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2019-01-17唐晓虎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摘 要:创新创业浪潮不断涌现,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国深入剖析、借鉴学习。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目前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浪潮空前汹涌的态势。校企合作,是将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对接,通过搭建与社会企业资源的合作平台,有效促进科技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目前高等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共赢关系的一种模式。

欧美等国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制度,校企间的利益分配也更为科学,从而保障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提高了国家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分析对比国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利用我国创新创业这股有利“东风”,探索出一条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我国缩短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差距提供有效途径。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起源——美国“合作教育”

“校企合作”最早来源于美国1906年产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合作教育”,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耐德教授在专业实践中首次提出并实施。“合作教育”强调将课堂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一种独特教育模式。随着合作教育价值观在美国社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美国社会参加合作教育项目的学生和企业顾客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合作规模和领域也越来越宽泛,目前,美国已经有将近1000所高校开展了合作教育计划,参与的社会企业超过50000家。

“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为“交替模式”,主要指参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交替进行,一般以周、月或者学期为周期,参与学生工作时间大致为40小时/周,在工作期间,学生的报酬通过与企业签订劳动协议给予保障。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平行计划模式——“半天交替制”,典型的做法是一般安排学生上午进行课堂学习,下午和晚上从事兼执性工作,这样工作时间缩短为15-25小时/周,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服务入学年龄偏大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大大增强了“合作教育”的社会普适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二、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要求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才算结业,其中一个场所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个场所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强调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整个培训过程要求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德国在经历“二战”后不但较快地实现了经济恢复,更是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双元制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同生产紧密结合,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2)企业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3)真实的生产环境及先时的设施设备,使学生比较接近实践,接近未来工作岗位的真实需要;(4)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近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三、世界职教产教融合的典范——英国“工读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与经济界的联系,强调实践,称为世界职教产教融合的典范。其实施方式是在两学期之间,通過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英国,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工读交替”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英国政府在宏观层面提供政策倾斜,教育行政部门、公共机构与民间团体机构加强合作,吸收社会、民间力量参与管理,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2)通过立法,确定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全程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3)充足的资金来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英国的职业教育法律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费,并制定灵活的经费政策,同时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也规定资助、补充职业教育经费。政府还通过设立职业教育基金会,设立专项经费,确保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投入。

四、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下的日本“产学合作模式”

日本的“产学合作”,是指日本产业界与学校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实行的合作。日本则将“产学合作”视为加强大学及产业两个不同领域所属成员的相互合作,以提高大学及产业潜能的过程来进行重点推广。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政策,如“科学技术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等战略,同时通过深化大学改革,探索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立大学、科学研究技术机构、社会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立法和制度为基础,以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为保障的“产学合作模式”。

“产学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是三个特点:(1)日本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倾斜支撑,不仅将“产学合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知识产权利用、成果转移转化、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开展各种投融资活动支持“产学合作”;(2)日本实业界与学术界、社会企业与高校院所教师个体通过多种形式简历了务实高效的产学合作机制保障,如企业委托高校院所开展研究项目、双方建立专项课题组共同研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专利转让技术等方式;(3)建立了开放共享的产学合作网络体系。通过大企业主动吸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主动对接跨企业的产学合作项目,高校院所则利用自身科研成果丰硕的特点,通过向社会企业转移技术专利等成果的形式深层次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交流。

五、启示

当前我校高校采取的教育模式大多为“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基础性知识教育,教育出来的毕业生难于满足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如何在双创热潮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我国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合作教育”、德国“双元制”、英国“工读交替”和日本“产学合作”这些先进模式和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好好借鉴,只有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保障、政策制度支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地运行机制及合理地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松,马瑛,陈前利.高等院校校企“共赢”合作模式分析——基于中国和美国的比较[J].科教导刊,2014,(1):3-10.

[2] 李有观.美国的合作教育[J].世界文化,2017,(3):16.

[3] 刘家磊.日本产学合作模式、机制与绩效分析[J].学术交流,2012,(5):115-118.

作者简介:唐晓虎(1986—),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工学硕士,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