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上好”是职校教师的最大师德吗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68期
关键词:职校师德教学管理

安徽省无为县副县长刘萍提出一个观点:教师的最大师德是“把课上好”。她在当教师的时候,没有哪一节课不是精心准备的——为了备好一节普通的课,经常要查阅十几种资料,为了方便铺开各种资料,书桌用的是吃饭的大方桌;没有哪一次作业不是认真批改的——20 年后好多学生还能背出当年她写的作文评语。

她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但潜能的激发需要知识做铺垫,只有优质的课堂教学才可以实施系统的、高效能的知识传授,否则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达到应能达到的发展高度。一位教师对学生很有爱心,可以为学生做很多事,但如果他不能静下心来备课,对个人的专业发展没什么追求,那不能算真正师德高尚的教师。

她提出,当下课堂教学在很多学校还非常粗放,很多课堂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的关键点在课堂,如果不改变我们的课堂,就很难改变教育的面貌。因此,一方面需要完善并提升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带病坚持上课、义务辅导学生的教师固然令人敬佩,但那些业务精湛、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更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校长们往往热衷于介绍办学特色和办学业绩,却对常规的教学管理轻描淡写。殊不知,这是忘却了办学之根本。有些工作确实可以通过造势来取胜,唯有育人的工作需要立足于日常,在平淡中看到意义。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比较注重对教育结果的评价,对教育过程特别是教学管理过程的评价重视不够,这方面的评价由于不容易测量和掌握而被忽视甚至放弃。

普教如此,职教也不例外。如果把普教课堂传授“知识”替换成职教课堂“传授知识与技能”,其中的道理是共通的。而且由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对职校教师的评价点还远不止“把课上好”那么简单:要知产业、懂行业、跑企业;要有专业技能,最好还能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甚至带社团、带技能大赛;要会照顾职校学生的敏感心理,还要应对实习实训、企业实践等多样化教学空间里的学生管理;上课除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还要具备教学艺术……那么,“把课上好”是职校教师的最大师德吗?如果不是,职校教师的最大师德应该是什么?“把课上好”对今天的职业学校、职校教师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职校师德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