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探索*

2019-01-14郑永青

江苏教育 2019年68期
关键词:五年制阶段知识点

郑永青

2011 年10 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教学诊断的主题模块,由此,课堂教学诊断被正式提上议程。2015 年以来,教育部办公厅又陆续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高职院校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文件,意在提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让我国高职教育能够从追求质量效能的角度出发,切实履行高职校作为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实现教学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笔者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的角度出发,调研发现,现阶段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师教学诊断意识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对教学诊断概念认知度较低,教学诊断仅停留在教师自评、互评阶段,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以及师生双边互动诊断的意识;对教学诊断项目缺乏梳理,课后反思项目落实得不够细致,缺乏教学诊断标准。因此,笔者梳理了教学诊断的六个诊断项目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内部学习的八个阶段,探讨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教诊改”)。

一、课堂教学诊断的概念及教诊改方式

通过搜集与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诊断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课堂教学诊断指的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信息收集,并对获取的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分析,结合教学期望找出教学偏差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此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进步,从客观上促进教学。

通过对教诊改概念的界定可以明确教学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有效地解决问题。教诊改的方式方法较为广泛,一般是以学习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这三个标准体系为基础,针对教师、学生、课程等各类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对教学平台上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结合专家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师生共诊、教学检查等途径形成大数据分析,再将诊断后的质量报告反馈给教师进行个体教学诊断与改进,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质量诊断项目

第一,对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诊断。知识目标诊断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数学定义以及各类数学定理、公式推导的理解;能力目标诊断学生对数学中各类定理、公式的理解与熟练运用,对题型的举一反三能力,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学习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养成。

第二,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诊断与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科学,解题过程是否严谨;其次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难易度是否符合学情,重难点是否突出;最后分析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以及学生专业是否紧密结合,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只有与专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契合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三,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诊断。其中包括:1.诊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是否安排恰当,教学设计是否新颖,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 诊断教学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节奏紧凑、层次清楚、过渡自然;3.诊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否自然,信息反馈是否及时,教学过程能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 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师的引导是否恰当,“讲”与“练”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否符合五年制高职不同专业的学情;5. 诊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手段及数字化资源的运用,应当结合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第四,对数学课堂教师教学能力的诊断。教学能力诊断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否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一名优秀的高职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精神饱满、教态自然、抑扬顿挫且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准确、简练,节奏感强,富有启发性;板书规范、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富有美感;教具、多媒体运用得当,操作熟练、规范、直观;有强大的课堂调控能力,能有效驾驭课堂,管教管导。每一位高职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磨砺下都应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让自己更好地融入课堂,受学生欢迎。

第五,对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诊断。教学方法的优化与选择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在诊断中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设计是否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诊断教师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训练,让学生以最便捷轻松的途径理解数学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第六,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分别是教学数量、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活跃度。教学数量指的是诊断课堂教学是否完成既定目标,是否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指的是通过课堂学习反馈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与熟练度;教学活跃度则指的是整个课堂教学氛围的生动活泼度、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以及学生配合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度。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与改进

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学生学习的八个阶段,教师应在这八个阶段中的每个学习过程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

第一阶段是学习的动机阶段。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这一阶段教师将学习目标传达给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结果展示期望。如在学生学习计数原理时,以生活中古典概型下求概率的案例引出计数的重要性,再结合生活中计数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学习计数原理的作用,为后面学习排列组合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便能激发学习动机。

第二阶段为领会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注意对知识结构的引导,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同时在此阶段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主动学习。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教师先为学生搭建整个函数体系的框架,将初等函数比作函数的一个大家庭,分别介绍家庭中基本初等函数的五位核心成员,再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学习的重难点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反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第三阶段为习得阶段。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通过关联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刺激回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指导,牵引出新的知识点。如在学习极坐标知识时,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直角坐标体系体会极坐标的概念,回忆直角坐标系下曲线方程的构建,引导学生总结在极坐标体系下求曲线极坐标方程的步骤。

第四阶段为保持阶段,也是记忆储存的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进入长时记忆储存。教师通过课堂例题应用所学知识点,体会教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需要诊断课堂例题的选择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强化所学,覆盖整个知识体系。

第五阶段为回忆阶段,也是信息的检索提取阶段。通过学生的练习有效提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熟练运用。相对于其他阶段,回忆阶段最容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尤为重要。此阶段中分层次练习以及学生练习的合理性指导是教师诊断的关键,教师需引导学生自我寻找线索提取信息并予以应用,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第六阶段为概括阶段。对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重新梳理,让学生系统了解学习内容并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促进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提炼与升华。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通过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这一模型的基本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向等比数列模型迁移,再根据等比数列知识点的概括引导学生向极限的思想迁移,极限作为微积分的基础为后期的学习提供铺垫。

第七阶段为作业阶段。合理且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学情,考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反映学习效果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不能根据一两次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需通过多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第八阶段为反馈阶段。在学生学习结束以后,教师通过作业以及阶段性测试的批阅,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对学生理解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揭示了学生内部学习加工的过程,并与教师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应,为教师的教学质量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教师应依据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是否达到预期,做好教学改进措施,以学生为主体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加工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五年制阶段知识点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