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2019-01-05于福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鼻胃置管导丝

于福翔

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轻度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胃肠减压、置管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轻度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1]。本研究中采用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轻度障碍,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胃肠功能轻度障碍患者 2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26±5.5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不借助介入造影剂及胃镜,在X光透视下通过胃蠕动及利用导丝调整营养管尖端角度,间断扭动导丝,使小肠营养管通过幽门插入十二指肠,进入十二指肠后可顺利将小肠营养管送入空肠。具体方法为:①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在进行置管操作前均含少量5%利多卡因,以降低咽反射的敏感度,同时口服泛影葡胺以进一步明确幽门口、漏口、吻合口位置。留置胃管者由胃管注入泛影葡胺以明确幽门口的位置。同时在小肠营养管、胃肠减压管外涂石蜡油,将十二指肠营养管前方盲端剪去,保持其侧孔。②置管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体式,清洁一侧的鼻腔。置管步骤包括:a.置入双导丝。对于无留置胃管者,在透视下及5F椎动脉导管的配合下将第1导丝由鼻腔引入,通过会厌达到吻合口附近部位时,将导丝旋转使导丝头端偏向瘘口对侧后再缓缓插入胃内,将导管撤出后沿着导丝将胃管送到胃内,然后再将第2导丝经由胃管引入胃内。对于留置胃管者,应经由胃管直接将双导丝送入。b.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顺着第1导丝将导管送入,将导丝及导管配合旋转再通过幽门口缓缓将导丝送至十二指肠降段以远,将导管撤出,沿着第1导丝将十二指肠营养管送至空肠内或十二指肠降段以远。c.置入胃肠减压管。顺着第2导丝将胃肠减压管再次送入胃腔。完成插管操作后,将泛影葡胺经留置管注入,再次确保管头位置满意。使用肝素钠液(肝素钠注射液1.25 万U+等渗盐水100 ml)涂抹鼻胃管外壁,并将肝素钠液注满管内,在透视下将鼻胃管尖端置于近胃幽门处。将管内钢导丝退出后更换为超滑导丝,在透视下将超滑导丝经鼻胃管尖端口伸出,并依次通过胃幽门及十二指肠部位,直到Treitz韧带远端。固定超滑导丝,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鼻胃管推送到空肠上段理想部位后将超滑导丝退出,使用30%泛影葡胺液通过鼻胃管注入造影,根据空肠黏膜影确保置管成功后在鼻翼处使用胶布将鼻胃管固定好,完成 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置管前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管时间及置管成功率 7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营养管放置不到位情况,所有营养管头端均成功置入十二指肠降部以外空肠。置管时间为5~20 min,平均置管时间(9.54±3.49)min。置管过程中均未发生插管位置错误、会厌功能紊乱、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2 置管前后营养状况情况 置管前,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分别为(32.59±4.56)、(52.48±5.64)g/L;置管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分别为(39.52±5.05)、(66.56±8.13)g/L。置管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置管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镜辅助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要求消化科内镜医师必须要有熟练的操作水平,且操作时需要向消化腔内注气,尤其是对于胃瘘、十二指肠瘘、食管-纵隔瘘等患者极易造成消化液向外扩散,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具有无创、无需专门技术和特殊器械、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佳、成功率高、方便护理等优点[3]。

作者体会,在置管操作中,应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对超滑导丝或鼻胃管进行捻动操作,使超滑导丝或鼻胃管按照一定的方向呈螺旋性前进,能更好的发挥超滑导丝的强度和韧度,并能有效避免鼻胃管盘曲的发生。鼻胃管前端存在侧孔,尖端无封闭,因此为使超滑导丝能在管腔内保持更好的直行状态,可将其由尖端伸出继续前行。由于超滑导丝的前端属于弯头设计,该设计极易由鼻胃管侧孔穿出,会对导丝的正常直行造成影响,而在超滑导丝伸出鼻胃管前端时应适当捻动导丝,从而避免导丝由鼻胃管尖端伸出[4]。此外,为确保能找到正确的消化道弯曲方向,应在前进过程中捻动超滑导丝前端弯头。当带超滑导丝的鼻胃管置入空肠或十二指肠后,此时肠腔多为弯曲和空瘪状态,但由于导丝和鼻胃管的硬度比较有限,因此如果再次继续往下推送,极易导致停滞不前现象。由于手术形式的差异,极易导致胃-十二指肠-空肠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若实施胃空肠吻合过程中极易造成残胃-空肠-结肠内瘘、胸腔胃等[5]。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鼻胃管能准确置入肠腔内,应先使用30%泛影葡胺液进行预先造影处理,以预先了解消化道结构的改变后再寻找正确的出口。但泛影葡胺液的粘性较大,在造影后应及时使用等渗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防止超滑导丝粘滞于管腔内。同时在进行置管前应了解患者的既往手术史及手术方式,从而保证置管术的成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营养管放置不到位情况,所有营养管头端均成功置入十二指肠降部以外空肠。置管时间为5~20 min,平均置管时间(9.54±3.49)min。置管过程中均未发生插管位置错误、会厌功能紊乱、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置管 前,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分别为(32.59±4.56)、(52.48±5.64)g/L;置管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分别为(39.52±5.05)、(66.56±8.13)g/L。置管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置管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鼻胃置管导丝
“7”字型和“工”字型胶贴对鼻胃管固定效果的研究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Diaphragm Rupture 膈肌破裂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介入导丝或硬膜外导管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修复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绝不能插鼻胃管”纯属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