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班新生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

2019-01-11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镇中心幼儿园王淑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入园小班家庭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镇中心幼儿园 王淑芳

每当暑假过后,我们满怀期待去迎接一群可爱的小班新生入园,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担心孩子们对于新生活存在一些适应困难的问题。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随着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以及周围人群发生变化,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情绪。如:哭泣、离群等。这样的日子一般会持续一到两个星期,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有的适应慢,有的适应快。他们的成长路上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但这里的等待不是被动的,而是在尊重幼儿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园前的家访初步建立友好关系,通过开展适应活动初步建立入园的意识,通过环境布置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通过爱的教育培养幼儿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一、入园前开展家访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于刚入园的小班新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并不了解幼儿园,心理上有对未知生活的焦虑。那么,新生家访工作就是联系幼儿园和家庭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提高小班新生适应性的开始。

㈠家访前的准备

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因此,家访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⒈了解幼儿家庭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细看每个家庭的基本资料包括幼儿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等。我们会根据家庭位置划分家访路线,实施同一小区的家庭一起访。接着,我们会选择家访的时间,优先考虑家长休息的周六日,然后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各个家庭,确定家访的具体时间。

2.为家访准备材料

家访前,为了了解幼儿的习惯、身体健康情况、兴趣爱好等相关内容,我们准备了家访记录表。在家访时,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填写。从细节入手,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一环。换位思考,作为家长会特别想知道:教自己家孩子的教师是谁?开学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到了幼儿园自家的孩子会不会不适应?以及在家应该怎样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份告家长书,上面有开学的温馨提示。如,入园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幼儿体检相关事宜;教师的联系电话等。详细的温馨提示,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3.为幼儿准备礼物

当孩子第一次与教师见面时,送给他们一个小小的礼物,孩子们就会更喜欢我们一点,更容易接纳我们一点。那么,送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要有意义,而且可以带到幼儿园来陪伴孩子的一日生活,于是我们想到了相框。家访时教师为各个家庭拍一张全家福照片,洗好后,让家长取回。孩子入园时再把照片带到幼儿园,老师把照片放到相框内,送给孩子来缓解孩子因想念父母而产生的焦虑状态。此外我们还准备了幼儿姓名贴,让家长在幼儿的物品上制作孩子的名字。入园后,幼儿睡觉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被褥,喝水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茶杯。

㈡家访中的观察了解

用心观察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必定会对我们了解孩子的性格、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情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访中,班级里的三位教师分工合作:一位教师与孩子做游戏、一位教师负责拍照,一位教师负责让家长填写家访记录。游戏时,我们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是活泼的,还是内向的;交谈时,我们观察孩子是否愿意积极表达,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

㈢家访后的分析

家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即将迎来小班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度过幼儿园里的每一天。只有彼此了解,才能愉快、融洽的相处。所以,我们翻开每一张家庭记录表,通过家长们的填写,分析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尤其去看家长们的备注,需要我们积极配合的工作有哪些。如,有的孩子是过敏性体质,那么在进餐时,我们就要避免给孩子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有的孩子不会主动大小便,那么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经常提醒他们及时入厕。

通过开园前的家访,我们和孩子、家长初步建立了友好关系。

二、入园前,亲子来园适应。

开园前,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适应半天时间。虽然是半天的活动,但我们会充分准备,安排孩子介绍自己,认识自己的班级环境。此外,我们还会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开展亲子游戏:如,音乐游戏、手工游戏等。短短的半天时间,孩子们认识了他们即将踏入的新生活场所,家长们也了解了幼儿园的环境及活动。提前来园半天,为9月1日的开学工作做好适应的准备,让幼儿初步建立了入园意识。

三、布置温馨的班级环境。

《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小班幼儿刚入园的心理和行为的需要,我们创设了像家一样温馨的环境氛围。我们把全家福照片放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地上放置了柔软的地垫,幼儿可以脱鞋在上面玩耍。在柜子上放一盆美丽的盆栽,让幼儿感受到教室的美丽。我相信,温馨的环境可以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能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就像家一样,从而更加适应幼儿园里的生活。

四、开展爱的教育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刚入园的3岁孩子来说,我们更需要开展爱的教育,关心、尊重每一位孩子,理解“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减少孩子对教师的陌生感,让师幼关系更加亲近。比如,当孩子来园时,我们主动和孩子说:“你好,某某某!”平时,孩子进步了我们鼓励并表扬他们,抱一抱孩子,告诉他们老师爱你们。另外,我们更加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督促孩子多喝水,吃饭不挑食。在爱的教育下,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从而信任教师,迅速适应幼儿园里的生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设计出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如,开园时的第一个主题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不哭了”,第二阶段是“我上幼儿园了”,第三阶段是“幼儿园真好玩”,第四阶段是“我喜欢上幼儿园”。每个阶段的课程,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性。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我们重新调整教案,设计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目标,符合孩子游戏需要的活动设计。比如,我们安排了教学活动“变魔术”“小手真干净”“认识小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等,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孩子们更加熟悉幼儿园,慢慢爱上幼儿园,从此更加适应幼儿园里的生活。

随着对小班新生入园适应性的对策分析,我们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天天地在成长。如,爱哭的某某能笑着上幼儿园了,挑食的某某能吃完每一次的饭菜了,孤僻的某某能和伙伴们一起玩玩具了。同时,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游戏、安静地上课。当我们再次伸出手去牵孩子们的小手时,孩子们能笑着和我们握在一起。当我们再次伸出双臂拥抱孩子们时,孩子们会快乐地跑向我们,和我们抱在了一起。

一个多月后,在开展一日活动时,我们不再因孩子的哭闹而苦恼了,不再因孩子无规则意识而措手不及了。孩子们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了我们工作上的小帮手。每天的活动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顺顺利利地开展。

在培养孩子的适应性时,我们感到累并快乐着。我们用爱陪伴孩子,用耐心、细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猜你喜欢

入园小班家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