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致脑内空气栓塞一例

2019-01-04陈永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双侧瞳孔积液

陈永华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有通气过度、通气不足、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由机械通气导致脑内空气栓塞,临床较为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姜某某,男,74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周”于2017年1月8日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头痛,以双侧顶部及枕部为主,为持续性胀痛,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年余,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0.3cm,光反射存在,右上肢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V级,左上肢、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阴性。入院时CT: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两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老年性脑改变(见插页图1)。治疗予吡拉西坦20g静脉滴注,1天2次护脑,舒血宁20mL静滴,1天1次扩血管,泮托拉唑60mg静滴,1天1次抑酸,二甲双胍片0.5口服,1天3次控制血糖等处理。1月11日查磁共振:两侧脑室旁及左侧顶叶皮层下小点新鲜梗塞考虑;两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及右侧脑干腔隙灶;右侧小脑软化灶,两侧大脑半球颅板下硬膜下积液。1月13日凌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午9:10转入ICU,接科时查体:血压 132/74mmHg(1mmHg=0.133kPa),意识模糊状态,双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心率120次/分,肌力检查不合作,双巴氏征未引出。接科后予奥美拉唑40mg每8h1次静脉推注抑酸、维生素K1针20mg静脉推注1天2次、依达拉奉30mg,静滴1天2次护脑,醒脑静针30mL,静滴1天1次等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意识障碍加深,21:00表现昏迷,格拉斯哥(GSC)评分3分,心率145次/分,血压120/78mmHg,呼吸呈叹气样,氧饱和度95%,为保持呼吸道通畅21:08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压力控制模式:压力 15cmH2O(1mmHg=0.133kPa),呼吸末正压:3cmH2O,吸入氧浓度:50%),21:25检查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0.4cm,左侧0.3cm,立刻予颅+肺部CT检查:颅内血管弥漫性空气栓塞,右侧为著;双侧硬膜下积液(见插页图2、图3);两肺慢性支气管病变,左肺下叶微小结节,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少量积液(见插页图4)。后患者心率、血压逐步下降,最终抢救无效于1月13日22:40死亡。

2 讨论

空气栓塞在静脉系统较常见,多由医源性因素或各种手操作及减压病所致,而动脉系统空气栓塞极其罕见,一旦发生患者常因脑及心脏动脉栓塞而死亡,病死率在48%~80%[1]。该患者入ICU院后予留置右锁骨下深静脉管,未行其它有创性操作和治疗,起初考虑空气栓塞是从深静脉导管处进入,空气运行到右心和肺,如果患者存在心内结构病变(如卵圆孔未闭等),右心压力增加使气体产生右向左分流,引起动脉系统栓塞,导致冠状动脉及脑血管的空气栓塞,而引起器官功能衰竭[2]。但患者床边心脏超声未见特殊异常,排除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空气栓塞可能。考虑机械通气导致该患者脑血管内空气栓塞,分析原因:第一,从发病时间上,该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双侧瞳孔等大,在机械通气约20min后出现瞳孔不等大,且病情迅速恶化,在此期间治疗措施仅增加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第二,从理论上,在设置呼吸机参数时,通常按照5~12mL/kg设置潮气量,之后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和阻力进行调整,避免平台压超过30~35cmH2O。潮气量过高会引起肺内高压、肺过度膨胀和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3]。该患者气道压设置15cmH2O,压力远小于平台压高限,也发生这样的严重结果,可能在咳嗽或吸痰等刺激下引起胸内压及跨肺压增高[4],引起肺泡过度牵拉,肺泡破裂导致肺血管完整性受损,气体直接从破裂的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左心室,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内。第三,该患者病情恶化后行头胸部CT检查,扫描时显示部分腹部CT影像(见插页图5),未见胸腹腔内重要脏器及血管空气栓塞征像。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机械通气导致该患者脑动脉空气栓塞。在日常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常见并发症的同时,发现意识瞳孔变化,应警惕空气栓塞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双侧瞳孔积液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瞳孔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瞳孔大,决策力差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屠岸的散文诗(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