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2019-01-11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王美美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 王美美

参考资料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阅读能力不仅是人类获得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对早期阅读教育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意义

㈠明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水平,保障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教师正确施教的关键就是掌握幼儿的阅读发展水平。经过多年的实践、充分访谈与调查后发现,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供多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方式在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依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在幼儿已有的阅读发展水平基础上,组织适合的阅读活动。大班幼儿有较丰富的阅读经验,能自主创设出各种活动情境与条件,他们更喜欢进行表演、创编等充满自主性的趣味活动,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发挥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阅读兴趣,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使其阅读水平可以较好地衔接小学一年级阅读能力。

㈡加强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理解和认识,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活动的形式、方法、过程受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理解与认识程度的直接影响。由于目标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教师只有不断丰富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实践、真正准确理解与清楚认识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才能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进行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参加完幼儿园关于阅读教育的课题研究后,教师们认识到了幼儿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在阅读教育中逐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促进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与情绪体验,提高幼儿个性与智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二、大班幼儿阅读教育存在的误区

㈠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解不足

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是为了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理解故事的感知力,在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和书面语的语言能力,让幼儿在同伴交流过程中能主动合作、积极解决问题等等。但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早教幼师能做到准确理解早期阅读教育教学目标,大多教师只是了解而已或是基本理解,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会导致目标存在偏差。因缺乏对早教阅读目标与概念的认知,很多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以书写和识字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让大班幼儿学习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和积累词汇,过于偏向于知识传授,更有甚者鼓励大班提前进入小学学习,过早接触小学教育内容,这对于大班幼儿的发育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㈡教师对大班幼儿阅读教育指导不够科学细致

教师在选择图书时缺乏对幼儿园大班幼儿兴趣的考虑,盲目选择自身喜爱的图书,没有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挑选;同时,幼儿缺少自主选择书籍机会,阅读材料根本无法满足大班幼儿的阅读发展与教育需求。另外,教师的阅读教育对孩子早期阅读活动过于随意,没有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方法,对幼儿的阅读过程缺乏仔细及时的阅读指导,没有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不重视阅读活动,无法定期更换书籍,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阅读区域需提供的资源严重缺乏。

㈢早期阅读教育方法与形式过于单一

在详细了解各城市不同性质幼儿园后,发现大班早期阅读教育普遍含有小学教育倾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反复对生字朗读默写,逐渐形成了孩子在听,教师在讲的局面,导致儿童对于阅读的积极性被单一的、过早的教育形式打压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但缺乏幼儿自主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活动形式枯燥单一、缺乏丰富有趣的游戏体验,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㈣家长对早期阅读教育缺乏认识

大多数家长对于早期阅读教育的概念没有做到真正了解,严重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只是将责任归于幼儿园;家长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阅读教育的形成,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缺乏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对培养孩子兴趣过于急功近利;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缺少计划性与长期性,无法真正形成合力。

三、解决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误区的有效对策

㈠明确教育目标

在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小学教育与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上的不同,重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在组织活动中,对孩子的特征与年龄要加强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性与生动性的辅助教育材料开展游戏形式、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阅读教育,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聘请专业人士到园内进行讲解,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明确教学活动开展方向,在规范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

㈡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与小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的汉字认识数量明显较多,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书籍,所以,对大班幼儿的阅读教育要重点关注其兴趣的培养,充分展现幼儿在阅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站在儿童角度选择图书,提供丰富阅读材料,创造一个温馨、开放的阅读环境,幼儿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活动区域。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以启发阅读与引导阅读为主要方式,尝试适应不同孩子的阅读方法。要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让幼儿自主交流,增加师幼、幼儿之间的互动,例如让能力水平不同的幼儿一同阅读,互相讲述书中故事,这样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增强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还能发挥带动的作用,使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㈢丰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就要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阅读环境影响幼儿。教师可将季节的变化、生活中的事件、动植物的探索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可通过故事阅读法、自主阅读法、游戏阅读法以及多媒体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让孩子边欣赏动画画面边阅读,丰富幼儿想象与理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多采用故事表扬与角色扮演的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游戏,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大幅度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㈣通过网络平台增进家园交流

幼儿园可定期开展早期阅读家庭讲座活动,家长可以就早期阅读方面的问题和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也可开设“家园共读”专栏,在专栏中放置一些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相关的知识以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更好的了解与阅读,增进家长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解;还可以开展“亲子讲故事”比赛,教师每月向家长推荐一本相关图书,家长给幼儿讲故事,这样在比赛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家长与幼儿阅读方式与习惯;另外,幼儿园应建立网络平台,和家长在平台上互动、交流,以此拓宽交流渠道,相互讨论幼儿早期阅读问题,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共享早期阅读经验资源,更好地进行大班幼儿阅读教育。

综上所述,人的基本学习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在终身学习化社会中,阅读能力是社会个体其他能力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幼儿园大班正是发展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在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此来正确指导幼儿阅读活动,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