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其防范

2019-01-03李鑫

报刊精萃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防范中小学

李鑫

摘要:当前,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屡见不鲜,对校园欺凌进行有效防范与治理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所形成的危害,提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加强心理健康疏导;维持校内外安全秩序,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重视预防欺凌制度建设,推进校园欺凌认证立法工作是防范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欺凌;危害;防范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屡见报道,备受公众和各类媒体关注,网络平台上的讨论则更是“火热”。因此,学校、家长及社会全体成员应该对“校园欺凌”高度重视,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探寻合理预防和依法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路径,以期能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有效地防控。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

1.身体暴力

攻击者往往身体相对强壮,利用个人所谓身体的“先天优势”简单而粗暴地解决问题。如当与同学意见不统一时或看不惯一些行为时,通过打架让别人“屈从”接受或认同某种观点。当然,攻击者偶尔也可能会借助学习生活场所的一些工具或器械,如教室当中发生争执时,借助文具、书本或黑板擦等对别人进行施暴。

2.言语攻击

一般而言,言语攻击往往容易被忽视,它其实是一种软暴力。通常以学生之间侮辱、谩骂和贬损,抑或是肆意传播谣言等方式存在。言语攻击的传播往往对学生的伤害远超过身体暴力的伤害,言语攻击虽然不是直接在身体上“欺凌”或伤害,看似玩笑,但往往能伤及到被欺凌者的内心,让被欺凌者害怕环境,逃避与人交往,有苦难言,极有可能导致性格孤僻,进而影响学业成绩下降。

3.敌意——攻击性欺凌行为

这种欺凌行为在中小学校园也较为普遍,往往表现为欺凌者较为关注被欺凌者的东西,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可能是因为存在一定的矛盾,也可能是欺凌者心里比较喜欢被欺凌者的东西,但又不能拥有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充满敌意的极端行为,比如,将被欺凌者的东西故意藏匿,或者进行偷窃,也可能有意损坏等等。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

1.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经常被欺凌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注意力分散、不够自信,表现出逃学、成绩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在行为上可能表现得比较莫名的恐惧和胆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意识地退缩或别人难以接近等等,当然被欺凌者也可能有极端的行为,比如会去欺凌更弱小的学生。

2.对欺凌者的危害

欺凌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且特殊的互动状态,欺凌行为不仅仅给被欺凌者带来伤害,同时,也會给欺凌者带来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欺凌行为往往影响着他本人人格的健康发展,伴随着欺凌行为的发生,周围的同学往往对欺凌者“敬而远之”,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之发展。

3.欺凌行为对第三方和校园环境的危害

欺凌行为对周围同学的行为和心理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可能有不少同学也在现场“围观”,在事发的情境中,现场的部分同学极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对欺凌行为的发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充当着欺凌“协助者”的作用,这些学生心理往往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和“不安”。因此,欺凌行为的发生会给校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防范建议

1.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一般来讲,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家长性格存在缺陷、家庭存在暴力行为和缺乏安全感等因素,均会导致学生产生攻击性的行为。事实上,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大多生活于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因此,学校和相关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需要对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留守家庭的、性格懦弱的学生应该予以更多的引导和关爱,预防欺凌或者被欺凌,对已经成为欺凌或被欺凌者的学生要及时地予以引导教育,鼓励他们从欺凌的阴影中走出来,建立健全、阳光的性格,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此外,父母的言行往往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方式,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榜样抑或示范作用,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研究表明,一个家庭中如果母亲有暴力倾向,则这个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监护人参与家庭教育辅导课,引导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维持校内外安全秩序,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从大量的校园欺凌事件报道当中可以看出,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发生在校园内部或校园周边,而后者多为“跨校欺凌”。这说明了当前中小学存在着校园场地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加之很多县域学校或乡村学校,可能因经费不足,教学区域没有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卫生间往往远离教学区域,容易成为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地点。因此,学校应该加大管理力度,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间或宿舍等区域进行观测。对于“跨校欺凌”事件来讲,其行为可能涉及到校外不良人员参与,因此,学校要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力度,尤其是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重要时段及途经的重要路段进行巡逻,同时,学校也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确保校园和周边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和安全的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3.重视预防欺凌制度建设,推进校园欺凌认证立法工作

当前,我国初中生和小学生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课程与教材。面对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该组织要通过制度建设、执行和监督等一系列的工作落实,进一步明确校园欺凌事件构成标准和惩戒流程,建立学校、社区、家庭、公安、司法和媒体等的协作机制,共同商讨校园欺凌预防方案。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即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上,肩上承担着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责任,对于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欺凌事件要及早预防和处理,及时教育学生,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应该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此外,学校应该把“校园欺凌”事件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对待,应该视其程度而予以相应的处理,如需要干预、行为矫正还是法律制裁等。对于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当事人如果已经超过十四周岁,应该依据刑法处置。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学校应该会同公安机关责令其监护人进行严格地管理和教育,甚至可以交给政府收容和教养。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防范中小学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