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师幼互动:亲子健康活动更精彩

2019-01-11江苏省军区幼儿园眭乃荣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亲子爸爸幼儿园

江苏省军区幼儿园 眭乃荣 何 岚

参考资料

我园在“十三五”“幼儿园亲子健康活动的研究”课题中,为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不断增强亲、师、幼互动,体验与更新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亲师幼互动的价值意义

亲、师、幼三方的有效互动,主要发生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亲、师、幼共同参加,都是活动的主体。

目前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亲、师、幼互动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看起来轰轰烈烈,实则亲师幼三方缺乏有效、深入的交流、互动,主要表现在目标上缺乏明确的亲幼分层目标、形式上缺乏多通道互动、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落实、效度上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存在着浅显表面化。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孩子和家长,因此在教育目标上,既要有亲子共同的目标,又要有幼儿、家长各自不同的层次目标;在活动流程上,既要有幼儿的难点、重点内容的学习,又要有家长的学习、提升过程;在指导策略上,既要关注师幼互动、又要重视亲师、亲子间及幼儿、家长之间的互动;在问题设置上,既要有幼儿研讨的问题,又要有针对家长的问题。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承担着多种角色,既是活动中幼儿的教育者、教师的教育对象(学习者),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协助者。

要有针对性的亲子课程及活动方案设计。因为在幼儿园活动中,并不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适用于家长全程参与,家长的参与可以在活动前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及活动的延伸等不同阶段。

二、亲师幼互动的形式与策略

家长适度地来园参加亲子健康活动,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健康理念,改善健康行为,感受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为孩子健康助力。

1.以教师为主体互动的亲子健康活动——健康理念、意识的渗透

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中,家长是亲子活动的教育对象,教师要为家长提供幼儿教育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因为幼儿的个性不同,教师需要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服务。

案例:保护眼睛、远离电子产品

教师通过亲子健康活动“保护眼睛,远离电子产品”,从情境表演、谈话中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及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教师提问:“你们经常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电视和玩手机?”并展开讨论:“在这些时间、地点,除了看电视、玩手机,我们还可以做什么?”之后亲子互动,请每对亲子共同设计或展示一个有趣或经常玩的游戏。最后,亲子制定“保护眼睛亲子公约”,约定每天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如佳佳和爸爸制定的公约:晚饭后,一家人散步(锻炼)1小时;一家人看电视(动画片、iPad)40分钟(大人可看手机);睡觉前,佳佳看文本图书30分钟。

2.以家长为主体互动的亲子健康活动——健康活动行动的实践

现代家庭中很多家长多才多艺,且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并乐于参与亲子教育活动,“妈妈老师”“妈咪厨房”“博士爸爸”等有特长的爸爸妈妈经常走进幼儿园,主动与班级幼儿互动,带领班级孩子一起活动,带动更多的家长主动投入幼儿教育。

案例:森林里的游戏

孩子们在教师带领下来到神秘的“森林”,家长们是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树”,和孩子们打招呼问好。孩子们在“森林”里玩“抱树”“占树”“爬树”等游戏,在跑、跳、攀中尽情运动。随着提示,家长们变成各种各样的“山洞”,孩子们穿梭其中,时而被狭小的“山洞”卡住,时而艰难地跨过高高“山洞”,时而又在长长的“山洞”中转身穿过……最后家长与孩子互换角色玩起民间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开火车”等游戏。家长们在活动中,积极互动、主动变换、增加难度,既是活动的支持者,又是活动的指导者。放松游戏“传宝宝”,家长要抱、传递每一位孩子,与每位孩子互动,同时鼓励、帮助、指导孩子。家长们在与孩子们互动、合作中,锻炼了孩子,促进了孩子动作协调性发展。同时,家长也体验到了与孩子共同运动的快乐及学习到了如何带领孩子共同游戏的方法。

3.以幼儿为主体发起互动的亲子健康活动——健康活动快乐的传递

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更多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亲子运动会、亲子郊游、亲子游园等活动给爸爸妈妈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家长们在与幼儿的共同活动中发现、欣赏、回应和激励幼儿,促进幼儿身体素质、自主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全面发展。

案例:爸爸去哪儿

“穿大鞋”游戏,是“爸爸去哪儿”活动中的一个小游戏。爸爸们坐在草地上,将鞋子脱下交给孩子们,放在草地另一端(约15~20米),教师将鞋子全部打乱。幼儿听到口令后,迅速找到爸爸的鞋子,同时脱掉自已的小鞋子,穿上爸爸的大鞋,再拎着自己的小鞋向爸爸处奔跑,帮助爸爸穿上大鞋,同时自己穿上小鞋。全部完成后,抱一抱爸爸并说“爸爸我爱您”,然后迅速到教师处领取胜利的小奖品。

“穿大鞋”游戏中,幼儿需要主动与爸爸互动,脱、记、找、穿爸爸的鞋,最后帮爸爸穿鞋、说“爱爸爸”的话。幼儿主动与教师互动,完成任务,需要告诉老师结果,提出自己喜欢或想要的奖品。在幼儿发起的亲师互动中,幼儿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得到了更好的凸显,家长和教师在幼儿个性化地表达中体会理解幼儿的个性和兴趣需要。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从关注家长对亲子互动的影响,到逐步关注幼儿在互动中的能动性,以及幼儿对父母的影响。

三、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中,教师引领指导、家长积极助教参教、孩子主动投入,三方在活动中不断增进联系与互动,从而引导幼儿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行为。

1.传递健康理念的,提升家园教育合力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家园合作配合非常重要。如:健康活动“早早入园好处多”,幼儿园早晨不起床、晚上不睡觉、长时间看电视等原因影响幼儿入园错过的早餐、晨间锻炼、早操等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亲子活动中,通过制定“公约”“作息时间表”等形式,将健康的理念、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传递给家长和幼儿,将幼儿在园形成的健康意识和良好习惯在家庭中不断巩固、延续。

2.增进亲师幼情感,增强健康教育成效

在亲子活动中,亲师幼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是自然、轻松、温馨和平等的,亲师幼之间可以单纯地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乐事,也可以用语言、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幸福、快乐以及爱与被爱的情绪情感。在互动中,亲师幼情感更加亲密、家长更能理解教师幼儿园、幼儿更喜欢老师并爱上幼儿园、教师更加爱孩子并尽心投入工作,良性循环,形成1+1+1>3的教育成效。

3.实践健康行为,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教师在与亲子互动中锻炼并提升自已的专业能力;家长在亲子活动中同时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并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老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体会到良好教育环境创设对于孩子成长重要性;孩子在与家长教师的互动中获得多方面的成长。

在亲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之间的交叉互动,家长之间、幼儿之间也会有互动,形成了三方互动的生态系统格局。教师在亲子健康活动过程需要细致地观察幼儿和家长,根据家长和幼儿的需要进行分层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悉心领会教师提出的活动要求、操作要求,根据幼儿的情绪表现,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和引导;在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引导下,幼儿才能积极参与活动、表达思想,和家长共同感受、体验,将亲子活动的价值最优化、最大化,促进幼儿、家长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亲子爸爸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