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氯酚酸钠结合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分析

2019-01-11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双氯芬尿路酸钠

石 崔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外科,广东英德 513000

上尿路结石主要包括肾和上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血尿、膀胱刺激征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程度与结石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出现感染和梗阻等有关[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冲击波,通过仪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多次能量释放击碎体内结石,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2]。ESWL治疗中需要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长期维持体位,因此辅助采用解痉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及烦躁,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十分重要[3]。我院采用双氯芬酸钠结合ESWL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9±6.3)岁,肾结石17例,结石直径(0.57~1.95)cm,上输尿管结石29例,结石直径(0.55~1.91)cm;联合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4.1±7.6)岁,肾结石14例,结石直径(0.59~2.06)cm,上输尿管结石32例,结石直径(0.61~2.01)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X线检查,诊断为上尿路结石[4];(2)年龄18~80岁;(3)经患者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少尿性肾衰竭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3)妊娠或出血性疾病;(4)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等不能耐受手术。

1.2 治疗方法

对 照 组 采 用 ESWL治 疗,方 法 如 下:(1)选择HD-109型碎石机(深圳海德公司),电压10~14kW,冲 刺次数500~2000次(肾结石),500~ 2500次(上输尿管结石),时间约为15~30min;(2)两次治疗间隔10~15d,同一部位碎石不超过3次;(3)治疗中嘱患者家属与其聊天,分散注意力,术中不常规使用止痛药;(4)治疗后,充分饮水、适量运动、常规给予解痉止痛药物。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h口服双氯芬酸钠(国药集团致君坪山制药有限公司,H10970209,规格:0.1g×24s)100mg。所有患者治疗2周后,入院复查B超,根据结石情况进行下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5]。观察术后2周结石排出的情况,疗效标准如下:痊愈:结石排出,且复查腹部平片和B超检查结果阴性;有效:肾结石降入输尿管、输尿管结石下移,或结石虽无移动,但肾积水减轻或消失;无效:结石无移位,积水不减轻及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2)术中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评价术中及术后30min疼痛,共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3)治疗次数。所有患者术后持续随访,记录1次治疗、多次治疗患者例数。(4)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肾绞痛、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0min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术中 术后30min对照组(n=46) 8.51±0.94 7.49±0.82联合组(n=46) 7.06±0.79 6.30±0.86 t 8.009 6.792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次数比较

联合组患者多次治疗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次数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是常见泌尿外科疾病,男性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与饮食中糖类、动物蛋白过多,纤维素含量减少相关,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7]。上尿路结石疼痛明显,呈刀割样,位于腰腹部,向下腹、外阴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等[8]。ESWL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种非手术治疗结石的新技术,主要利用冲击波聚焦后的能量击碎体内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小于20mm的肾脏结石以及上中下段输尿管结石[9]。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超过10万例ESWL的治疗经验,该技术定位准确,治疗能量的释放合理,碎石效果理想且对人体组织无损伤,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痛苦小的优点[10]。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是一种强效解热镇痛消炎药,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手术后止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11]。目前尿路结石的镇痛常用阿托品类解痉药,但是此法成瘾性大、副作用多,临床疗效并不理想[12]。已有关于双氯芬酸钠用于辅助治疗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报道[13],双氯芬酸钠能够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与释放,降低外周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发挥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双氯芬酸钠半衰期长,给药后血药浓度可以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作用恒定,起效快[14]。

本研究对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结合ESWL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单次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ESWL术中,为增强冲击波传导的效率,患者需要在30min内稳定维持在同一体位,但是在治疗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使得患者无法长时间固定姿势,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患者被动体位改变,增加ESWL成功率[15]。ESWL治疗后,可能出现结石碎片引起的石街、残石复发、肾绞痛;感染引起的菌尿、败血症以及肾脏血肿等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双氯芬酸钠结合ESWL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结合ESWL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是上尿路结石治疗的可行性手段[16-17]。

猜你喜欢

双氯芬尿路酸钠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浅析双氯芬酸钠的药物联用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尿路结石与菠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