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语文文本阅读精读教学的思考

2019-01-18熊国良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思考

熊国良

摘要: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思考,通过阅读打开知识的天窗,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恣意的观赏语文的曼妙无穷,还能够在语文的熏陶下,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高一是学生高中生涯中较为放松的阶段,此时的语文学习应注意打好基础,让学生做好高中三年语文主动阅读学习的准备,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够从粗度到精读记忆,将语文的文本资料抽丝剥茧,逐字逐句的展开精细化领悟,细致的感受语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一语文;文本阅读;精读教学;思考

引言:文本阅读中学生通过不同体裁的阅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脑海中营造出不同的语文场景,让虚拟的空间逐渐通过文本信息来填充丰富,逐渐将抽象的文本思维转化为具像的生活事物,在精度中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挖掘了其中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信息,传承我国的文学与文明信息,精度中领会文本的思想价值,感受作者的生平心里路程,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精度获得系列的思维发散。

1. 高一语文文本阅读精读教学的原则

1.1学生主体

品咂文本,品味思考都应给学生独立的时间,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感受文本并形成联想,他们的想象力会乘上翅膀尽情的翱翔,当学生有了自己感性的情感体验,有了自己理性的文本分析意见,这时候教师再提出问题,或者是通过互动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教师带领学生去精度,给了学生一个固化的精读思路,这样难免会让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想法,不能在语文的视域下多层次的进行精度学习,他们應找到适合自己的精度方式,把握精度的节奏,逐渐形成精度习惯与兴趣。

1.2思维发散

语文文本阅读中,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不一样的情境下展开思维发散,如从文本的历史背景、从作者的经历与对作者心境的揣摩着手,都可以获得精度感悟,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导学生去搜集更多的资源,丰富文本的内容,充分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纳入教材的意义等,这样学生可以让思维活跃起来,更加灵动的展开语文文本的思考,无论是粗读还是精度,都应避免形成思维定势,精读中更应对学生展开精神层面的熏陶,让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交织理性感性思想,通过精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生问题的感悟力。

2. 高一语文文本阅读精读教学的方式

2.1反复阅读,用心体会

将文本翻来覆去的从不同的心境、角度展开阅读,思考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每阅读一次就发现一些不同的问题,衍生新的观点,逐渐将阅读的思路结合起来,形成逻辑化的阅读认识,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如我国四大名著的《红楼梦》就需要反复阅读,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内容也是如此,反复品咂才能够感受文本的韵味,一次次拉近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文本搭建出一个超越空间的平台,让阅读者与创作者进行心灵的会面。带着低沉的语气导入情感去阅读和感受,第三次的阅读中就应去感受文本的意境,原本读者就给予了阅读者遐想的空间,最后的阅读思考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文本中孤独、凄冷的氛围进行遐思,展开更加刨根问底的思考:“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 为什么戴望舒会这样忧伤?”细致的去分析雨巷仅仅是一个小巷吗?结合时代背景去了解雨巷的暗喻,让学生通过文本精读升华情感。

2.2多元解读,自由发挥

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展开语文文本的解题,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他们的精读主动意识才能够逐渐提高。如教学“鸿门宴”时,人物特征较为明显,采取角色阅读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先感受自己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动,去客观的评价和代入自己的感受评价,学生完全可以超脱文本内容,从一个看客的角度去分析鸿门宴,更可以转化角色,如将自己替换成项羽,感受项羽的性格想法,还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故事等进行补充,分析人物,当然还应紧密的围绕教材内容,通过对原文中一些难懂字词的理解,了解古代的风俗习惯,如“卮(zhi)、彘(zhi)、眦(zi)……”还可以结合鸿门宴的故事线路,分别结合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进行讨论,线索较为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感受自然也不尽相同。

2.3精细揣摩,提炼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的提炼,掌握文本的核心进而在精度中找到目标和方向。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关键词就在标题,记念、刘和珍君,整篇文章思考的问题都是围绕刘和珍君展开的:“记念与纪念的差异在哪?哪些小节主要记刘和珍君?记了什么?你从文中了解到的刘和珍君是一个怎样的人?描写刘和珍最多的是什么?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写人时为什么选择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如何可以你想要对刘和珍君说什么?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精度中学生可以顺藤摸瓜,结合关键词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逐渐的透析文中的信息,感受文本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文本阅读中,通过精读的形式,可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散思维展开系列的联想,构建出语文的虚拟情境空间,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与主动意识逐渐提高,收获更加深层次的知识联想,领悟其内涵并获得精神满足。

参考文献:

[1]刘颖.精读揣摩细读品味高一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23):88-88.

[2]史世毅.试论现代高一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学语文,2017,27(36):98-99.

[3]时文静. 高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思考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