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种类与分布

2018-12-27钱正喜杨柳

文教资料 2018年26期
关键词:种类

钱正喜 杨柳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是流传在湘西北地区的一些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充分展示了湘西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是湘西北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作为湘西北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在湘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成为湖湘民族文化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对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种类进行归纳和分析,为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湘西北 传统舞蹈 种类

湘西北位于湖南的西北部地区,主要是指常德市辖区的9个区县市和5个管理区。它东临洞庭之滨,西承武陵山脉,北连荆江平原,南抵雪峰余脉,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之“三湘四水”中沅澧两大水系由西向东穿境而过注入洞庭湖,冲积而成滨湖平原与澧阳平原,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在这片秀丽而又辽阔,物产丰富的土地上,孕育出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湖湘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是在湘西北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而薪火相传。

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集生产、生活、娱乐、健身、交流和竞赛于一体,蕴含了湘西北劳动人民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是湘西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湘西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与创造能力,并且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表现出了该地域文化的演变历程。它不仅仅是湘西北民族民间的传统舞蹈形式,更是沅湘区域的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和人文发展的历史记忆,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意义。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和其他民间文化艺术一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为了方便梳理和归纳,我们将其划分为地花鼓、花灯舞、习俗舞和宗教祭祀舞这四个主要舞蹈种类。

一、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是在湘西北沅澧流域广为流行的一种舞蹈,由于不在舞台而在禾场或堂屋(有时也在桌上)演出而得名,慈利一带称为“花灯”,津澧等地则对有情节的地花鼓称“地故事”。常德地花鼓保持着一个“小旦”和一个“小丑”两个人进行表演的“二小”模式,故称“对子花鼓”。

地花鼓的艺术活动一般在每年春天,农闲之时由地花鼓艺人组成临时班子,走村串户进行表演,还有一些是人家做喜事时会专门邀请地花鼓班子进行表演。常德地花鼓的表演类型主要有纯歌舞性和带戏剧情节的小型歌舞剧性两种。纯歌舞性是表演者在锣鼓和音乐的伴奏下,根据唱词的内容编配象征性的舞蹈动作。这一类地花鼓多以描写景色、季节为主,采用一种“互为应答”式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如:地花鼓代表性节目“双对花”的表演,旦丑之间就是围绕“十月花”的季节性特点进行互相问答式歌舞的。小丑从正月至十月向小旦提问,小旦一一列举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兰草花、五月栀子花、六月荷花、七月稻谷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雪梅花等每月季节性的特色花卉来回答[1](89)。通过青年男女对花数花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美丽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类似的节目还有“新拜年”、“放风筝”等。小型歌舞剧性是有人物和简单的情节,并有一定的戏剧冲突构成戏剧故事。这类地花鼓以描述男女爱情故事为主,仍是在歌舞表演的程式中开展,可说是舞中有戏,戏中歌舞,是歌、舞、戏三者的紧密结合。如:“五想郎”就是对青年男女相思之情的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刻画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纯贞理想。节目主要是小旦从五个方面对情郎的相思倾诉进行表现,“一想郎挂心怀,二想情哥你不该,三想奴来有些呕,四想奴命伤心头,五想小妹金鸡叫,撤散姻缘两面分”[1](123)。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于伤感中抒发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又如:“十月采茶”,作品以江南采茶的生活情态为契机,从正月新年的相识,二月采茶牵手,三月采茶定情,四月采茶结成双。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采茶的生活劳动中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类似的节目还有“掐菜薹”、“打货郎”等。地花鼓音乐多由民歌、小调和乡间山歌发展而来,以笛子、大筒、打击乐等为伴奏乐器,曲调优美、活泼、结构简单而鲜明。有的节目多段歌词用一个曲子回环式反复演唱,有的节目则采用多种曲子演唱歌词,既有成套的歌词,又能根据现场环境与气氛编排歌词。

常德地花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性别特征为特点的旦角“碎步”和丑角“矮步”。“旦角‘碎步的要点是下肢的颤、踮、跑,同时配合上身的摆、扭、倾等构成俏丽、妩媚的审美个性”[2](60)。丑角的“矮步”动作是常德地花鼓舞蹈的重要特征,男性动作基本上始终在一种半蹲的姿态上完成。“丑角‘矮步的要点是下肢的蹲、钩、跷,同时配合上身扭、摆、耸等构成朴实粗犷,滑稽风趣的审美个性”[2](60)。表演时以女子为主,男子用低矮的身姿围绕女子动作,艺谚所谓:“旦角几步踮,丑角一身汗。郎是盘根藤,围着妹儿转。”充分说明女子舞蹈“踮”和男子舞蹈“矮”的特点。男女舞蹈中使用彩色的丝绸折扇配合肢体动作,道具使用上也有小旦拿手绢小丑執折扇的。地花鼓表演时边唱边舞,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广受老百姓的喜爱,故在常德地区沅澧流域的各个区县广为流传,甚至影响到湘西与鄂西等地区。目前,其主要分布于常德鼎城区、桃源县、石门县等区县。

二、花灯舞

正月闹花灯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由于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各地的花灯歌舞会体现出各自的风格特色。在湘西北地区的正月期间,人们同样会扎制各种各样的花灯表演花灯歌舞,而当地的花灯在借鉴吸收外来的花灯艺术的同时,都会与湖区渔猎、水殖、农耕等生产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独特的沅湘文化特色。如“采莲船”结合湖区划船、采莲、采菱、打鱼等生活内容;“车儿灯”、“竹马灯”分别结合当地农耕交通小独轮车“鸡公车”和山地交通骑马的生活形态;“虾灯”、“蚌壳灯”、“捉龟舞”等则模仿水生动物的习性,用拟人的手法,充满水乡生活的情趣;“板板龙灯”则借助长条凳,蜿蜒曲折于丘陵山田之间。除了以上花灯歌舞外,正月表演还有传统的“龙舞”、“狮舞”、“麒麟舞”等,都属于正月期间闹花灯时出现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正月花灯舞从舞蹈性划分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载歌载舞的歌舞形态,有“采莲船”、“车儿灯”、“竹马灯”等;另一类是只有舞蹈没有歌唱的纯舞蹈类,有“虾灯”、“蚌壳灯”、“捉龟舞”、“板板龙灯”、“龙舞”、“狮舞”、“麒麟舞”等。载歌载舞的歌舞类与地花鼓表演近似,都是舞蹈动作伴随歌唱内容,小丑诙谐滑稽,旦角端庄大方。区别在于花灯歌舞由于使用了较大型的花灯作为道具,舞蹈动作与表现内容限制在规定的场景之中,因而较之地花鼓的手绢和折扇的动作,表演时舞者需根据花灯的仿生形态、更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刻画物象与情境。由于动作幅度加大,音乐尽管与地花鼓近似,其性质却变得短促激烈,曲调更活泼跳跃,同时花灯歌舞为了烘托喜庆热烈的气氛,伴奏中除了地花鼓使用的笛子、大筒和打击乐器之外,通常会加入唢呐。其次,载歌载舞的花灯歌舞在人物角色方面比地花鼓的一丑一旦更丰富。如“采莲船”是一旦一丑加一老生,而“车儿灯”与“竹马灯”则是一旦一丑加一小生。第二类花灯舞是只舞不歌,其舞蹈特点是道具的仿生性规定了舞蹈的动作性。这一类舞蹈在动作的技术技能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如:“虾灯”的“搓杆”技术,虾的水中动态全靠苦练“搓杆”;“捉龟舞”的“龟步”,乌龟的爬行全靠舞者深蹲前行,一手扶地一手操纵龟头的表演需要反复演练,才能将乌龟谨慎、贪吃、悠闲等情态再现出来;“狮舞”、“龙舞”、“麒麟舞”的“登高”、“踩球”、“挂红”等技术动作,更需要长期的演练和配合。这一类花灯舞,音乐伴奏没有弦乐,主要是打击乐和唢呐。

具有沅湘生产生活习性的花灯舞深得洞庭湖区湘西北人民的喜爱,每逢节日或庆典都会出现在广场与街市,同时,因为湘西北地区区县的生活差异,如“虾灯”、“捉龟舞”等主要出现在桃源、安乡、鼎城、汉寿等紧邻洞庭湖的地方,“车儿灯”、“竹马灯”等多出现在澧县、石门、临澧等,“板板龙灯”主要在桃源、慈利(现张家界地区)一带较为活跃,像“狮舞”、“龙舞”、“麒麟舞”等在沅澧流域都有出现。

三、习俗舞

习俗舞实际上应广泛地包含湘西北所有的民族民间舞,在此,狭义的指称习俗舞是将地花鼓和花灯舞所不能涵盖的一些湘西北地区民间舞表演形式归入此类,如:“九子鞭”、“打花钹”、“八不闲”等,其不似地花鼓一丑一旦的人物角色,也不局限于节日与庆典,因它是常德所具有的一些民间习俗歌舞表演,我们把它归入习俗舞的大类。

常德地区较为流行的与地花鼓和花灯舞不同的习俗舞首推“九子鞭”。“九子鞭”又名“打花棍”、“打连厢”、“霸王鞭”,名称来源于歌舞时舞者手持一种竹子制成,并串有九枚方孔铜钱的花棍状道具。这种花棍一般是棍身着红色,两端用黄绸或流苏装饰,鞭长二尺半,两头约开四寸长的口子,口内横插三根铁销安放九枚铜钱,因花棍中间串有铜钱,又名“金钱棍”。现在的花棍棍身出现了各种颜色和花色,长短尺寸根据表演需要变得更丰富。常德传统的“九子鞭”表演时与地花鼓较为相似,都是一男一女相互对唱,音乐采用“五月比古”等地方小调,内容多是一些做寿、祝福之类的套词,也有演唱历史故事的[1](166)。“九子鞭”因为用道具敲击声响进行伴奏,舞蹈动作形成了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型的动作伴随着花棍敲击不同的身体部位,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花棍上下飞舞的舞蹈动态,再加上表演者的演唱与表情,使常德“九子鞭”既有舞蹈的律动美,又有曲艺表演的神情美,甚是活跃,极为好看。正是因为“九子鞭”的舞蹈特性,常德文化部门开始推广用于百姓健身和娱乐,现在以群体出现的广场舞活动在当地较为常见。传统的“九子鞭”民间表演艺术仅在桃源和石门以非遗的形式得以传承保护。

“打花钹”又名“花钹舞”,是一种手执打击乐器“钹”进行表演的传统舞蹈形式。舞蹈由三人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该舞蹈表演对舞者要求较高,首先要掌握“花钹”的各种打击乐曲牌,然后需要一定的武术功底。因为在“打花钹”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是在堂鼓、大锣、小锣、唢呐等乐队的伴奏下,舞者既要将花钹的敲击融入乐队的演奏曲牌中,又要表演各种激烈的斗舞。舞者时而旋转,时而跳跃,动作幅度大,而且速度快。由于难度大掌握的人少,该“舞蹈仅在临澧县新安和合口”[1](202)。两地存在过,现在已经基本不出现了。

“八不闲”来自于常德当地的土话“八个不得闲”,是说事情多而繁忙的意思,出现在舞蹈上则充分体现了“八不闲”舞蹈的动作特点。“八不闲”表演时赤裸上身,双手一拍一击,分别是:“左手掌拍右胸,右手掌再拍左胸;左手掌拍左大腿,右手掌再拍右大腿;左手掌拍左胯,右手掌再拍右胯;左大臂夹击左腋,右大臂再夹击右腋。”[1](404)八个部位一拍一响,不能停顿,反复循环,所以叫“八不闲”。“八不闲”是一种独自表演的舞蹈形式,没有音乐伴奏和服饰,舞者口念锣鼓经手掌击打身体开始,前奏的锣鼓经之后配合“八不闲”舞蹈演唱当地的民间曲调。因为“八不闲”在过去多是没有生活来源的艺人谋生手段,现在在常德地区已少见。

四、宗教祭祀舞蹈

湘西北地区的宗教祭祀舞蹈集中体现在巫傩的“搬郎君”、道佛的“瑜伽焰口”和土家族的“跳丧舞”三个方面。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巫傩歌舞“搬郎君”至今在鼎城区尧天坪镇乡村依然流行,其巫术礼仪和内容与屈原“九歌·东君”所再现的巫风习俗几近相似。“搬郎君”的巫礼程式也是从“申奏(请神)”开始,然后是点兵设坛、郎君来(山神、水神、地神、关帝)、做申法(祭香驅疫)、请东君、做申法(祭香赐福)、开锁取财、化纸钱(辞东君)、送东君等十二个环节的巫术法事。“搬郎君”唱词分为二十八段,每段六句,以七言句式为主。语言朴实鄙陋,音节曲调单一,哼唱结合,锣鼓伴奏。“搬郎君”的巫术礼乐规格自然比不得先秦时期的“九歌”,但其唱词中有“后园枯树做马叫,烧火佬儿跌倒了”[1](225)等词句看,恰可以证明沅湘地区巫乐歌舞有鄙陋之作的习俗。二十八段唱词与整个巫术基本上都延续着原始巫术文化求神赐福的祭礼进行,其中,主要祭拜之神为洞庭湖传说中的“东君”。“东君”在“九歌”中为太阳神,在屈原的笔下,“东君”具有太阳带给人类的高尚品质。诗中驾龙车踏惊雷,以青云为衣白霓为裳,北斗斟酒,高空翱翔,长箭射狼,赋予“东君”战神的民族英雄光辉形象。在“搬郎君”中的“东君”是一个同样以“傩面”出现的青年武将形象。青年武将“东君”的面具,面额白龙,两眼怒目,嘴凸獠牙,凸显凶狠、威仪之貌。其舞蹈是一种以巫术手诀为主的武功性动作,舞蹈动作姿态奔放、激烈,时时突出体现“东君”的武将形象特征,具有强烈的阳刚之美。“九歌·东君”次序有迎神、神降、乐神、神去、送神等章节,“搬郎君”起承转合巫礼环节与之一脉相承。

“瑜伽焰口”是一种手诀舞蹈,“焰口”又称“面燃”,是佛教中饿鬼名。“瑜伽焰口”的手诀仪式,是一种拯救饥饿之鬼的佛事活动。据传“瑜伽焰口”是在唐朝“善德山乾明寺于唐咸通间修建”(《明嘉靖常德府志·寺观志》)后传入常德,目前,“瑜伽焰口”在桃源县境内与当地的道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瑜伽手势手诀”舞蹈。表演时主持盘腿打坐中间,伴奏乐队呈八字形坐于两侧,乐器有竹笛、唢呐、笙、箫、鼓、铃等,在音乐的伴奏声中,主持演唱咒语,双手随唱词在胸前翻绕至最后一句停顿时形成手诀手势的造型。“手诀共有128式,完全不同的手诀为94式”[1](178),每个手诀对应着不同的含义与理念。这种“瑜伽焰口”手诀的表演在当地一般与民间道教礼仪活动结合出现和使用,目前,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桃源县得以保存和研究。

“跳丧舞”是湘西北地区生活着的土家族守灵时跳的一种舞蹈。常德西面是武陵山脉,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被誉为湖南的屋脊,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生活在大山区的土家族流传着人死之后用“跳丧舞”守灵祭奠亡人的习俗。该舞蹈一般由男子对舞,动作粗犷,节奏鲜明,可能是山区生活的原因,其膝盖动律是一种较为负重的下蹲,上肢动作多是模拟生活形态,如“牛擦痒”、“虎抱头”、“马掀蹄”、“凤展翅”,等等[1](408)。“跳丧舞”作为一种祭祀舞蹈,同样带有较为原始简单的歌唱曲调,一唱众合有点类似于民间劳动号子,其伴奏只用一面鼓敲击节奏。

五、结语

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分为“地花鼓”、“花灯舞”、“习俗舞”、“宗教祭祀舞”四类,其分布受湖乡和山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渔猎、水殖之类的舞蹈主要分布在临近洞庭湖的湖区,土家“跳丧”主要集中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聚集地,“地花鼓”与“花灯舞”等农耕文化的舞蹈则较为广泛流传于沅澧流域。湘西北传统舞蹈蕴含了该地湖乡与山区的湘楚文化特色,体现了湘西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丰富了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湘西北各区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湘西北传统舞蹈是沅湘人民在长期的生產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代表着沅澧流域人民的社会精神文明,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卷编辑部常德地区编写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M].湖南省卷编辑部常德地区编写组,1984.

[2]钱正喜.常德地花鼓舞蹈的形式与特点[J].舞蹈,2009(11):60.

猜你喜欢

种类
施工现场防护手套的种类及选用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音乐教育的种类及其性能(二)
音乐教育的种类及其性能(一)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