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2019-01-12江苏省阜宁县北汛初级中学许菊云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等量建构教材

江苏省阜宁县北汛初级中学 许菊云

问题是学生感知与思维的具体对象,数学问题的假设、提出、求解、验证等体现着数学方法,渗透了数学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愿提问、不敢提问与不会提问是传统课堂的弊端。基于此,本文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兴趣激发、教材突破、合作学习、问题建构等方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乐于提问——能够提问——问而能解——解而能评”的课堂能效。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提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其对数学课堂产生亲近心理,从而主动思考知识的内在逻辑,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主动提出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等缺乏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其提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某一届中学生篮球巡回赛,属于S 校的共有10 场,胜1 场得10 分,负1 场扣5 分,平局不得分,S 校放弃1场比赛,成绩仍不低于60 分,请问S 校至少胜了几场比赛?学生尝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然而却遇到了困难,即找不到等量关系。这是为什么?题意中存在的是不等关系。教师设疑:能否将问题稍微变化,即将不等关系变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根据所学的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改变:假设S 校胜x 场比赛,成绩才等于60 分,根据等量关系来列一元一次方程:10x-5(9-x)=60。这时教师顺势点拨:等量关系对应的是等式,那么不等关系对应的是什么?学生明确:不等关系对应的是不等式。

二、深入教材,鼓励学生质疑

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初中生不会发现问题,也不会在既有的知识之间有效建构与质疑,他们认识问题多停留在较为感性的层面上,没有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和方法,也不善于自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对既有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大胆质疑。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质疑,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4x-2 ≥6;x2+2x+2=0;3-5 ≤x-4x;3x-9=0。学生判断后,教师鼓励学生试着说出判断依据,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判断入手,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全面理解并把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深入教材,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所体现的不等量关系,进而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从中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三、协作学习,在解疑中探究

合作学习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小组间的协作学习是交流与探究的形式,也是课堂上学生深入理解与把握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否具有合理的数学逻辑,是否具有有效的数学语言策略,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解疑中深入探究问题,能够使学生对问题层层深入,弄清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及问题背后的数学思想。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解疑,正确把握“非负数”“不小于”“不大于”“整数解”“非负数”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以避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错。教师设疑:已知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何确定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小组合作,可以根据实际例题来探讨,尽可能地发现多种解法并比较异同:逆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集;分类讨论;从反面求解;在数轴上将解集标示出来。

四、问题建构,培养数学思维

问题的起点是自主思考,问题的归宿是学生的个性创新,而贯穿问题的假设、提出、解决、验证、评价过程的则是数学思维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课堂处于理性生长的状态,而学生对问题的假设、提出、解决、验证等步骤的完成是否简洁规范,需通过课堂建构予以有效反馈,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接着由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尝试按照从易到难的问题排列,运用归纳出的步骤求解不等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见的典型错误类型有哪些?学生在问题建构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不等号两边同时乘除正数或负数,不等号的方向的变化;求解的过程中“不小于”与“大于”的含义有所差异;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界点是空心与实心所代表的数学含义不同。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从人才成长的长远角度,鼓励学生对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问题中积极求索,并加深对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全面把握。

猜你喜欢

等量建构教材
一道等量约束关系下的不等式证明探究之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教材精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教材精读
确定等量关系的三种方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哈哈果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