跌宕起伏,大多数科技公司开始不再烧钱补贴吸流量,不再苦苦纠结政策和牌照问题,而是安心选择了退居幕后,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科技公司不再是金融机构的挑战者和颠覆者,而是开始撕掉自己的金融标签,摇身一变成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

顺应时代放弃单打独斗

金融行业本应是一个和“野蛮生长”一词无缘的行业,在这片土地上跑马圈地,永远都比想象中更难。不同于其他产业,金融业作为国家命脉,在发展中所受到的监管力度是其他行业难以想象的。层层的资质审核、各种门类的牌照,让身为外行破局者的科技公司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得无比艰难。而全球的经济形势下行,日渐疲软的金融市场也让科技公司们意识到,这片土地,专业金融机构耕耘起来不易,外行科技公司耕耘起来只会更加艰难。

严苛的现实环境下,大量科技公司开始撕掉身上的金融标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开始走向了“去金融化”——他们依旧会在互联网金融这片土地上奋斗,不过是选择了另一种合作的方式。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提到过:“在当今的时代下,金融机构都在顺应时代潮流,拥抱新兴科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在社会新兴消费群体、新兴产业、新农村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要想挖掘出这些新的增长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要下沉到企业生产环节中去,消费者需求产生的场景中去,真正洞察用户需求。而这正好是我们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陈生强的态度不仅仅代表了京东金融,也是大多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试水过后的科技企业的态度。转型为“合作者”的科技公司,终于重新捡起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准备和金融机构强强联合。

强强联合走向合作共赢

一直以来,科技公司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自己的新技术应用、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效运营、用户覆盖广等方面。而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则是集中在自己长久积淀的品牌价值、专业的金融产品设计、监管合规等方面。对比来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科技公司所欠缺的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和行业资质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长项,金融机构在新技术领域的创新不足等问题也恰好是科技公司的专长。两者分别可以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所需,可以实现双赢合作。

目前来看,科技公司在以下两个领域可以为金融机构展开优质合作。

决策辅助。科技公司可以凭借大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能力,结合金融机构内部系统,搭建实时收集、处理、保存、共享用户在办理金融业务中产生的各类信息的平台。根据客户的居住城市、年龄、职业、收入记录、产品选择记录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实现用户偏好与潜在需求等信息的量化分析。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精准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提供决策辅助。

另一方面,大量科技公司自身拥有强大的用户资料,科技公司同样可以将这些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将成型的用户分析结果提供给金融机构,为金融机构在进行决策时提供额外辅助。

客户引流。科技企业在早期耕耘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为了和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竞争,发掘了很多传统金融机构下探不到的年轻用户、小微企业、农村地区用户等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客户。在未来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这些用户引入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带来更多业务。

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往往自身用户基数大,流量入口粘性强。科技公司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入口接入自身平台,将自身用户引流到金融机构对应的业务中。

也许每一位试水过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科技公司,都曾经有过一个金融梦。但是面对现实的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现状,及时撕掉标签走向幕后,成为金融企业的合作伙伴,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最优解。

猜你喜欢

京东金融机构标签
做“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首发云操作系统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