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幼儿早期阅读兴趣

2019-01-11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一幼儿园韩佳怡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画书亲子图书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一幼儿园 韩佳怡

一、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上世纪末,美国国家研究院一项关于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的研究报告掀起了一场国际间的早期阅读革命,各国都开始关注学前儿童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前的阅读准备情况。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首次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随后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这两大教育目标。因此早期阅读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促进工具。

首先,早期阅读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辅相成。《指南》中的目标之一就是“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点充分说明幼儿早期阅读与幼儿认知发展的关系。“能理解图书的画面和文字的对应,能大致说出故事情节,能说出阅读作品的主要内容”等目标要求都离不开幼儿对于画面整体的理解和细节的观察。对故事主角和背景的理解、画面和文字的对应关系考验幼儿的感觉和知觉能力;能大致说出故事情节考验幼儿对主角和物体的指认以及对故事内容的回忆,这是幼儿记忆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对故事或画面猜测、推测以及情节的续编、创编等,考验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因此早期阅读的过程也是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其次,早期阅读与幼儿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密不可分。故事主角的情绪状态以及造成不同情绪状态的归因考验幼儿对于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认知;在幼儿能够大致说出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考验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够利用自身经验和故事情境再现角色情绪,并对角色情绪产生移情,这是幼儿情绪行为能力的重要表现;能够分辨故事中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并在现实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控制是体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因此早期阅读的过程也是促进幼儿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最后,早期阅读与幼儿的人格发展相辅相成。学前儿童人格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性格和个性的初步发展,在早期阅读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对不同角色性格、个性的认知,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借鉴、学习,初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喜好,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早期阅读的过程也是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的过程。

二、概念界定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行为的教育活动,这种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集体学习阅读行为的环境,可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根据学前儿童语言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幼儿园早期阅读内容可划分为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三个方面,所以本文中提及的早期阅读的概念均聚焦于幼儿前阅读方面。

三、灵活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具体策略

㈠灵活的时间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可借助不同时机灵活自由地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如晨间接待时间,幼儿可自由拿取图画书在座位或阅读区进行阅读;餐前准备时间,可由教师选取图画书进行一对多的阅读活动,有利于幼儿稳定情绪,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午餐活动;午睡前,可选择安静轻松的故事进行阅读,让幼儿在放松轻柔的故事中进入午睡时间;离园或晚饭之后的离园前准备时间,在幼儿整理好衣物之后自由拿取图书进行阅读,有利于幼儿保持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为回家之后的亲子阅读活动开展做铺垫。

㈡灵活的地点

首先,主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地点是幼儿园各班级教室。教室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可以为幼儿提供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营造不同的阅读氛围及阅读环境。不仅在物质环境上可以为幼儿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也可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幼儿了解书面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词汇构成和文字意义、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提供多元的环境。

其次,可以在户外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在户外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利用对于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丰富自身阅读经验,也可将从故事中获得的认知经验情感情绪迁入到日常生活经验中,完成一个互助互通的过程。例如在阅读《爱心树》故事的过程中,幼儿抬头即可看到周边的树木,丰富了对具体树木形象的感知经验,有利于幼儿对故事的深入理解。

最后,可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大厅、走廊、楼梯均可设置相应规模的图书角。为幼儿营造丰富多元的阅读环境、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做到随拿随读、随看随放,方便幼儿取阅归还,让早期阅读的理念贯彻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家庭也是开展早期阅读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亲子之间亲密地共同进行有关阅读活动,如一起阅读图画书,一起讲述图书内容,一起看图书、玩游戏,既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又能有效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促使幼儿学习模仿家长热爱阅读的行为,以温暖亲情陪伴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的童年生活增添更多的快乐体验。

测试结果显示,基于ES 的校内全文搜索引擎在搜索用时和搜索结果的准确率上要优于百度和校内CMS集成搜索引擎,有效的提升了校内文档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㈢灵活的阅读材料

早期阅读需要阅读材料,其中最为典型的阅读材料是图画书。图画书的选择与赏析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准备,是有效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实现早期阅读教育价值的重要环节。除了图画书以外,还有画报、杂志、光盘、自制书、布书、电子书等。各类灵活的阅读材料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㈣灵活的途径

在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过程中,可利用不同的阅读途径,为幼儿打造立体多元的阅读体验。

1.可听

幼儿可通过听故事锻炼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可通过教师的讲解、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幼儿园广播等多种播放方式,帮助幼儿从听故事开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可看

幼儿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就是通过看图画书获得对故事的初步认知,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都可以向幼儿提供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画面赏心悦目、色彩搭配和谐的图书内容,幼儿可安静地欣赏,自由地阅读。

3.可说

幼儿可在阅读理解故事大致情节的基础上,向其他幼儿讲述故事主要情节,既锻炼讲述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又能锻炼听故事幼儿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在一讲一听之间让幼儿感受分享故事的愉悦,形成良好的分享阅读的氛围,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4.可画

在幼儿理解大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将故事的主要内容画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有利于幼儿充分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情节发展变化,更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5.可编

在拿到图画书的同时,可通过对书目、封面的阅读进行初步的预期,对阅读内容进行自由的想象、联想、猜测、推想、续编等等,充分调动幼儿早期阅读的积极性。

㈤灵活的方式

早期阅读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灵活的运用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幼儿培养成成功的阅读者。

1.专门的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图画书阅读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活动成为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幼儿明确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区域中开展阅读活动。

在园内或班级内创设阅读区域,定期更新阅读材料,指导幼儿自主开展阅读的活动;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进行自主积极的区域阅读活动,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区域中进行阅读,更突出特别的教育意义。

3.游戏中开展阅读活动

可在各类游戏中渗透阅读的内容,或利用阅读的手段结合阅读的要素,强化阅读的功能。如角色游戏中开展“书店、图书馆借阅”游戏;在表演游戏中以图书内容为剧本;在建构游戏中利用图书内容绘制结构图或分布图或模拟图进行主题搭建,充分体现游戏中的阅读要素。

4.领域教学中的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可渗透入五大领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各个领域互融互通,例如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以故事书为导入环节;科学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将故事中的角色贯穿在整节活动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情境效果。在不同的领域中灵活融入阅读活动,更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家庭教育中的阅读活动

家庭教育中的阅读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亲子阅读活动。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在轻松愉悦的亲子阅读过程中亲子之间的关系也通过阅读活动得到增进和升华,父母与孩子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参与到故事情景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和谐的家庭关系。早期阅读不仅增强了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也提升了家庭阅读氛围,有利于营造“全民学习,书香家园”的浓厚氛围。在早期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拥坐在一起,父母边讲边问,情感自然交融,这本身就是一种真诚的沟通,是一种美妙和谐的亲子互动。

总之,早期阅读已经成为幼儿接近书面语言的一种途径,人的主要阅读能力在3~8岁之间形成,因此成为自主阅读者是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家长,通过灵活的时间、地点、材料、途径、方式打造多元的阅读环境,将幼儿培养成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是早期阅读教育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图画书亲子图书
神奇的图画书
图书推荐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画书的诞生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