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开发

2019-01-08苏炜匡家庆

职教通讯 2019年16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

苏炜 匡家庆

摘    要: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办学存在着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滞后、办学条件差异显著、学生行业忠诚度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应基于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实现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的联动开发,着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按照确定岗位面向、分析职业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剖析课程实施等过程,明确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内容,引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标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创新力提升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2016/03/75);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项目编号:2302-462)

作者简介:苏炜,女,副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管理;匡家庆,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6-0029-07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建设、规范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1]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组织制订了18个大类410个专业教学标准和英语课程教学标准,规范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训实践,确立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2]但是,近年来各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一些专业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组织了新一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牵头的全国旅游行指委酒店管理专业委员在对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酒店行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对《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修订,以期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发挥引领作用。

一、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制方法

职业教育发达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各个领域对应的教学标准进行了研制。英国采用的是“证书依托模式”,这种模式的标准开发路径是首先通过职业需求调研、功能分析开发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简称NOS),然后依此为重要依据开发资格和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 and Credit Framework,简称QCF)中的学习单元,实现从职业标准到教育模块内容的转化。美国实施的是“课程依托模式”,即先确定学校课程所要面向的职业,围绕这些职业综合地开发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形成各职业能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化知识等,建立起教学标准(唐正玲、徐国庆,2014)。[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由行业技能委员会对行业发展情况和用工状况进行调研和预测,分析行业需求,举行培训包参照组会议,划分行业内的工作领域、针对每一工作领域进行工作分析、开发能力標准、确定能力标准的鉴定指南,并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进行动态修订(张宇,2014)。[4]虽然各国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路径不同,但其基本理念和理论基础都是一致的,即都是从职业能力标准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标准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在我国新一轮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过程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因此,本次高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紧紧围绕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展开,组织开展对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等标准使用主体的全方位调研,重点对酒店行业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规范进行职业分析,确定标准应面向的工作岗位、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标准所对应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施等(见图1)。

二、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标准起草前面向148家企业、35家院校、352名毕业生组织了深入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酒店企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建议、相关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毕业生的收入及对学校实践活动安排的反馈等问题,采取文献调研、实地访谈、专家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并对调研内容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酒店行业发展需求,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

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深度不够,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院校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趋势

从对酒店企业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酒店企业更为关注学生的软技能以及对行业的认同;另一方面,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出现对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还停留于前厅、客房、餐饮等传统课程,仅有三分之一的院校开设了酒店信息技术管理等体现行业新业态的课程,仅有17%的院校开设了管家服务等方向性课程。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课程内容不实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院校专业办学条件差异显著

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师资条件等方面配置不均衡。在所调研的院校中,个别院校建有综合性的实训教学酒店,大多数的院校仅设有客房、中餐实训室等专项技能实训室,缺乏综合实训设施。软件方面,仅有一半院校配备了酒店信息化管理系统(PMS)。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行业忠诚度有待提升

据调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仅为61%,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选择离职,近三年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相关度仅为51%、52%、52%。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与行业本身的高劳动强度、基层低收入的特性相关,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学校对学生行业认知培养的重要性。

(五)院校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

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院校师资数量短缺,近一半调研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生师比超过了30:1;另一方面,师资专业素质不足,调查院校60%以上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但是随着院校对学历要求提升,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也有所欠缺,这也是本专业学生行业忠诚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师资的职称结构来看,仅有三分之一的院校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超过20%。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本次标准修訂应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应严格遵守开发规范,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力争使标准能够紧密对接酒店职业标准,体现酒店行业新技术、新需求以及酒店职业教育的最新趋势。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设计的基本原则

1.贯彻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明确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培养规格。重点强调对学生文化礼仪、道德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课堂,促进酒店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着力培养敬业爱岗、敢于创新的酒店管理人才;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掌握酒店一线服务岗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需掌握酒店督导岗位所对应的运营与督导管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酒店品牌与文化建设、酒店业宏观发展动态与趋势研判等拓展技能,将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从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现职业标准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联动开发,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5]要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引进职业标准,以及优秀的酒店集团、企业的岗位工作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与酒店企业相应岗位的能力、知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相呼应。

3.准确把握新时代酒店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学生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培养。面向酒店行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对酒店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梳理酒店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了提升学生软技能以及贴合酒店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兴课程。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应解决的问题

1.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的问题。要明确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重点突出对学生德育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6],强调了高职阶段与中职、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差异性和衔接性。

2.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问题。对接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了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更加贴合酒店行业发展的趋势,强化专业人才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忠诚度等软技能的提高,以及对酒店信息技术、收益管理等新技术的掌握。

3.专业教学重过程、轻诊断的问题。明确专业要建立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诊断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质量保障措施,持续诊断和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设计流程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项目组力求过程严谨,标准科学,使其能够真正指导、规范我国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具体设计流程包括(见图2):第一,对行业、企业、院校和毕业生进行调研,厘清酒店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确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面向的岗位、涉及的具体行动领域等。第二,分析主要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培养规格要求、行动领域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第三,分析对应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工作需求,明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细化职业能力标准。第四,构建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内容。第五,明确课程实施应具备的支撑条件。第六,确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基本内容

标准重点涉及专业名称、入学要求、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质量保障等(见表1)。

(一)职业面向

根据对酒店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研结果,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旅游大类的住宿业、餐饮业,目前行业紧缺且对高职院校学生需求量较大的岗位包括: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以及茶艺师、咖啡师、调酒师等。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可的酒店服务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只保留了“茶艺师”(水平评价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技术标准作为依据,因此更需要通过企业调研或校企合作共同梳理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和评价的出发点。

(二)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酒店行业需求,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明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住宿业、餐饮业的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旅店服务员、茶艺师、咖啡师、调酒师等职业群,培养能够从事酒店、民宿、邮轮等接待业的一线服务以及运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定位与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本科培养目标形成原则性的不同。

(三)培养规格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与中职、本科要求不同。素质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学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以外,还需要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知识要求方面,学生要掌握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中英文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和服务礼仪,以及酒店业餐饮、房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知识、信息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等。同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掌握酒店基层督导管理的知识,并且熟悉酒店经营管理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技术,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能力要求方面,学生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酒店前厅接待、客房清扫与服务、餐厅摆台、宴会设计、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和酒店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等一线服务的能力,并且需要具备酒店组织架构设计、营销策划、员工培训计划编制与执行、员工绩效评价、经营管理标准与质量控制等督导管理能力,以及创建并运营主题餐厅、民宿等中小餐饮、住宿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等。

(四)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课程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要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可将党史国史、大学语文、信息技术、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专业课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专业基础课一般应包括国际接待业概论、酒店英语、职业礼仪、沟通技巧、旅游服务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餐饮运营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信息管理软件应用、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见表2)。另外,各学校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特色,开设如咖啡制作、鸡尾酒调制、酒店收益管理、酒店督导管理实务等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多元化人才。职业院校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型教学环节应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突破传统的重摆台、铺床等简单技能的训练,需增加企业模拟运营实训、产品策划与销售实训能更紧密对接酒店真实工作场景和需求的实训环节。同时,所有的实习实训活动都应该严格遵守《旅游类专业学生饭店实习规范》(LBT 031-2014)的要求。学时安排方面,总学时一般为2 800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低于总学时的50%,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6个月,各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阶段、采取不同方式安排企业实践。

(五)教学基本条件

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高職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因此对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专任教师具有扎实的住宿业、餐饮业经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专业应聘请具有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设施方面,除正常的专业教室之外,应建设有基于酒店实景、实景的各类技能实训室,有条件的专业实训基地还可以实现实际运营。同时,专业还应在校外选择设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教学资源除应选择优质教材,配备专业类图书文献之外,专业还应对接信息化教学发展需求,建设与之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数字化教学案例库等。

(六)质量保障

专业所在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以及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诊断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0):44-49.

[2] 胡茂波,王思言.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价值诉求与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8(10):24-28.

[3] 唐正玲,徐国庆.英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模式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4(13):14-18.

[4] 张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技术方案[J].职教论坛,2014(34):38-42.

[5] 李政.职业标准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的协同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32):13-17.

[6] 马亿前,吴雪峰.教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6(4):19-2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ndards for Hotel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SU Wei,KUANG Jia-qin

(Hotel Management School,Nanj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unning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the demand of the industry, the lag of curriculum setting,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running conditions, the low loyalty of students to the industry, and the weak faculty. The revision of “Teaching standards for hotel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based o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realize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teaching standards,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oft skills, Make clear the basic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job orientation, analyzing vocational ability, clarifying training objectives, determining course setting and analyzing course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tel management majo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eaching standards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