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探讨

2019-01-07周晓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泌尿道尿管导尿管

周晓娟

(东港市中心医院 普通泌尿外科,辽宁 东港 118300)

留置导尿管是外科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外侵手段,即使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一种方法,帮助排空膀胱。但是,随着导尿管使用的增多,人们发现泌尿道感染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质量,患者住院时间也延长[1]。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是护士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本文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留置尿管外科患者共120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留置尿管外科患者共120例为对象,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4.53±1.89)岁,其中包括:胆结石23例,肠梗阻35例,胆道肿瘤42例,20例肾结石。患者均行外科留置导尿管。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原因,总结护理方法。

2 结 果

120例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17.50%,其中因操作不当5例,占23.81%,导尿管选择不当4例,占19.05%,膀胱冲洗不当2例,9.52%,10例因患者自身原因,占47.62%。以患者自身原因最高。

3 讨 论

导尿管留置是一种外科常见的临床侵入性操作,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无菌操作,或应其他原因操作不当,将引起患者泌尿道感染,延迟患者预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2]。因此,护士必须重视分析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成因,以便对症施策。

回顾性分析患者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措施。分析得知其主要原因包括:①操作不当:主要是由于留置尿管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引起泌尿道感染[3],随着尿管的使用,感染的发生概率也显著升高。或因无菌操作不规范,在更换或者插入尿管时,消毒和冲洗不彻底,将导尿管外部的病菌带入到尿道内,引起患者泌尿系感染;②导尿管选择不当:不同材质的导尿管和不同型号的导尿管,均是引发感染的关键因素[4]。如果首次和多次留置尿管患者,均使用较粗或较细的导尿管,对于初次患者来说,过粗也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而对于多次留置者,如果过细将会引起堵塞等,也会引发感染;③膀胱冲洗:很多时候,护士都会认为尽快进行膀胱冲洗,是缓解泌尿感染的措施。其实,这正好是一个误区,膀胱冲洗过于频繁,增加了膀胱负担,也会增加泌尿感染;④患者自身:主要是由于患者大多处于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保证尿道的清洁,不能自行冲洗,也易引发泌尿道感染。

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应该加强防护和控制。①严格导尿指征,应该及时拔除导尿管。如果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正常,在拔除导尿管之后,应该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下活动,帮助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每日夹管,2~3 h开放一次。膀胱功能恢复后,立即拔管。②尿管选择,现在使用的导尿管材料一般是硅胶,在留置前,应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导尿管,留置后,应该及时检查导管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漏气等。对于成年男性最好使用14~18F,如果老年人尿道松弛,收缩力差的患者选用20~22F,以防漏尿,女性则选用16~18F。首次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以细长形状的导尿管为宜。如果患者为老年护长期卧床者,则需要使用较粗的导尿管,便于排尿,防止尿液渗透等情况,避免尿管堵塞。全硅橡胶的相溶性极好,对尿道黏膜的损伤小,泌尿感染的发生率低。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应该选择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导尿管。对于,拔管困难患者应该使用优质气囊导尿管,避免回抽时,造成管壁粘连,或长期使用后,管壁膨胀。当官腔受压时,也会造成到尿管堵塞,引起感染;③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护士必须掌握尿道的生理结构,在留置后,护士应该坚持无菌操作,定期进行消毒、冲洗,采用碘伏消毒液。于留置前,使用5 mL的碘伏从尿道口注入,消毒尿道黏膜。在插管时,动作缓慢轻柔,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和损伤,从而能减少更换时,外部细菌带入造成感染的现象。此外,研究发现,普通的引流袋相较于抗反流的引流袋而言,由于每天需要更换,也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建议使用抗反流的引流袋,且尿袋放置必须低于膀胱水平,保证正确引流,确保引流畅通;可以使用密封式导尿回路导尿管与一次性引流袋先密封连接,为无菌系统后插尿管,让尿液直接进入引流袋,减少感染。④合理进行膀胱冲洗,膀胱冲洗一直是护士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但是,有研究表明,膀胱冲洗与否,也是影响泌尿感染的关键因子。大部分护士会鼓励患者多饮水,尽量排尿,加速膀胱冲洗。但是,膀胱冲洗频繁,也会增加膀胱负担,引起泌尿道感染。护士必须合理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当患者尿液中存在浑浊物时,应该帮助清理,避免堵塞,并防止出血,引起不必要的感染[5];⑤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过敏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明显升高。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注重药敏试验,慎重使用抗生素,避免频繁更换药物等。且注重观察患者情况,合理减少使用剂量,并尽量缩短使用周期;⑥正确拔出尿管,研究发现,拔除尿管是影响感染的关键因子,护士必须合理根据患者有无异常情况,判断拔出尿管时间。对于排尿困难患者,应该使用尿管夹储尿,当患者感觉到膀胱充盈时,拔尿管后排尿,建立膀胱反射[6],协助患者立即排尿,则可恢复膀胱功能。

综上,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操作,以便患者排空膀胱。但是,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容忽视。护士必须重视防治,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以降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泌尿道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62例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分析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