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国际化战略框架的探索性研究

2019-01-13陈晟赵春舒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3期

陈晟 赵春舒

[摘    要] 文章对国际化战略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探索、归纳和总结,寻求国际化战略与其他不同戰略方式的相互结合。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理想状态下,探索并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动态化结构框架,协助企业完成国际化战略的最优化执行效果。

[关键词] 战略类型;相关国际化;不相关国际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3. 040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23- 0090- 03

1      引    言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将会考虑不同的战略类型,而各种战略类型均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优缺点,但是无论企业实施那一类的战略类型,国际化战略都是许多企业未来的梦想,何时实施和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争取最大化的收益和抵御新的风险,也是很多企业实施国际化所忧虑的地方。研究建立在理想化的状态下,将战略方式图形化、框架化,同时探索战略方式和战略风险两类因素之间的变化。期望通过合理化、科学化的构建战略框架对国际化战略类型进行探索性分析,为企业家提供值得借鉴的参考模型。

2      国际化战略框架的建立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含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经营风险,国际化扩张的结果并不必然带来预期的绩效回报[1]。目前在跨国管理学研究中关于国际化竞争战略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正向影响依然属于焦点问题[2]。Neil(2001)将战略类型分为专业化、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等多种方式[3],陈晟和赵春舒(2019)将战略类型进行了图形化框架设置,分别用“核”、“线”、“层”与“立方体”的方式表示专业化、纵向一体化、横向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四种战略类型[4]。首先通过完成本地的分销、市场营销、生产和研发四个环节形成“核”状态完成专业化建设,如图1所示。

建立“核”结构后,然后通过价值链的“线”状态加固商业体系的建设,随后可以建立横向相关与纵向供应链结合的“层”结构,形成相关多元化结构。最后企业建立完成多个不相关“层”以达到“立方体”结构。通过图形的表达方式,演化出四种从脆弱趋近于稳固的不同结构战略框架,以达到在资源不断扩充的情况下如何寻求合理化的企业战略。但框架仅限于本地化战略而并未涉及国际化战略。本研究试图在本地化战略研究基础上,通过更深入化的战略方式框架分析,对国际化战略与其他战略方式的结合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1   基于专业化下的国际化战略

假设企业在本国实施专业化战略,单一化产业将会面临很高的战略风险,如果此时实施国际化战略,运营将会面临国际间更多的变数和挑战,会使增加经营风险。同时不足的基本要素和资源还需要被分散,导致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降低。所以专业化条件下的国际化一般会因为不利的内外部因素基本以失败结束。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角度分析,公司反映不同国家的市场具体条件的差别化活动越多,牺牲在不同国家市场间的共享资源和能力经济的风险就越大,就会失去当初促使它进行海外扩张的所有权优势来源。这就决定了国际化一般期望更多和本地化建立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国际化采取了产业不相关化,那么完全可以视同于不同专业化公司在不同国家的独立运营。专业化所形成的单独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已经非常弱小,不相关国际化战略会使企业面临更高国际风险导致抗风险能力更低。

2.2   基于纵向一体化的国际化战略

如果企业从纵向一体化阶段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会使公司面临在不同国家环境的竞争。假设国际化战略与本地化战略具有一定相关性,如果将每个国家视同于一个三维框架结构,那么公司可以建立多个三维框架结构。为了更清晰化框架法研究,假设公司在两个不同国家(本国环境和他国环境)实施运营,通过两个不同三维坐标建立基于纵向一体战略的国际化框架。如图2所示。

由此看出,国际间不同价值链的某些基本产业可以建立相关性。由于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文化差距、政策差异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国际价值链的相关强度可能低于本地化价值链,所以国际化相关可以形成若干强度较为“脆弱”的产业相关线。但随着国际化产业相关线的增加,相关化程度也会逐渐加深,在企业资源可以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3   基于多元化战略的国际化

企业如果基于相关多元化或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将在新环境下不断追求新产业的建立和完善,新产业可以重新建立从“核”到“层”的结构过程。企业可以在不同国际环境下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立方体结构。不同“立方体”结构内的一些事业部之间会形成多条国际化相关线来连接不同国家相关产业,如图3所示。

如果企业在国与国之间实施国际化产业相关。多条国际化相关线将会加强不同“立方体”之间的相关,本地化战略的“立方体”结构可以打造成国际化战略的“立方体群”的结构,将会形成了一种紧密而稳固的交叉型框架结构以最大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的基础之上,应该促使国际之间的产业建立更多的相关性。使企业单位平均风险达到最低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强,形成所有战略方式组合中的最佳战略状态。

2.4   对国际化动态框架结果的总结

研究将国际化战略方式建立成动态框架模型,通过表1加以总结。

如果在专业化战略前提下实施相关国际化,企业将会面临很高风险而单一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很低;在实施纵向一体化前提下实施相关国际化战略,价值链中单独产业分摊的风险将降低,价值链的存在使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如果在相关多元化环境下实施相关国际化,国际风险被多条价值链构成的层内不同产业所分摊,同时整个层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最后,在不相关多元化情况下实施相关国际化,单独产业分担风险很低,而“对冲”效应会使多个立方体结构具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如果在本地化战略的前提下实施不相关国际化,由于国际间的运营不相关,所以国际间产业之间无任何往来,均可以被理解为本地化的产业,但是国际化带来了资源的分散更加削弱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不相关国际化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于相关国际化企业。

3       研究结论

本文探索了在企业发展的不同状态下,不同的战略方式实施国际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研究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总结:

(1)许多初创企业一般都属于专业化企业,受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专利资源等有限因素的影响,很短时间内,很难建立其他适宜的战略结构。如果专业化企业提前实施了国际化战略,大量分散资源,这一类企业将很容易面临失败。

(2)如果在纵向一体化战略基础上发展国际化战略,对企业抵抗外部风险作用不会表现很显著,同时因为国际化方式的不确定性对企业造成了资源分散,反而可能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3)在多元化战略基础上,实施具有相关性的国际化战略,将形成有效的群结构。这类框架结构可以更加稳固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状态和抗风险能力;

(4)如果国际化战略方式的产业间不存在相关性,无法建立国际化相关线,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不会因为国际化而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建亭,刘勇,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中外企业差异———来自500 强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 2018, 21(6).

[2]陈立敏. 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争议———国际研究评述[J]. 南开管理评论,2014(5).

[3]Neil Kay.Competitive Strategy[M].Edinburgh,UK:Heriot-Watt University Published,2001.

[4]陈晟, 赵春舒.构建战略方式动态框架的探索性研究 [J]. 企业技术开发,201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