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菊饮合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价值体会

2019-01-11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异物感喉头咽部

韩 丽

广东省肇庆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 526040

历代医书将咳嗽之有声无痰归为咳,有痰无声纳为嗽,有痰有声则称之为咳嗽[1]。祖国医学针对咳嗽究其发病机制乃因肺气不清而上逆,肺失宣降,气道存在咳声或伴有痰液排出为临床表现的肺脏相关病证[2]。喉源性咳嗽临床多以痰声并见,且较难区分咳、嗽及咳嗽,故以咳嗽统称。《素问·宣明五气》中关于咳嗽:“五气之所病也,肺乃咳”[3]。《素问·咳论》则提出“五脏六腑皆可咳”。肺乃“娇脏”易损之部位也,居人体之上,主气司呼吸[4],最易受内外之湿邪所侵袭而发病。《医学三字经·咳嗽》则称:“咳嗽非止于肺,亦无离于肺”[5]。故中医认为无论何种诱因、病因所致之咳嗽,其病症均在肺也,其病起于肺或由其他脏器发病而累及肺脏,导致肺气不清而上串,肺失宣降,故而咳嗽发生[6]。桑菊饮合止嗽散乃医家最常用于治疗咳嗽之良方,其临床应用有近千年历史,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为可靠。因目前西医西药针对喉源性咳嗽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故本研究主要探讨桑菊饮合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喉源性咳嗽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中医学会2010年关于咳嗽分类的诊断标准,以喉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蚁行感,陈发性咽痒,可有干咳,其咳嗽发出起点为声门以上,甚至伴有痉挛现象,咳嗽后可突出少量白粘痰[7]。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表现为年龄18~50岁,具有正常表达能力者。排除合并肺部感染者、肺部肿瘤者、肺部结核者、长期吸烟者、对使用药物过敏者、哮喘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免疫功能异常者、口腔及咽喉部其他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0岁,平均(43.5±1.3)岁,病程5~15年,平均(9.1±0.3)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平均(43.4±1.3)岁,病程5~15年,平均(9.0±0.3)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莫沙必利(H20051719,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饭前口服,每次5mg,每天3次,连续使用4周为1个治疗周期,法莫替丁(H20066399,常州龙城药业有限公司),每次20mg,午餐和晚餐后各服用1次,以上均连续使用4周为1治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组方为:桑叶、薏苡仁及芦根各30g,菊花、桔梗、连翘及苦杏仁各10g,薄荷、甘草、前胡、白前及紫菀各8g,荆芥、防风、苏子、白芥子及枇杷叶各6g,姜半夏与陈皮5g,联合用药,开水煎服,500mL煎熬至200mL后服用,每日1剂,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4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统计治疗后1个周期两组临床效果,并统计1年内复发比率与复发时间。

1.4 临床效果评定[8]

显效为治疗后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治疗后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明显改善和(或)减轻;无效为治疗后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1.5 治疗后复发评定标准[9]

指患者经过规律治疗后,临床效果达到有效或显效,停止治疗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如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复发时间指患者经过规律治疗后,临床效果达到有效或显效,停止治疗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开始的时间。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组别 喉头作痒 咳而不爽 咽部异物感 咽喉充血观察组 3.2±0.2 3.3±0.3 2.5±0.3 1.9±0.2对照组 5.6±0.5 4.6±0.3 4.1±0.2 3.3±0.2 t 28.187 19.379 28.066 31.30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1个周期后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1个周期后临床效果比较

2.3 两组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喉源性咳嗽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主要以喉痒、干咳、阵发性发作,少痰为多见[8]。听诊肺部无明显阳性表现。一般除咳嗽外,仅见咽部异物感[9]。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医大师干祖望命名后,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10]。治疗上多以宣肺泄肺、健脾化痰、利咽止咳、疏风脱敏药剂为主[11]。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多能取得较理想之临床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针对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喉头作痒、咳而不爽、咽部异物感及咽喉充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另外针对治疗后1个周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喉源性咳嗽联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后针对两组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复发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提示针对喉源性咳嗽,在以西医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对减少喉源性咳嗽的复发,延长缓解时间有重要价值。

肺乃“娇脏”,治疗中如用药过寒、过热均将加重其咳、嗽发生,目前止嗽至方多以散温润平和[12],不寒不热而主。如遇喉源性咳嗽者,不应仅为见咳而单纯止咳,一般除干咳无痰以止咳为主外,嗽者及咳嗽者均应祛邪固本以治咳[13],以免闭邪留寇,咳嗽缠绵不愈,或生病变。本研究观察组联合使用的桑菊饮合止嗽散[14],可治诸般咳嗽,其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方以宣肺止咳之桑叶、菊花为君药,佐以疏散驱邪之品为佐剂[15]。起到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风寒,解表邪之功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后[16],起到健脾燥湿且化痰,理气和中作用[17],以病因辨证施治,不拘一格,达到疏散风热、宣降肺气最终达到止咳化痰之目的[18]。

综上所述,针对喉源性咳嗽,在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桑菊饮合止嗽散,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比例,延长疾病缓解时间。

猜你喜欢

异物感喉头咽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灭菌水雾化式口咽部湿化法对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
咽部催吐配合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