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思路浅析

2019-01-10吴轩宜明婉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海气海关元

吴轩宜,明婉君

(1.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广东 广州511340;2.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510632)

1 雷火灸源流追溯

雷火灸,又名雷火神针,属于灸疗的一种,是原重庆中医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时碧所创,其由艾绒、麝香、防风、苍耳子、黄芪、乌梅、甘草、沉香、木香等20多种中药共制而成[1]。雷火灸利用高温渗透作用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使局部腠理开放,激发经气,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结散癥、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病。所以,雷火灸一般用于由虚、寒、瘀引起的各种疾病。

2 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作用机制

凡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便称为“月经过少”。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30mL为月经过少[2]。若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而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有文献指出,月经过少的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19.9%~63%[3]。临床可见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止,伴或不伴月经周期异常,多于月经后期相伴出现。该病相当于西医中的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及计划生育手术后导致的月经过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所以对于由虚、寒、瘀造成的月经过少应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上文提及,雷火灸是由艾绒、麝香、防风等20多种温通行气活血的中药共制而成,其在燃烧时温度最高可达240℃,其平均温度比普通艾灸高142℃。灸疗过程产生的远近红外辐射能渗透皮肤,靠传导扩散热量,再通过温热刺激表皮、皮下和肌层,温度由表皮向里递减,配合不同灸法,如手移动式操作(包括回旋、雀啄、横行、纵行及斜行灸)、押手拉式操作(包括点按、揉等),以及灸盒摆阵操作,使灸条内药物分子吸附在人体皮肤,借助热辐射作用,通过毛细血管网渗透到深部组织产生穴位辐射共振,使脏器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循环,并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4-5]。

中医认为,雷火灸可以通过调节肝、脾、肾的功能达到治疗效果。因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大病损伤肾气,导致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又可因素体阳虚或久居潮湿阴暗之地而致肾阳虚,命门火衰,血失温运而迟滞成瘀,瘀阻胞宫,胞宫无以温煦以致虚寒、瘀阻。又或木郁侮土,或饮食劳倦所伤,致脾气中虚,健运失常,气血化生不足则脾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充;又或素体阳虚,或过食寒凉生冷,或膏粱厚味损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流注下焦,积聚成痰,痰湿壅滞冲任、胞宫;又或因素性忧思多虑,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受阻,月经异常。通过温热疗法使脾气健运,为气血化生产生原料,更可将体内多余水液,经不同通道排出体外,避免停滞体内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肾气充盛则气血调和,天癸至,冲任通盛,月事以时下。肝肾同居下焦,肾气足,则肾中之精充盛,肝藏血,精血互化,共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肝气条达,使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加上肾的封藏作用,能有效调控经血的藏泻,使经量正常。三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冲、任二脉,使经血藏泻有度,定期下注,月经复以正常。

3 从肝、脾、肾谈雷火灸治疗虚寒瘀型月经过少的取穴方法

气血在女性一生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月经、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特殊生理活动均以气血为用。《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6]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脏腑之血汇聚于冲脉才能使子宫满溢。任脉为阴脉之海,经、血、津液的充沛皆由其所司。冲、任、督脉同起胞宫,同出会阴,其循行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月经的潮止与冲任的盛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肝、脾、肾3脏对冲任的盛衰有着重要的影响。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由肾精所化的肾气主宰着天癸的至竭及月经的潮止,肾气盛则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下渐趋成熟,肾气的开阖藏泻亦决定着冲任血海的充盈溢泄,通过冲任胞脉而达于子宫,促成月经的出现,因此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而经血的按期而泻,又与肝藏血、主疏泄有关。肝具有藏血、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脏腑化生的血,除营养全身外,余血则储藏于肝内。精血充盈,藏精储血功能正常,肝血定期下注冲脉,使血海定期蓄溢,参与月经的产生。肝又主疏泄,调节一身气机,肝气条达则任脉通利,协助调节经量。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运化,为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旺经调。冲脉隶属于阳明,胃中水纳盛,则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临床上,一般采用足太阴经的三阴交、血海,足少阴经的太溪,足厥阴经的行间等,再配合合谷、天枢、中脘、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等作为基础穴位。肾气旺,则月经按时而至。气海是任脉经穴,调补元气,温通下元;中脘和中理气,为利湿要穴;任脉与足三阴交会穴关元,配合足三阴交会穴三阴交,以健脾益肾,调肝补血;血海调和营血;足三里健脾调冲;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有化瘀破血之功,配合三阴交可活血化瘀;天枢和归来温通胞脉,活血通经;行间行气活血以化瘀通络;太溪具有补肾之功。诸穴合用,共奏温阳通络、活血燥湿之功。偏肾虚者,加太溪、肾俞,以固肾摄血;偏血虚者,加脾俞、膈俞,以健脾调冲,补充气血化生之源;血瘀者,加血海、膈俞,以活血化瘀;痰湿者,加丰隆、三焦俞,以利气化痰;气郁者,加太冲,以疏肝解郁。

4 验案举隅

(1)验案1 患者,女,33岁,2017年10月13日来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就诊。主诉月经量少1年余。刻下症:第1、2d稍多,后点滴而出,10d始净,经色暗淡,质稀,有血块,块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耳鸣,少腹坠痛,腰酸痛无力,小便频数,大便稀,舌淡,边有齿痕,舌底络脉稍迂曲,苔薄白,脉沉细。检查:子宫双附件彩超、性激素6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月经量少。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型:脾肾两虚夹瘀。证候分析:肾气不足,精血亏虚,不能化气化血,冲任气血衰少,血海不能满溢,故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色暗淡质稀;精血衰少,脑髓不充,故头晕耳鸣;肾虚膀胱之气不固,故小便频数;脾虚中阳不振则面色萎黄;脾失健运则大便稀;脾气虚则不能行血,故瘀血内停经脉,瘀阻冲任;舌淡,边有齿痕,舌底络脉稍迂曲,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两虚夹瘀之证。治则治法:健脾补肾,活血通经。处方:用斗式盒灸法、悬灸法。灸疗部位:左右少腹、小腹、腰部;穴位: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肾俞、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太溪。操作步骤:①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少腹部或小腹,温灸20min;②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腰部,温灸20min;③用小回旋灸法灸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肾俞、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太溪,距离穴位2cm,旋转9次为1壮,每穴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月经干净3d后开始治疗,前3d每日治疗1次,后隔日治疗。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稍增多,血块减少,腰腹疼痛症状减轻,8d干净;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增多,少许血块,少许腰酸痛不适,经行7d干净;治疗3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无血块,少许腰酸痛不适,经行7d干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大便稀等症状均有改善。

(2)验案2 患者,女,37岁,2017年11月16日来暨南大学附属暨华医院就诊。主诉月经量减少3年余。刻下症:近半年月经量较前更少,月经提前5~6d,7d左右干净,色暗红,经行小腹冷痛,得温痛减;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烂,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检查:子宫双附件彩超、性激素6项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月经量少。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型:虚寒型。证候分析: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故经行量少,色暗红;寒客胞脉,则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脾肾阳虚,中焦、命门无以温煦则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均为虚寒之证。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通经。处方:用斗式盒灸法、悬灸法。灸疗部位:左右少腹、小腹、腰部;穴位: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膈俞、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操作步骤:①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少腹部或小腹,温灸20min;②用双孔斗式灸具放置于腰部,温灸20min;③用小回旋灸法灸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膈俞、双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距离穴位2cm,旋转9次为1壮,每穴灸7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月经干净3d后开始治疗,前3d每日治疗1次,后隔日治疗。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月经量较前增多,月经周期正常,小腹冷痛症状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量明显增多,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等症状均有改善。

5 总结

近年来月经过少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者可致闭经,甚至影响生育。月经过少的发生多由虚实夹杂而致。虚者,肾气不足,营血匮乏,冲任不充,血海不盛;实者,由寒凝、瘀血、痰饮致胞脉不畅,经血不裕。通过雷火灸的温热疗法,有助疏通气血,温通全身经络,使气血生化并能濡养全身,通过联系五脏六腑,使冲任二脉充盈、定时满溢、藏泄有度,月经得以复常。

猜你喜欢

血海气海关元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