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十大反腐特色

2019-01-10侯兆晓

民主与法制 2019年1期
关键词:副省长中央纪委通报

本社记者 侯兆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形成高压态势,成绩显著。十九大以来,中央反腐持续发力,新举措频出,反腐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8年,反腐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特色呢?

①国家监察委成立: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2017年12月,中央纪委七位领导密集出京调研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曾好奇本次多位领导分赴各地究竟为了何事?

原来,此次是“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批准”,“按照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就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到地方调研,强调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和要求,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根据党中央决定,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试点,为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积累经验。党的十九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十九大结束后,2017年10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11月7日,备受关注的监察法草案首次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规定了国家监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将对6大类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并明确监察委可采取留置等12项措施。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通过了国家监察法并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

②监察委反腐:为反腐注入生力军

随着监察委加入反腐大军,2018年也创下了多个第一: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为2018年以来第一个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第一个被国家监委开除公职的副部级官员,同时还是第一个被通报扶贫不力的“老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刘君从副省级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成为十九大后第一个被断崖式降级的高官。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成为国家监察委成立后第一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成为十九大以来第一个投案自首的省部级官员。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成为第一个通报中只写了“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的“老虎”。

2018年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10天之后即4月1日23时,“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发布,立即引发舆论关注。这是监察法实施后,国家监察委组建并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后打下的“首虎”。

与之前的反腐通报相比,有三大变化。消息来源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变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涉嫌严重违纪”变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变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事实上,随着2018年省级地方两会的闭幕,各地省市县三级监察委陆续成立并公布了留置“第一案”。多地留置“第一案”开始于监察委员会挂牌不久,如江苏省、福建省留置“第一案”就是省监察委成立当天即开办。

各地留置“第一案”从采取留置措施到结束留置也十分迅速——陕西,24天;北京,28天;浙江,33天;新疆,35天;黑龙江,36天;江苏,46天……纪检监察系统原有干部和检察院转隶干部混编共同办案,有效缩短查办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反腐力量整合优势凸显。

另外,在已公布留置“第一案”调查结果的14个省区市,留置结束后被调查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其中7例涉嫌贪污、6例涉嫌受贿、3例涉嫌挪用公款、两例涉嫌行贿,另有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滥用职权罪等,犯罪数额从50余万元、100余万元、600余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基层政治生态在整个政治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兜底功能。老百姓接触最多的是经常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种种“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③严查“两面人”:2018年反腐的一大基调

2018年1月11日至13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是由2017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

根据新华社报道,本次政治局会议听取了中央纪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那么,这次政治局会议传递出哪些反腐新信号?

严查“两面人”。本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长期坚持下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决不半途而废。”这是对十九大后“反腐是不是一阵风”“反腐力度会弱化”等个别猜测声音的最好回应。

2018年哪些领导干部将成为严查对象?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答案:下一步要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和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破坏党内政治生态问题,重点审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领导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的行为。

2018年刚开始,便有两名省部级干部落马,分别是: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和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

④反腐关键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红通都是热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是重灾区。新时代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党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充分表明了党中央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的坚强决心,释放出了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的强烈信号。

下一步查处“四风”问题将重点聚焦何处?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徙木立信、以上率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抓具体、补短板、防反弹,重点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使党员干部知敬畏、人民群众有信心。

密织追逃天网,海外追逃行动仍是2018年反腐的重头戏。“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昭示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有网友表示,回顾过去的五年,“红通”“天网”“猎狐”等行动对外逃腐败分子具有极大的威慑力,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对于下一步如何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反腐败教育与研究中心秘书长彭新林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努力构建以追逃追赃为基础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新秩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中国的话语权,比如说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合作议题,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下一步,海外追逃行动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要真正把惩治腐败的天罗地网撒向全球,达到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的双重目的。”

⑤身边“微腐败”:反腐向基层下沉

严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未来三年剑指扶贫领域腐败。基层政治生态在整个政治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兜底功能。老百姓接触最多的是经常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种种“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2018年在各地掀起“扫黑除恶”行动高潮,就是要打掉基层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打掉苍蝇老鼠,还老百姓家园宁静。

2018年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这是反腐向基层下沉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十九大后“首虎”,为什么是鲁炜?中央纪委网站对此公布了答案——十九大后“首虎”鲁炜落马,源自中央巡视最新工作方法“机动式”巡视作用的彰显。

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得到了创新发展,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支撑。2017年8月,第十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全部公布,十八届中央巡视圆满收官。12轮中央巡视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在中央巡视的带动下,各省区市党委也完成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任务。

在巡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党中央在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过程中,创新加入了巡察制度,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目标。对此,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巡视巡察工作的决心,坚定不移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通过这样的举措,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充分发挥了巡视工作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

>>2018年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随着监察委加入反腐大军,2018年也创下了多个第一。

下一步中央巡视工作是否还会继续出发?对此,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主任杨晓渡曾在十九大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我们正在做计划,十九大闭幕后,新的巡视要展开。”对于未来巡视重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十九大闭幕后,新巡视的展开将会大力纠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项工作是短板也是难点。

⑥反腐高压线:重点领域成反腐工作重点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是今年反腐败工作重点。对比近几年的“打虎”数据可以发现,中央纪委2018年查处的省部级官员数量依旧“给力”。从2018年1月3日即被“拿下”的“首虎”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开始,平均每月至少有两名省部级高官被通报。

查看2018年落马“老虎”的职务,约一半为现职,并且是分管多个重点领域实职工作。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努尔·白克力,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曾志权,陕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钱引安以及江苏、山东、江西、陕西、贵州等多省份原在任副省长。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透露,2018年的反腐败斗争要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的领导干部,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在上述现职落马“老虎”的被处分通报中也多有提及。

⑦巡视不停歇:巡视打虎成果显著

中央巡视期间“打虎”不停,彰显巡视利剑作用。2018年2月,在距离春节不到半个月之际,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正式拉开序幕。本轮巡视除“首次将副省级城市纳入巡视部署”“巡视时间则由两个月延长至三个月”等新看点,巡视进驻期间“打落两虎”的战绩同样备受关注。

4月1日23时,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贵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被查;5月4日晚10点30分,中央纪委网站再次发布消息,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蒲波跨省晋升副部级仅数月就被查,这打破了以往被查省部级官员的纪录。”有媒体如此评价他的落马。

此前即2018年2月22日,中央第四巡视组进驻贵州省。随着蒲波被查,贵州已有两名省部级干部在中央巡视组巡视期间被“揪出”,这也再次彰显了中央巡视利剑的威力。据本轮巡视反馈,一些地方或单位腐败问题存量不少、增量仍在发生,不收手、不收敛现象尚未完全遏制住。有的地方腐败问题存量比较大,新增的违纪违法问题不少。其中,首轮巡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954个,涉及副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1000余人。

⑧办案高效率:缩短办案时间成了2018反腐新热点

查处周期缩短,纪委监委协同作战效率提升。2018年2月13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此时,距离季缃绮被首次通报接受审查仅过去1个月余。党的十九大以来,十余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并被处分及移送司法。记者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发现,这些高官从被查到处分通报公布,最短历时1个月余,最长也不到6个月。省部级官员从被查到处分公开期间的“时间差”正不断缩短。

“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8年4月1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了上述消息。王晓光是国家监察委成立之后被“拿下”的“首虎”。

2018年3月,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全国各级监委全面成立并与纪委合署办公,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无缝对接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纪委监委协同作战,既执纪又执法,对违纪、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问题“一竿子插到底”,有效地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等于三”的效果。其中,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步进行正是纪检监察双重职责有机统一、相互衔接,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工作流程再造的生动体现,有利于加强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有效保证了审查调查权高效运行。

⑨通报讲策略:精准表述展示反腐工作之精细

“老虎”处分通报出现多个新表述,监督执纪精准到位。“经查,王晓光热衷于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境外书刊,拉票助选,封官许愿,不遵守外事工作纪律并造成恶劣影响;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乐、生活奢靡,痴迷兰花、玩物丧志;王晓光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彻底背离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德不配位,寡廉鲜耻……”2018年9月20日,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的被“双开”通报中出现了多个此前罕见的表述方式。

近些年,在中央纪委发布的“老虎”处分通报中的一些新表述总是引人关注,2018年也不例外。据记者统计,“权权交易”“权力观异化”“两面人”“选择性执行”“甘于被‘围猎’”“大赌假赌”“玩物丧志”“德不配位”等新表述首次出现在对中管干部的处分通报中。有网友评价,“通报‘细节’多到仿佛让人一口气读不完。”

2018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双开”通报,对官员违纪违法的“病征”描绘越来越精细。例如,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被通报阳奉阴违、欺骗中央,目无规矩、肆意妄为,妄议中央,干扰中央巡视,野心膨胀,公器私用,不择手段为个人造势,品行恶劣、匿名诬告他人,大搞特权,作风粗暴、专横跋扈,是典型的“两面人”;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被通报权力观异化,把公权力和影响力变成牟取私利的工具,生活堕落,甘于被“围猎”;江西省原副省长李贻煌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为亲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牟取私利等。

一纸通报,不仅仅是文字活,也是展示和检验执纪执法水平、工作作风的技术活,更是体现反腐决心和工作重心的政治活。对此有媒体评价,这背后反映了新形势下监督执纪工作的与时并进、更加精准。

⑩警示有新招:警示视频首公开

首次公开“老虎”被处分现场视频,警示教育意义重大。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面光秃秃的墙壁。镜头前的他显得垂头丧气。他说:“作为一个入党四十年的老党员,我的行为严重触犯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违背党的宗旨,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损失,使组织蒙羞蒙尘。我从内心知罪认罪悔罪,也从内心真诚地打算走救赎之路,做一个干净老实的人。”

上述画面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对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处分决定的现场视频。2018年以来,中管干部被处分现场视频共公布了六个,成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不断升级监督执纪工作又一创新方式。除张少春外,出镜忏悔的中管干部还有贵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河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艾文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

此前中央纪委都是通过文字向社会通报官员落马的消息,公开官员被处分现场视频尚属首次。“提高了纪律处分的威力,对于有重大违纪违法的干部,将宣布现场公开更能形成警示和教育意义。是一种创新,应该会成为一种标配或常态化做法。”北大廉政建设研讨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宣布对落马官员开除党籍和公职本身就属于纪律执行的范畴,公布高官接受违纪处分的现场视频也有利于加强纪律教育。

2018年反腐的新特点,让我们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如磐石的决心,领略了什么叫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笃定节奏。

猜你喜欢

副省长中央纪委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徐光副省长重要批示
今年是什么年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今年是什么年
副省长出庭应诉体现了权力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