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有所“分” 师有所“成”

2019-01-10刘沁桥应千慧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梯级分层班级

刘沁桥 应千慧

201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以下简称“官校”)开始进行基础课程分层走班的模式探索,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等综合因素,将数学、英语和物理科目的学习目标分为A、B两个层次。分层走班的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也让教师提升了教学水平,实现了全面发展。

一、精细师资布局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需要每一名教师拥有对教学的热爱与激情,对课堂的完美把控。

1.均衡分层师资,稳定分层教学心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家长盲目向往由“优秀教师”执教的“好班”。鉴于此,官校实施了教师均衡分布、动态交叉任教策略,即一名教师须同时承担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例如,张老师既要执教一个B层次的班级英语课,又要执教一个A层次的班级英语课,而并不是所谓的 “好老师教好学生”。另外,充分考虑到A层和B层的学生流动性,在施教层次的安排上,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会兼顾不同教师的执教风格,本着“适才而用”“因需定师”的原则安排教师。

官校打破了教师年龄和经验的界限,平行划分班级,平衡教学班的分配,新老教师均带A层和B层学生,这一举措,让老教师没有负担,让新老师没有顾虑,大大稳定了教师参与分层的心态,解决了教师分配班级的担忧。新老教师可以在A层次上一起竞技,又能在B层次上共同切磋,任何一名新教师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引路,新教师在模仿的同时也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以实践。

2.“六步备课”教研,提升分层教学能力

为适应分层教学,切实落实分层教学的思想,学校确定了备课教研的“六步”分层备课模式。第一步进行个人集备,每一位主备人都要制定两个层次的伴生课堂教学设计,适合A、B两种层次的学生;第二步进行微格试教,在每个层次中各选一个班进行课堂试教,观察其课堂生成;第三步进行集中研讨,在教研活动中研讨两个层次的教学细节;第四步进行课前微调,同学科组教师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公案进行个性化调整;第五步进行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层次的不同班级所呈现出来的实际课堂生成;第六步进行微格反思,在下周研讨活动中对上周不同层次的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度和课堂生成,积累分层教学设计的经验。

在不断的研讨和打磨中,学校将分层走班的不同层次的教案分类成册,为年轻教师提供走班教学的范本。每一名教师在A、B 层次课堂设计的比较和鉴别过程中,准确把握每一节教学内容的应然状态,每一层次学生的实然状态,以便准确把握分层课堂教学的力与度。

3.实行“三园一导”,强化分层责任意识

实施分层走班必然会导致学生管理形式的多元化、复杂化,为解决走班过程中的管理难题,学校实行“三园一导”管理制度。行政班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共同体,是每名学生成长的家园,由班主任负责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合作沟通等;教学班作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是学生学习的乐园,由任课教师负责学习指导和课堂管理;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治共同体,是学生自治的矩园,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增强自律意识。此外,学校专门设置学生成长导师,每一位导师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状态,疏导学生心理。“三园一导”管理模式的确立,让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导师“四位一体”实时了解学生情况,保障学校德育的有序推进,为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無论是教师角色的定位还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任课教师不仅要授课教学,还需要管理教学班级,一部分教师还需要学习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学,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科发展指导和心理疏导。这样,“教书”和“育人”不再分离,教师在分层的模式下更具责任主体意识。

二、打造生态平台

为促进分层走班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的可持续成长,学校为每一名教师设计了个性化的梯级成长模式、众筹式项目管理、定制式“官校之约”,让每一名教师都有出彩的机会。

1.梯级成长定方向

为使教师有层次、有步骤、有目标地成长,根据教师队伍实际状况,学校将教师梯级成长确定为四个梯次八级,即教学能手(校级)、首席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区级、市级)、名师(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层级型教师评定制度的制定激励每一名教师朝着目标一步一步迈进,也为校区评价考核的公平、公正提供了保障。

师资培养,首先是要确立目标,从教学能手到学科带头人,是一个普通走班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教师能够顺利实现梯级成长,学校确立了梯级成长研训计划。梯级成长研训的内容包括师德、理论、素养、常规、技能;研训的抓手包括一课三磨、同课异构、五项技能大赛、业务素养考试、师德演讲等;培训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梯级成长的模式和研训计划,让各年龄段的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层级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阶段,都能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

2.“官校之约”促成长

为了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校区设置了教师“官校之约”进阶发展课程体系,将教师的培训转化为一期一会、一周一次的成长沙龙。

“官校之约”主要分为四种形式:“观·晓学堂”“观·晓讲堂”“观·晓书房”和“观·晓展堂”。在“观·晓学堂”中,学校邀请众多一线名师、专家亲自授课,分享关于班级管理、教学艺术、课题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能够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继续攀登;“观·晓讲堂”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锻炼,特请专家进校听课指导,由理论到实际进行演练;“观·晓书房”是定期的读书分享,学校逢会必读,让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读书的地方;“观·晓展堂”由青年教师定期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呈现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教育片段,例如“和学生的一张合影”“我的教育故事”“打动我的那一瞬”等主题活动。

3.项目管理赋动能

教师培养的架构应该从学校管理制度出发,走公正、公平、公开、民主之路,精心设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与分层走班相配合,学校实行行政管理与项目管理并行的“双轨制”管理组织架构,分层走班项目便是学校13个项目之一。

学校分层走班项目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总负责,由分层走班项目负责人任命分层走班项目团队,定期组织分层走班项目阶段研讨,解决和调整分层走班过程中的问题。项目团队必须提前梳理问题,明确每一阶段实施重点,及时验收反馈,确保分层走班的有序运行。从最初的制定实施方案,到目前的分层教学问题研讨,项目小组对分层走班的认知和实践更趋于科学合理,这些走班教师既谋划走班改革,又参与走班教学,观念与行动保持一致,项目管理能力和走班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梯级分层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经济运行初探
不称心的新班级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远程集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集中调控的探索与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
极性隐喻的梯级逻辑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