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9-01-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苇茎参苓白术散

王 敏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 新沂 221400)

肺部感染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中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对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中风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观察用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肺部感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中风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收治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56例)和中医组(56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50~78岁,平均年龄(65.6±8.5)。中医组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25例;其年龄为48~79岁,平均年龄(64.6±8.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所用药物和用法是:1)头孢西丁(生产厂家: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3150),静脉滴注。轻度感染患者使用此药的方法是:1 g/次,1次/8 h。中度感染患者使用此药的方法是:1 g/次,1次/4 h。重度感染患者使用此药的方法是:2 g/次,1次/4 h。连续用药7~10 d。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181,规格:每支含0.375 g的他唑巴坦和3 g的哌拉西林),静脉滴注,3.375 g/次,1次/6 h,连续用药7~10 d。在此基础上,为中医组患者加用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的药物组成和用法如下:炒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桔梗15 g、鲜芦根30 g、桃仁20 g、冬瓜仁30 g、薏苡仁30 g、甘草10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若患者存在痰湿蕴肺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黄芩15 g、法半夏15 g。若患者存在痰热郁肺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川贝母10 g、鱼腥草30 g。若患者存在痰瘀互结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红花10 g、赤芍12 g。若患者存在气阴两虚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党参15 g、黄芪20 g、生地10 g、麦冬10 g。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各项血常规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血常规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血常规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未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内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42例(占75%),为好转的患者有10例(占17.9%),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占7.1%)。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2.9%(52/56);常规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32例(占57.1%),为好转的患者有15例(占26.9%),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16.1%)。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3.9%(47/56)。中医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s )

组别 白细胞计数(×109/L) 血清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12.05±1.64 8.25±2.06 54.25±8.21 20±6.62中医组 12.24±1.76 6.34±1.89 55.06±7.89 12±5.58

3 讨论

中风患者因长期卧床、肺循环血量增多、肺淤血及肺微循环障碍,常会发生肺部感染。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中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吸烟、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既往有慢性肺病、NIHSS评分较高、卧床时间较长等均为导致中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2-3]。中医认为,痰热壅肺、气阴两虚、脾胃虚损、脾虚生痰是中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病机[4-5]。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中的白术归脾、胃经,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茯苓,归心、脾、肺经,可渗湿健脾;芦根、冬瓜仁可清肺涤痰;薏苡仁可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桃仁可活血逐瘀,助排脓;桔梗、陈皮、甘草可理气化痰、宣肺止咳;诸药合用可共奏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之功[6]。有学者指出,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用药轻灵,清热而不甚苦寒,利湿而不甚温燥,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参苓白术散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苇茎参苓白术散
苇茎汤加减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加味千金苇茎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分析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千金苇茎汤治疗鼻渊经验探讨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参苓灌洗液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
苇茎汤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