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赵德喜教授妙用柴胡方

2019-01-04丁盈月刘立明荣春书赵德喜

关键词:舌体少阳柴胡

丁盈月,刘立明,荣春书,赵德喜*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汉·张仲景《伤寒论》在病证结合的辨证治疗方法和具体方药的运用上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古人云:“人有强弱之异,病有新旧之分,时有四季之差,有时同病须异治,有时异病须同治,须随证立方,随病用药”。赵德喜教授从六经辨证角度出发,通过经方小柴胡汤化裁拟定柴胡方,主要治疗因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疾病。本文证实柴胡方治疗因少阳枢机不利而导致的疾病疗效显著,现将典型医案简述如下。

1 头痛案

卢xx,男,47岁,门诊病案号:15305。2018年6月21日因头痛20余年,加重10天就诊于赵德喜教授门诊,右侧侧头部阵发性胀痛,偶伴齿痛、颈痛、眼痛,眠差,易怒,口干口苦,纳差,食后嗳气,小便黄,大便粘,舌体大,质红暗,苔白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头痛,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为偏头痛。从六经辨证分析属少阳病,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以柴胡方加味治之。处方:柴胡方(柴胡25 g,姜半夏10 g,党参15 g,炙甘草10 g,黄芩10 g,大枣10 g,生姜10 g,夏枯草20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炒白术15 g),茯苓30 g,石菖蒲20 g,炙远志10 g,川芎3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患者7日后复诊,头痛明显缓解,眠改善,大便正常,继服上方7剂。7日后电话随诊,患者自述头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

按:患者以右侧侧头部疼痛为主症就诊,但伴随有口干口苦,纳差等症状,符合“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病提纲的条文,不欲饮食为少阳病的主证,而弦脉亦是少阳病主脉,故辨病为少阳病。患者平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脾失健运、肝脾不调,纳差、食后嗳气、舌体大、质红暗、苔白腻、脉沉弦滑皆为肝郁脾虚证之象。赵德喜教授重新审视偏头痛,发现其符合《伤寒论》中少阳病的表现,提出“少阳枢机不利”是偏头痛病机关键的学术观点[1],故首选柴胡方加味治之。柴胡方中柴胡与清半夏药对配伍,一升一降,开通少阳之路,即除肝经之郁滞,共为君药。黄芩与夏枯草可清泄肝胆经郁火,故而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其与党参配伍,健脾益气之功效著,是补脾益胃的基本配伍[2];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共为佐药。甘草、大枣补虚和中益气共为使药。佐以茯苓利水渗湿;石菖蒲、炙远志醒神化痰开窍;川芎为血中气药,古语有云“头痛不离川芎”,为治疗头痛之圣药。诸药合用,共奏散郁结、通经络、和解止痛之效。

2 失眠案

王xx,女,74岁,门诊病案号:15310。2018年6月21日患者因失眠2个月就诊于赵德喜教授门诊,因既往脑梗死病史,遗留言语不利后遗症,故由家属代述。患者失眠,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心情差,易思虑,纳少,偶尔胃胀,二便正常,舌体大,质暗红,苔白腻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不寐,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为失眠症。从六经辨证分析属少阳病,以柴胡方加味治之。处方:柴胡方,加土鳖虫5 g,烫水蛭5 g,生石膏45 g,琥珀粉5 g(临睡冲),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患者7日后复诊,失眠症状略缓解,但仍心情差、易思虑,继服上方7剂。7日后电话随诊,患者睡眠基本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

按:患者以入睡困难为主症就诊,伴随心情差,易思虑,纳少,偶尔胃胀,脉弦滑等症状,故辨为少阳病。《辨证录·不寐门》言:“气郁既久,则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则肝血必耗,肝血既耗,则木中之血,上不能润于心,则不寐”[3]。失眠的临床表现与《伤寒论》少阳病的特点具有高度相似性,无论从失眠的病位、病因病机还是临床表现,都与少阳病联系十分密切[4]。赵德喜教授总结出“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的指导思想,故首选柴胡方加味治之。因患者既往脑梗死遗留言语不利的症状,故在柴胡方的基础上予土鳖虫、水蛭以破血化瘀通络;琥珀以镇静安神;因患者口干,故予生石膏以清热生津。诸药合用,共奏调营卫、和解安神之效。

3 郁病案

陈x,男,47岁,门诊病案号:15524。2018年8月20日因心情差、紧张害怕10余年就诊于赵德喜教授门诊,头昏沉,记忆力差,容易紧张害怕,心情低落,口不渴,口苦,眠可,纳差,二便正常,舌体大,质暗,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郁病,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为抑郁焦虑状态。从六经辨证分析属少阳病,以柴胡方加味治之。处方:柴胡方,加茯苓30 g,石菖蒲20 g,炙远志10 g,桃仁10 g,红花10 g,三七10 g(冲),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患者7日后复诊,失眠症状略缓解,但仍易思虑,继服上方14剂。14日后电话随诊,患者情绪基本恢复,伴随症状基本消失。

按:患者以心情差、易紧张为主症就诊,伴随口苦、纳差等症状,符合少阳病七大主症之默默不欲饮食,弦脉亦为少阳病之主脉,故辨病为少阳病。首选柴胡方加味治之。因患者舌体大、质白腻,故在柴胡方的基础上予茯苓健脾利湿;石菖蒲、炙远志以化痰醒神开窍;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通经;三七活血化瘀止血,在临床中其被认为是“外伤科的圣药、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诸药合用,体现和解少阳、疏肝解郁之功。

4 讨 论

“异病同治”是指促使发病病机相同的不同的疾病,即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以上3例医案虽是不同疾病且临床表现各异,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皆形成了少阳枢机不利之相同病机,以柴胡方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即体现异病同治的思想;从脏腑辨证的角度出发,人的五脏六腑为一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它脏,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疾病的传变,即“治未病”思想。本文亦体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白术与党参配伍以益气健脾,从而治疗肝病。本案例证实柴胡方加减治疗因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疾病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舌体少阳柴胡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
柴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精细分类
观三寸之舌,晓身体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