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诗歌活力重新焕发

2018-12-27庞胜男张洛缘

文教资料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庞胜男 张洛缘

摘 要: 中国传统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环,已从古老“诗言志”的繁荣时代逐渐走向式微。在当代,诗歌成为教育考试的一部分,其“应试功能”框限了阅读人群范围。与此同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带动了古诗词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在科技高速更新换代的信息时代,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与时代传媒的强强联合才能使双方获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形式呈现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中国传统诗歌文化赋予了时代技术文化的内涵,让科技更加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 传统诗歌 文化类综艺 新媒体时代 文化传承与创新

引言

阐述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传统诗歌,在当今社会各界重新受到全民的重视和热爱,重又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体现在教育界与文化界。就教育界而言,中小学(包括高中)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古典诗歌,加强对学生诗歌素养的陶冶,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在其影响下各地类似节目蜂起,盛况空前。面对这种现象,能否探索一种新的将新媒体某些要素与课堂教学进行某种程度与方法的结合?古典诗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能否更好更有效地承载、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信息传媒时代,中国传统诗歌将如何以“旧”抗“新”,实现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重新繁荣?

一、新传媒时代下传统诗歌的生存现状

(一)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领“诗歌热”。

《中国诗歌大会》自2016年开播即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前两季的成功播出,点燃了全社会对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和传播的热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躯,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创新赛制,融合视觉与听觉,让原本诗歌单调的朗诵形式瞬间鲜活起来。中国传统诗歌通过媒体的动态呈现以一种更“平民化”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为诗歌在娱乐冲击的时代创造一方新天地。这类节目能让普通观众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众对诗歌的兴趣,并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诗歌。

中央电视台传承优秀文化根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陆续推出《中国诗歌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一批融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节目,这些都是央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契合时代需要,挖掘选题,开拓创新的成果。《中国诗歌大会》的走红,更是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显示出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感与创新力。

传统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在“诗歌热”的推动下或将迎来新“诗”纪。传统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一张厚重的国家文化民片,以其穿越时空的生命活力和浓郁的艺术感召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全国形成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在一波波“诗词学习热”、“诗词创作热”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诗歌文化,尝试传统诗歌创作。

(二)中国传统诗歌在当代重新绽放光芒。

在新型传媒方式的助力下,传统诗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诗歌,主动了解诗歌背后隐藏着的故事,一系列以诗歌为主的文字游戏如飞花令、回文诗、藏头诗等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在趣味挑战中比拼诗歌储备量,寓教于乐。然而在诗歌文化的普及中,光靠媒体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依靠国民教育,这是我们结合现行教材研究诗歌部分的意义所在。

诗歌作为沉淀千年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仍然熠熠闪光,即使在信息快速更迭的当代,仍有继续坚守诗歌的“守护者”存在。一方面希望中国传统诗歌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希望有更多对中國传统诗歌的专业研究成果的出现,生活与学术的结合,才能保证诗歌艺术既不失其娱乐价值又不会丧失其研究价值。

(三)“诗歌热”背后的隐忧。

“诗歌热”带起了全社会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视和关注,然而这股热潮背后仍存在隐忧:“诗歌热”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热度?如何维持这种热度?从而真正促进中国传统诗歌活力的重新焕发?

希望借由时代赋予的便利,让传统诗歌在当代仍旧焕发新鲜活力,让诗歌成为人们的一种爱好,而不是一种高深的艺术。

《中国诗词大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然而一个节目并不能撑起一种文化的崛起,如何树立全民的诗歌意识,加强对诗歌的认识了解,使我们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然而,中国传统诗歌并不是只凭借综艺节目一种形式,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发酵,大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各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不断兴起。在高校中“飞花令”盛行,诗词吟诵艺术再次被提及,诗歌日常化逐渐成为可能。固然,趣味性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对诗词的关注,然而如何稳固和提高这种关注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让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停留在教育的层面,才是诗歌活力在当代真正的焕发。

二、传统诗歌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水平,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除了掌握一些成熟的答题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让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考试机制。从孩童时启蒙的唐诗三百首起,学生就已受过中国传统诗歌的熏陶。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语文课本开始以全面的体系形式向学生普及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古典语言的魅力凝聚在短短的篇幅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知识能力不同,学生对同一首诗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时代的传承性,诗歌也是如此,在时间的不断积淀中愈发魅力无限。中国传统诗歌虽然来自遥远的过去,但一直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在现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强音,作为时代强力后备军的学生更应在诗歌修养上钻研精进。新课标教材对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传统诗歌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更熟悉含蓄词句中浓情深意。

通过增强学生对传统诗歌的鉴赏能力,输出中国优秀古典文化,优化学生内心对“美”的感知和理解。用诗歌的韵味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即使在冰冷气息的机械时代也能散发温暖柔情的诗歌光芒。

选录诗歌数量的增加势必要求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由此才能更好地对所增文本有更深入细致的分析鉴赏。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一方面与学生对古典诗歌歌赋的感受力与知识储备有关,另一方面通过大数量的诗歌阅读与讲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同感、借代、用典等达到含蓄慰藉、豪迈奔放、凄婉哀怨等多样的情感表达效果。诗歌情感内涵的感受不能通过单纯的概念背诵理解,而是要在不断的诗歌学习中积累不同的典故用意,寻找不同风格题材诗歌中异曲同工之处,将浩瀚的诗歌歌赋串联起一张脉络清晰的关系网。

(二)承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复兴,展现文化魅力。

古典诗歌作为一张“中国名片”,用来自远古的呼唤推开世界的大门,重现大唐盛世,诗歌繁花似锦的诗意时代。中国作为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根植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仍然生生不息,古老的颂歌祝酒吟唱、《诗经》的细腻、《楚辞》的浪漫、汉赋的壮阔、宋词的理趣,不同的文体在不同的时代相互渗透交融,焕发出各个时代最耀眼的光芒。

1.承载家国情怀,小家大国,大丈夫之终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根植于灵魂的家国情怀自然而然在诗人笔下汹涌澎湃,不绝如缕。“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面对眼前的麦田,联想到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不由感慨万千;“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袍泽之谊,是不畏牺牲不惧鲜血的勇气,是与战友并肩作战、共赴沙场的决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黎民苍生的担忧与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挥洒一腔热血只愿国泰民安,山河依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神面前毫无惧色,一身肝胆,名垂青史……那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永不磨灭,流淌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并代代相传。

2.沿袭文化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诗词息息相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时人们登高、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春社是中国最古老的民俗之一,祈求丰年的同时也不忘感谢土地神的馈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赠别是送别的习俗,寄寓着对远游亲友“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中国传统习俗在古诗词里被代代传诵、延续下去。

3.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厚植文化底蕴。

中国古诗词“走出国门”的呼声不断,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希望外国朋友理解中國诗词文化,感受诗词魅力。自然,这些古诗词作品的翻译,就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作为总理的御用翻译官,张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总理引用的诗词译成英文,让外国人理解明白,并且不存在歧义。比如“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她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将“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十分地道。

文化复兴是百年中华民族精神觉醒的继续,也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文化巅峰;自宋明理学以来,重新为中国文化史注入了丰厚的灵魂,在世界学术史中树立起中华文化的旗帜;为中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谱写了最惊心动魄的经典。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诗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简短的样式更易传播,多样的文学媒介拓宽了诗歌走向世界的途径。

三、传统诗歌传播载体的拓展和创新

(一)传统诗歌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1.中国风歌曲与现代音乐编曲。

当苏轼《东风破》、李清照《相见欢》遇上周杰伦《菊花台》,“浓睡不消残酒。应是绿肥红瘦”化为“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琵琶一曲东风破,古风小调与R&B;曲风完美融合,定下中国风“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曲风特点。“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林俊杰的一曲《曹操》让摇滚与“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隔空碰撞,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洒脱,一种知己知彼的英雄相惜,显千年英雄魂。经典的继承,偶然的相遇,以中国文化为支撑,融西方R&B;、ROCK于内,以汉字形意为呈现形式的中国风歌曲,在中国古典乐器的弾拉拨弦中诱发现代人对中国文化的古典意境的探索。

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拆解语言使用惯性,重新灌溉意蕴重量,抓住宋词“意在言外”的散离感建构后现代新词风,恰如那句“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富有律动感的歌词,油然而生的画面感给耳朵更精致的听觉盛宴。

邓丽君《淡淡幽情》辑十二首宋词,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等,由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难以超越的一峰。当“屈原词”、“李清照词”、“苏轼词”出现在词曲介绍一栏,在疑惑之余感受又激发对传统古诗词的兴趣。

2.中国古典诗词在古风歌曲中的内化。

近年来,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愿此间山有木兮卿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诉尽“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愁情;“曲未终,人已散。遗世而独立,无眠”。佳期如梦,只渡世间一个你;“着笔众生相,诸色琳琅,水袖纷扬,进退自循章”,道尽京剧的粉面行当……当雅致古典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化用传统诗歌典故,隐文人墨客轶事,民族乐器与电子合成器的强强联合,或是在日本具东方风格的曲子上重新填词,抑或是原创编曲填词,添加更有剧情代入感的念白和文案,强化故事背景,古风歌曲经唱见的柔情演绎在听者心中撒下“古韵”的种子,当种子生根发芽,对传统萌发兴趣,他们自会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聆听古乐、古曲的本真。古风音乐在全新的风格的探索中播撒传统的种子。

(二)与书画艺术结合。

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自古就有诗画融合的传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地方,由画者本人或旁人题上一首诗,以咏叹画的意境;诗所占的位置,即构成画面的一部分,与有画的部分共同形成一件作品在形式上的统一,也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完美衔接。唐代诗人王维诗画皆通,阐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意境。画面题诗的风气在两宋山水主主题的呈现上日益精进,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

在信息媒体时代,除了继续依靠传统宣纸纸质媒介传播诗歌意境精神之外,还需寻求灵活多变的呈现形式,如数字书画展览、普及诗画知识,也可以儿童诗歌启蒙入手,针对儿童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设计以诗歌为内容的益智玩具。

(三)与新媒体结合。

古代诗歌凭民间口耳相传和采诗官的收集得以流传至今,看似早已与时代信息传媒脱节,然而从国产仙侠中国风类RPG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绝代双骄》系列等主题配乐的填词演唱,至2013年众多多以古风音乐为主的原创音乐团队的成立,越来越多优质的古风音乐作品开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音频直播、网络大赛等新媒体形式更是一阵应时“东风”,助力“古风”的传播。同时诸如“为你读诗”APP、解读诗词线上课堂、诗歌专栏公众号等流行传播模式的出现也为中国传统诗歌的传播扩大了影响面,传播方式与时俱进,传播速度更迅捷方便。

(四)与时尚潮流结合。

中国传统诗歌从来不是“孤立无援”的,在紫禁城内雕栏玉柱上,“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在苏州园林移步换景间,“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在莫高窟飞天婀娜中,“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都散发出无数令人赞叹的千古名句。在此基础上,故宫系列、园林系列的主题服装设计得到瞩目的国际关注度,“诗歌”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暗含在服装设计中,这种“隐形”的诗歌传播为中国传统诗歌国际影响力的扩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与文创产品结合。

传统文化的宝藏取之不尽,诗词、戏曲、建筑无不可入词;而《论语》的礼仪人伦,《山海经》的神奇诡谲,在现代包装手段下,诗歌文化以手账胶带、圆形蒲扇、玩偶摆件等崭新面貌闪亮登场,艰涩的文字变得可触可感,“过时”的岁月重新应时当令,进入大众视野。

(六)与新课标实施下教学方法的结合。

夸美纽斯说:“方法不能直接规定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某种东西,方法就是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应该怎么办。”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但古诗词教学有自身的特殊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共性到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

1.诵读法。

朱熹曰:“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得不熟,亦无所思索,”②字正腔圓的诵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理解和感悟。当雅正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的时候,身体的许多器官都参与诵读这个环节中,学生更好地在琅琅读书声中加深记忆印象,培养对古诗词的语言感受力。在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边读边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诗歌划分节拍时有特殊情况。比如王维的《鹿砦》中的“返影入深林”就应该划为二一二模式,不能单纯划分为二二一节拍。接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意,品味诗人的情感变化过程,尝试把这份涌动喷薄的情感诵读出来,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才达到诵读教学法的效果。

2.辨析法。

钟启泉教授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③比如在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对“带月荷锄归”中的“带月”与“戴月”加以辨析。先让学生说出对“带月”与“戴月”最直观的看法,形成两种意见的争鸣,然后动员查字典,根据字典提供的各自义项判断诗歌语境中可能是哪个义项,并给出理由。这个环节渗透着重要的思维方法:用例证法论证“带月”或“戴月”的结论。整个活动应该贯穿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最闪耀的瑰宝。由于历史的战火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得到继承与发扬。我们畅想将传统古诗词与流行音乐、书画、媒体、时尚、文创、新课标实施下的教学方法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让人们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结语

“人生自古有诗意”,在冰冷的信息时代,煮酒论诗,热血满腔,唤起血肉中飒飒灵气。纵使这是一个实力至上的时代,“一生诗意千寻瀑”能为未来赢得一份文人的傲气。

诗歌教育不仅是对古代语言文化的习得,而且能重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明风貌。在传统诗歌的学习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新课标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为诗歌活力的重新焕发提供了多种途径,在掀起全社会“诗歌热”的潮流下,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诗歌,从而打下坚定的群众基础。学校教育愈加重视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知识的传授,在疏通字义的前提下,剖析作品主题,揣摩作者情感,对千百年前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精神风貌有更加具体形象的感知。现代先进传媒技术与传统教学机制相辅相成,双管齐下,由此实现从质变到量变的飞跃,让诗歌魂根植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注释:

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

②朱熹.朱子全书[M].吉林出版社,2007:85.

③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

参考文献:

[1]朱浩龙.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古诗词编选研究——以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粤教版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4.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先秦诗鉴赏辞典:第一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3]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第一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5]许结,余来明.历代诗词鉴赏[M].湖南:长沙文艺出版社,2009.

[6]陶文鹏,阮爱东.唐诗鉴赏[M].湖南:长沙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