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9-01-07赵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规章制度护理人员

赵丽丽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对医疗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目前新的医疗改革创新模式下,如何给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各大医院非常重视的问题。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1],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感觉、意识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理能力往往都较差,需要一人或是多人的照顾,增加了临床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为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对策,本文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428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428例患者,其中男271例,女147例,年龄25~73岁,平均(52.1±3.2)岁,通过对患者说明此次调查的情况,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制定调查资料。患者因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不能完成调查者,由其直系亲属或其陪护人员完成调查。

1.2 评价方法:对入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并记录,记录其年龄、性别、合并症的情况,并根据患者提出的护理存在的问题,将护理隐患分为:沟通意识、设施设备、法律及安全意识、规章制度等4个方面。

1.3 统计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428例患者全部参加调查,调查有效率100%,292例(68.2%)患者认为神经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172例(40.2%)认为护士缺乏沟通意识的患者有,83例(19.4%)患者认为护理人员缺乏法律及安全意识,52例(12.1%)患者认为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有,认为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的患者有97例()22.7%。50例患者认为神经内科的护理存在2中安全隐患,4例患者认为存在3种安全隐患。

3 讨 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卫生系统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医患矛盾与纠纷产生的概率明显增大。面对就医患者越来越多的护理需求,护理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各大医院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我们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促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得到高效的护理。

3.1 患者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医患双方在对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服务态度不端正,在工作中向患者解答问题时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常常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在沟通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交流时应耐心、细致,使患者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问题,如患者存在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应及时向医师说明情况,同时提请科室人员对患者予以重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患者正确的、积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的疑虑不安,使治疗和护理达到更好的效果[2]。对于存在意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该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求。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关系更加和谐,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使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更加专业,患者的满意度提高[3]。

3.2 护理人员法律及安全意识不强:面对社会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不断增强,部分医务人员却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医疗服务意识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尤其是医院在用法律手段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相比显得十分落后,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医院一方往往处境被动,并由此导致医疗纠纷类案件频发,并时有“伤医”等恶性事件发生。通过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医疗纠纷多是由于医护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略了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而直接对病症进行治疗及护理,导致患者不理解,或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护理,导致医护之间存在误解,造成不良影响[4]。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尊重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的知情权,充分告知每项工作的意义及存在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3 医院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医疗实践工作中,医院早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减少和避免事故差错,避免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三级检诊制度、会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医院规定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可实际执行时往往不能充分落实,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简单化,时间缩短化[5],没有实现护理起到的真正作用,引起很多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必须做到认真的贯彻和落实,不仅掌握在“口头上”,重点要落”行动上”,要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来办事,使规章制度真正有效的实施。

3.4 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肢体行动不便,需要家人及设施设备的帮助,有研究显示,医院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患者,尤其是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伤害。本研究结果表明,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加强护理人员的巡查。同时应尽可能在病房内安装视唤设备,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可以使用视唤设备,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及时、快速的帮助[6]。

4 小 结

护理工作安全性的高低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这就需要医院管理者应顺应形势的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制定有效的预防性措施。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及认知功能障碍,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针对性护理、重点护理的认识程度,做好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及安全意识,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最大程度的争取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减少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医院还应当竭力改善医院的内部环境,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良好的、舒适的住院环境,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护理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规章制度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墙化”更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